明明没有时间,可她什么都做到了

明明没有时间,可她什么都做到了_第1张图片

       生5个娃、上着班、考上哈佛,明明没有时间,可她什么都做到了。这个励志故事最近在朋友圈火起来,相较于我明明没有什么大事,都还老说没时间做这、没时间做那,是不是更应该读读这本书《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

      好,那就把这本书读完,从中吸取点经验,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怀惴着梦想,不行动,老是抱怨没时间,时间总在不经意中流失,回过头来,无所事事,彷徨了人生。

     读了她的故事,感觉对自己的人生绝对是一剂非常好的"良药"。以下是我读了这本书的收获,至少点亮了我曾一度暗淡的心灯。

1、全部同时进行,反而什么都能做到,试着增加一个"想做的事情",更为互促

     最近一直苦闷于是继续在下班后经营我的淘宝店,还是多读书、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每天所见所得。因为"or”而烦恼,所以一直没行动,总是想着等有了答案再去行动。而看了吉田医生 ,把备考复习、临床医生、照顾2个幼儿、怀孕第三胎,同时全部做到了。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为了此事咨询过一个微友,微友的建议也跟吉田医生书中所写一样,只有多读书,多写,你才能开阔视野,视野开阔了,对你经营淘宝店反而多一种思路。你可以为你的淘宝店写写软文,更好地推广,所以选择同时进行,两者兼顾,反而能彼此促进,战斗力满满。当时听了他的话,也没有多深的感悟,现读了吉田医生书中的一些精辟的语句,和事实的论据,更坚定了我同时做两件事的信心。

     努力使两者兼顾的时候,可以试着再加一个“想做的事情”,其实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跳舞,每每随着音乐的律动,摆上各种舞蹈的姿势,是我最欣喜的时候。吉田医生在书中也提到“正因为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才会因为想做的事情而获得解放;而正因为热衷于想做的事情,才会感到不得不做的事情的辛苦,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我通过这本书,深深地感悟到了吉田医生所说的基调,一个人还是拥有多个世界才能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空间,并能增加自己变得轻松的机会。

2、用自己的规则,把时间密度提高到最大

     想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同时进行的话,问题来了,"没有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我们都一样的。既然时间长度没法控制,那么就想办法提高时间密度。如果是一分钟或者两分钟的时间,一天里到处都是,提高它们的时间密度就可以了,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就会由少变多。

    吉田时间管理法我总结了三点,感觉挺行之有效的,"做计划、不追求完美、向他人求助"。吉田会在周一的早上做一个周计划,把一些待办事项列入周计划清单里,对后来完成的事项打个"√",,对未完成的事项打个“×”,这样一来,虽然有尚未完成的事项,但看上去有一种基本上处理好了的感觉,自己的内心就会受到很大的鼓励。

   有想做的事情却没有时间,想开始做新的事情,却没有时间。这时候,就需要转换想法“不彻底、不充分,也可以",“小规模也可以”。虽然不能完整参加二个多小时的读书会,但是能参加40分钟也不错啊,总比一分钟没参加的好。6月份的时候,彭小六在无锡有一个读书会,当时就是想着那么长时间,没有完整的时间去参加,就没有去。现在我读了此书,就转变观念了,哪怕去四十分钟,我也有所收获,比起根本没有参加还是确有所得,如果只参加整场的读书会,往往难以有这样的机会,收获就为零。

   丢掉“依靠他人=给人添麻烦"的想法,在我业余经营淘宝店上,这点我感触颇深,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型人,如果样样都想全能,就会很累,还不如腾出时间,做自己专业的,把不擅长的事情寻求帮助,寻求专业人士来解决。就如我淘宝店上的美工活,我就请我的朋友帮忙,她因为比较专业,一两下就搞完了,而我如果死磕在美工活上,就会耗费大把的时间,而结果未必有她做得好。所以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尝试请他人帮忙,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是你的人际关系很好和是否有等价交换。

3、适时补充燃料,让斗志持续燃烧

    当我们每个人在不断前行的途中,不可能老是鸡血满格,总有突然失去速度的时候,这时从记事本中取出自己的格言、名言记录,翻翻看看,又会给自己找回热情。所以不忘初心的同时,给自己准备一本名言警示录,让自己失去动力时,成为你再次踩下踏板加速前进的能量。

这本书的精神内核,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助力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明没有时间,可她什么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