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门风范

颖川陈氏,由汉末入于魏晋,有十一代。

陈门风范_第1张图片
颖川陈氏十一代

陈寔,字仲弓,因做过太丘县长故又称“陈太丘”。以清高,有德行而闻名于世。儿子是陈纪(字元方)和陈谌(字季方)。

一次陈太丘有来宾,陈太丘就让他的两个儿子做饭,自己则和朋友论一学术之事,元方和季方既做饭又听父亲与客人论议,从而忘记了蒸米饭需要放篦子,因此米饭就成了粥,事后陈太丘问两个儿子事况,又学到了什么,两个儿子将父亲和客人的话语一字不差的说了一遍,父亲不仅没有责怪他们,反而原谅了他们。

从上面可以看出陈太丘教子有方,不应米变成粥而责怪他们,而是思考了这件事的好或不好。学到了东西,陈太丘就认为是好,所以才没有责怪他们。

有一次陈太丘与朋友约着出去,朋友在约定时间内朋友没有来,所以陈太丘就走了,而陈太丘走后,朋友就来了。元方那时七岁,正在门口玩耍。朋友就问元方:“你爸爸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你好半天了,现在已经走了”朋友便发怒,说道“一点都不人道!说好的跟我一块出去,他没有跟我说一声就走了!”元芳说道:“您与我爸爸约定好的一个时间去,而你却违背了时间约定,则是无信,而你对着孩子骂父亲,则是无礼。”朋友惭愧,下车想摸摸元方的头,元方则不理他。

七岁的他竟可以说出这样令人无法反驳的话!

还有一次陈太丘去拜访荀家,因为贫穷而又节俭,所以没有顾仆人。因此就让元方拉车,季方在后面持杖跟随。长文很小,所以在车里坐着。到了荀家,叔慈开了门,有慈明敬酒,其余六人端酒菜。长文很小,坐在膝前。当时太史说:“真人东行。”

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儿子们被教育的都很孝顺。

有一位客人问陈季方:“你的爸爸陈太丘有什么功德,以至于天下都认识他?”季方说:“我爸爸就像桂树生长在泰山的拐角处,上面有万仞之高,下面有渊泉,上面为甘露所沾,下面为渊泉所润。这时,桂树哪知道泰山的高,渊泉的深!不知我爸爸到底有没有功德。”

用拐弯抹角的方式,直击对方心中,让对方心服口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门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