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光环下的误导——『涓滴理论』

诺奖光环下的误导——『涓滴理论』_第1张图片
涓滴理论

文/迈 爸

斯蒂格利茨错在哪里之一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正确与否,都要比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力量大。”——凯恩斯

按:《不平等的代价》一书大概是去年购入,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也就放下了。前几天偶然看到胡舒立对斯蒂格利茨的专访,算是找到看不了下去的原因。视频看后不吐不快,又细看了一下这本著作,写了约有八千字的评论,算作书评,太长,分四次发出。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1979年克拉克奖、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参加201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之后接受《财新周刊》总编胡舒立的专访。斯蒂格利茨还被誉为“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的批评者,采访中对自由市场和社会的不平等问题提出了一贯的批评。

采访中斯蒂格利茨说到“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conomics):“当你给予富人足够的金钱,那么其余所有人都能够获益,但这种理论是无效的。”进一步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尝试过将数万亿美元投入到大型银行中以应对危机,但结果是普通群众依旧失去了住所,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养老金,并且没有得到任何帮助,经济进去了严重的萧条期。”

这个观点也出现在其著作《不平等的代价》一书中:“不平等的辩护者提出相反的论调,他们认为给上层群体更多的钱会有益于每一个人,部分原因是那样做会产生更大的经济增长。这是一种被称为‘涓滴经济学’的想法。最近这几年恰好是涓滴经济学的反面,聚集到上层群体的财富是以牺牲中下层群体为代价的。”(《不平等的代价》 斯蒂格利茨 著 张子源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版 p.7)

斯老认为“涓滴过程”造成了更大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将对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最终演变成为社会问题。但是,果真如此吗?用一个真实世界的例子,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涓滴效应”的本质。

乔布斯创建苹果公司,并凭借其才华和努力将苹果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公司。姚明不仅个高,而且篮球打得好,刻苦训练,最终登陆NBA,成为球星。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用结实的身体和勤劳的双手,在上海某个建筑工地上卖一份苦力,成为一名熟练的建筑工人。

姚明在美国的时候曾为乔布斯的苹果代言,并因此获得一笔不错的代言费,这部分代言费成为姚明财富的一部分。姚明后来回到中国,定居上海,在上海购买了一套房子,而这套房子正是某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参与建设的。姚明从苹果公司拿到的代言费的一部分,最终为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支付了工资。农民工带钱回老家消费,给孩子买糖买玩具,或者在老家盖房子。

“涓滴”的过程明显:乔布斯的部分钱以代言费“滴落”到了姚明手里,姚明的部分钱以房产购买费用“滴落”到了地产商那里,地产商的部分钱“滴落到”农民工手里以支付工资,农民工的部分钱“滴落”到了文具店。

那么问题的源头,乔布斯的钱从哪里来?答案是浅显可见,当你在用iPad我在用iPhone,乔布斯的财富有你我的一部分贡献,其财富源自于全球自愿主动购买苹果产品的每一个消费者。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的同时,也是在购买乔布斯那独步天下的才华和企业家精神。才华和企业家精神并非人人都有,而是一项稀缺品。

回头再看,是否真的如斯蒂格利茨所言,“聚集到上层群体的财富是以牺牲中下层群体为代价的”?乔布斯把苹果产品卖到全球,每一笔交易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消费者自愿主动,甚至排队把钱给苹果公司,作为交换得到苹果产品,这个过程消费者牺牲了什么吗?没有,如果他认为是牺牲、有损失,他一开始就不会购买。这就是消费者主权。

那么,斯蒂格利茨的观点错了吗?对错各占一半!斯老说,“当你给予富人足够的金钱,那么其余所有人都能够获益,但这种理论是无效的。”他的错,错在这句话的主语不明确,“当你给予富人足够多的钱”中的“你”具体所指何人,斯蒂格利茨无论是书中还是在采访中都没有进行明确。而正是这个主语的缺失,将带来巨大的误导,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某个具体的人或机构给了“乔布斯们”一笔足够多钱,从而让他们变得富有了。这句话正确的一半,放在这个系列评论的最后来讲,暂且不表。

如前所述,乔布斯之所以成为乔布斯,是全球消费者用钞票进行“投票”的结果,乔布斯进而能够做出更好的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人为利己而利他”,这是另外一个斯前辈——亚当·斯密的思想——乔布斯给姚明钱,是因为姚明帮助他扩大了苹果的知名度;姚明给地产商钱,因为地产商盖了让他满意的房子;地产商给农民工钱,是因为农民工提供了质量合格的劳务。

金钱和财富,在“涓滴”的过程中,刺激了更多的劳动输出和产品输出,比如苹果和房子。乔布斯、姚明、地产商、农民工,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受益者,没有谁是单纯的牺牲者。

2015年7月21日


每天都在进步。

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顾准

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字留地(zi-liu-di)。

你可能感兴趣的:(诺奖光环下的误导——『涓滴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