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宁向东042-领导权配置

1-领导权的配置问题,本质上是企业内部决策的民主和集中问题。

2-一个人说了算的,就是说重大事项,最后应该由一个人拍板,一个人承担责任。

好处是决策效率高;问题是可能会信息少,思考不够缜密,甚至出现错误决策。

3-多个人共同决策,拥有的信息多一些,但问题有:

A.大家的信息能不能充分交流,能不能取得信息共识?

B.能不能做到大家都基于这些共有信息,都站在全局的高度去作决策呢?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一样,所以会很难做到;

C.不同利益诉求的统一问题。想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出发点会不一样。有时候信息充分了,反而还会导致更多的利益冲突。

D.每一个人的“胆商”不一样。很多决策都要冒风险,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肯冒风险,大家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不一样。共同决策,平均担责,很多人就会偏保守。

4-“一个人说了算”也要讲方法。

S1:调研了解,确定方向。

S2:充分讨论,对细节做充分的预案。老板只听不说。

S3:核心成员讨论,老板验证倾向性,通过讨论达成一定的共识。

S4决策阶段:不相关人员排除在外,越少人参与决策越好。最终下决心。

做任何事情,最后都有一个责任人,亏了、赚了,最后都是他自己负责任,既然是他负责任,也一定要由他说了算。

5-“一个人说了算”缺点:

A.信息会非常有限。要能找对人去问。

B.找对人之后,要善于进行沟通。要在不同的阶段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

当一个事情来了的时候,老板心里一般都会下意识地有一个倾向性,所谓征求意见和讨论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倾向性细化,把一个大主意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然后,再去有针对性地通过对话去思考和检验这些问题,挑战自己的看法,看自己的直觉是否经得起推敲。站在对立面去提问题,挑战他,当他最后把这些挑战都思考过一遍之后,他就跟着感觉走了。

C.只让有关的人参与决策。过多的人会干扰领导者作出正确的判断。

6-做稳定发展时期的领导者,要学会坚定地公布目标,然后,带领大家向前走。而做变动时期的领导者,要善于动员大家讲话,自己少讲话。

---------------分--------------割---------------线---------------

宁老师在课程中所持的观点,与我们党组织提倡发扬的“民主集中制”是同一个概念。“民主”阶段,主要用来获取信息、收集反馈、形成有倾向性的认知,重点在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集中”阶段主要是用在最终的决策,由最终的拍板人综合正反两面、各个不同角度的意见和建议,做出决定交后续执行。随着阶段的不同,参与讨论和决策的人员范围逐步缩小,最终的决策权实际上仅由最核心的领导层掌握。从中国当今发展的结果来看,党的中央对民主集中制的运作和坚持,的确是做出了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大决策部署了的。当然更严谨一点,加上“在决策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个结论会更加服众。

“民主集中制“这个决策机制,在实际运用中也会有走样。在企业组织中,有部分领导是以“民主集中制”来标榜自己的。决策的初始阶段,信息收集时,谁来开口说话是非常关键的。高层领导,尤其是最终的拍板人能忍而不发,是需要气魄的。只有这样,更充分的信息才可能被鼓励说出来,更激烈的互动和交锋才能促发对未来可能发生细节的关注。当然,参与人数的增加,势必会对信息的有效性和整合提出高要求。

因而随后的缩小讨论范围,更多的是聚焦问题点,有针对性地对可能结果做出一定的预案。实际过程中的失败应用,可能发生在任一环节中,比如,拍板人提前提及倾向性、堵塞反对方言路、持续争吵而无法推进导致决策拖延、以及最终决策时的关键人员、关键事项的意外干扰,当然还有拍板人走遍流程而不具有拍板能力或胆量等等。

在企业中,也有更大比例的领导是直接反对“民主集中制”的,太过于依赖自己个体的直觉或是经验。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有效决策的方式,有其优势;但对我们想要使用这种方式决策的人来说,要提前对自己历往的决策成效,决策成功率以及自身对当前决策相关事项的认知水平要有个正确的判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华宁向东042-领导权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