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逐利与冷静之间把握尺度

年轻人眼见前方通道正在缓缓关闭,成群结队的竞争者用尽手段争夺资源,由不得不焦虑,我的主张一向是鼓励追名逐利,甚至适当的拜金,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符合人性欲望的才有持久的动力。可是凡事过犹不及,我也宣扬在如今这个功利浮躁的社会,沉得住气、定的住心就是竞争优势,那如何在追与定之间把握尺度、掌握平衡?

其实有个比较简单的原则:大众热切,我就冷静,大众犹疑,我就果决。

如何才做得到?

国人受官本位文化传统影响,谈起钱来总是欲拒还迎,扭扭捏捏,这个时候就要有不谈兴趣谈利润的直接,还要在大众都意识不到的机会果断出手直击利润;而大众热潮赶时髦,烈火烹油的时候,就要理智冷静定一点,说句不好听的事实:盈利总是少数,大众大概率是被割的韭菜,大众心里也知道,只不过总是有自己成为割韭菜一方的臆想,却不想想没有专业的浸润,凭什么?

卖油翁灌油过铜钱孔,滴油不沾凭什么?无他,手熟尔!其实绝大多数领域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之前曾专门撰写系列文章论述专业和非专业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而现实中,这两个世界通常无甚交流,专业的和非专业言语上是对牛弹琴,行动上是完全碾压,非专业却总觉得自己并不比专业的差,根本没有境界上巨大差距的认知。我举过是搏击的例子,我们看K1、UFC等感觉大家你来我往的大多是靠点数评判胜负,TKO很少,那是因为赛前称体重,相同量级相同水准的才能在一个笼里,即便是你看着经常挨打、最差的职业选手到民间,轻松KO5、6个成年男人不在话下,这就是差距。还有专业和流行也是两码事,比方说我们民间流传甚广的各式“黑科技”,以及直销传销经常列举的各式专利总能蛊惑人心,但根本不是专业的科学,科学是有共同体的,高校以及知名期刊之外几乎不可能有新科学出现,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民科就是蒙人的。

专业一定是在实战杀伐中练就的,经年累月的积累才有我们说的“感”,手感,语感,盘感,一种经历无数血战练成的直觉,尤其是对机会的把握和危险的感知格外敏锐。以我自己为例,长年浸润的是财务规划、资产配置,所以对于机会就相当敏感,入场不是最早的,但都是上升期的开始,逃顶却次次果断、绝不恋战,狙击黄金如此,北京楼市逃顶如此,最近的区块链亦是如此,有扎实的理论根基,更关键的是十年以上的实战经验,就像岳爷爷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才叫专业。

那么回到如何平衡逐利和冷静,其实就是如何做到进退自如,核心一点就是专业,在入场前首先想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理论知识,然后是不是要以此为生,必须得专业才能存活,追风就像和职业杀手抢饭吃,不死何为?

追名逐利是对的,但要在自己能成为专业高手的领域深耕,然后和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最大化收益,最忌跟风随大流,比如最近的区块链,这两天不是在大跌么?我觉着还没到底。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在逐利与冷静之间把握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