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尴尬

这两三个月读了很多人文社科的书籍,包括小说、哲学、社会心理学、欧洲历史、中国近代史。

在此之前,我一直怀疑读书的作用。每每想引用一些读过的观点来解释某些现象的时候,我总是词穷。

而这段时间相对较为规律性的、集中性的阅读之后,那种言之无物的空洞感逐渐被一些具体的观点所代替,和博士舍友聊宗教历史的时候也总算能跟上步伐,我说的话里终于有点内容了,有点有价值的东西了。

可我又碰到另一种尴尬。

任何现象问题解释到最后,根源似乎总是指向相同的一点,而这一点,作为个人实在是无能为力,进而就是一种读书无用的挫败感袭上全身。

就比如说这两天的篮球场地被广场舞大妈攻占的事件。问题处在谁身上不是很明显吗?

看起来,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从来不缺少话题和声音,这是一件好事。但在我看来,14亿人,真正能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发出独立声音的人却少之又少,大多数都只是附和。这很可怕,想想,大部分没有独立思考的人往往很容易被舆论引导,虽然缺乏自己的思想,但他们毕竟有物理上的力量啊。他们一人一句,便足以置人于死地。而对于这种展现集体力量的事情,他们又往往是乐此不疲的。

虽然出过国,但对国外的清醒谈不上了解。但在国内,真正拥有自由平等观念的人真的太少了。陈乐明先生说得很对,我们国家仍然在一个大部分民智未开的阶段,但物质经济过快的发展蒙蔽了这群人的眼睛,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这个国家物质上强大了,文化、精神上就也同样追上了欧美一样。其实我们尚未彻底启蒙、更不用说实现现代化,可现在却有很多人在提后现代的概念。这就像一栋搭建过快的大厦,表面上高大威严光彩耀眼,但它的地基不是文化、而是金钱。

《欢乐颂》里包奕凡的母亲对儿子感情的干预,借着“我是母亲我为你好”这种自以为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想要绑架儿子的行为。儿子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利何尝被其尊重过。同样,王柏川的母亲也是如此。母爱是无条件的,但这种无条件有的时候反而变成了一种制约,一种不可控的因素。《爱的艺术》里弗洛姆说爱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爱一个人会主动地想关心他、觉得对他有责任。名义上关心一个人有时候会变成一种威胁跟绑架,是因为不懂得尊重,不懂得尊重被爱对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拥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真正的爱应该是建立在了解而形成的尊重的基础上的关心跟责任。无论子女做什么决定,都应该充分地尊重。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不只是你的一块肉。

新文化运动的“科学”跟“民主”的思想尚未真正吹拂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裹小脚”的陋习在这个社会依然遍地可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