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劣根性总跟躲懒脱不了干系,只要有种思想行为被默许且被广泛使用,那么人们大抵都是不愿去破坏这现成可用的结果的。
古代倡导的孝是以盲愚的“二十四孝”支撑起来的,即使在后世被证实极不可取,但这种思想也早已随着人们的刻板与懒惰深入魂灵。
因此,从古至今,老子打儿子是天理,儿子不服老子教训就是不可原谅了。
现在,仔细想想,这种用棍棒来教育孩子的方式真的妥当吗?
我有一个很皮的弟弟,爬树打架,玩火偷钱都被他玩厌了。他才读小学,可背部早已伤痕累累了。
平时在家是我大姨管的他,很凑巧,我大姨是个典型地崇尚武力以及嘴上不饶人的人,她常常一边随手抽个衣架或者折根树枝左右开弓地打着弟弟,一边嘴上生风地咒骂着。
我听到弟弟在撕心裂肺地哭,不忍,虽然他有时候着实调皮地让我生怒。
我上去想要护着弟弟,姨妈拉开了我,手上却不停,胡乱挥舞着的武器还在我臂上印下了几道痕,转眼见红。
她还虎着脸,一副连我也一同恨上了的表情道:“他就该打!打了才长记性!不然以后就完了!一辈子贼性子!跟你一个鸟样!”
言语暴力跟肢体暴力的伤害是一样大的。他们都像勾魂摄魄张牙舞爪的妖怪一般,在你的内心世界里互相撕扯,直至将你心间温暖全部粉碎,寸草不生。
后来弟弟确实长了记性。
他始终牢牢地记着,姨妈在的时候眼睛不能斜,手不能乱动,不能调皮不能闹。
可姨妈只要一转身,他就开始对着姨妈的背影扮鬼脸吐口水了。
他盯着姨妈背影的眼睛满是内敛却深沉的仇恨,我看着,竟遍体生寒。
我向来坚信一个道理,你种下什么因,得到什么果。
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你愤怒成瘾、焦躁不堪,孩子就会极度没有安全感,他谨言慎行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学会了看人眼色行事,超脱年龄的老成圆滑。
你若偶尔轻声细语地同他说话,你会发现他在轻颤,那是一种极致的恐惧与喜悦。
他不敢去猜你的心思,怕下一秒你就突然晴转乌云,可他更惊喜,因为很少听到你这般轻柔。
我算是幸运,家里人看我是女孩子,不怎么动手打,但嘴上的刀剑也没停过。
我听着那一声声生气时的迁怒、无聊时的嘲讽消遣,渐渐地将自己缩成一团,不愿回家,也不愿乐观地去面对这个世界。战战兢兢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算我一个。
我前不久告别了我的十八岁,我的十九岁生日愿望是:下辈子的十八岁我能活的张扬而美好。
家暴从来都是自以为是的弱者对更弱小者的霸凌与欺压。这种家暴行为更多的反映出他们的恐惧。他们没有与之匹敌的能力去对付那些恐惧,他们只有拳头,也只会用拳头。卑鄙了些吧。
我有时候会试图分析喜欢家暴孩子的家长内心都在想什么。
后来我发现,是因为他们从来未曾平视过自己的孩子。
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附属品,孩子被他们放在心里最底层的位置,这样在动手时自然也不曾有丝毫愧疚。
这真是十分可怕的一种心理。
所以这段时间一直有人倡议将过度打骂孩子列入故意伤害罪,我十分赞成。
如果真的能立法,这个行为不止拯救了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孩子,也是变相拯救了家长。
毕竟有些心理长期存在的话是会加深且外扩的,今个儿他打孩子,明日就不知道这鞭落在谁身上了。
人们将一件事情做顺手之后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你只能强制他去放弃这种行为。
道德压制从一定的层面来看是没办法制止家长家暴的,他们只会关上门继续或者敞开门骂你多管闲事。
因此我才觉得立法是迫在眉睫的。
近来我有在看一档叫变形记的真人秀。
我发现里面的城市主人公之所以变得顽劣,大多都是与家庭教育有关。
他们被自己的父母忽视,被父母送去电击治疗,在幼时被父母打骂,这些种种最后都变成他们心中最深刻的阴影。
这种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它会长长久久地刻在孩子的心上,逼着他们叛逆,逼着他们反抗,逼着他们不信任世界的美好。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天生就活该受棍棒所累的。
真正会教育、真正的好教育应该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是用你刚正的言传去身教他,让他知道这世界的规则与成人的道理。
棍棒懂什么?它只能阴恻恻地笑着,无声地嘲讽你的无能。
孩子是最容易被真情感化的,他最坚强也最脆弱,不要让他们最后也走上以棍棒教育后代的老路。
阴影是一辈子不散的,请丢掉你手里的棍棒,放过你的孩子。如果你自己做不到,说不定不久的将来刑法会帮你完成。到那个时候,不过两败俱伤罢了。
- END -
作者 | 麟子
编辑 | 曼姐
排版 | 五月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
温馨提示:如需转载本文内容,请加本文链接并注明内容出自微信公众号“深夜不孔子”。在微信公众号中转载时,不应设置为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