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式读书】购买理由是三种词语的有机组合—《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笔记5

我是包小白,今天我可不是在地铁上写,没准可以写长点儿。

如果把产品命名这项工作变成一个游戏,你猜可以分成几个level?

我来试试:

level 1:判断好坏的标准——掌握它你就可以轻松地识别出一个好名字。

level 2:产品命名的公式——掌握它你就可以轻松地分解一个好名字的结构。

level 3:购买理由的成份——掌握它你就可以轻松地抓住一个好名字的本质。

……

而今天,你就要进入level 3了!

———我是开场白和正文的分割线———

昨天我说到,购买理由感觉就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不过光凭感觉是创造不出一个好名字来的。

《学习的革命》中提到,创意就是旧成份的组合。我觉得,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有机的组合。否则,就成了拼凑。

那么,购买理由究竟包含哪些旧成份呢?

我从书中总结出了三种性质的词语:

1、表示行动指令的词语

2、表示差别利益的词语

3、表示文化原力的词语

为什么说是有机组合?

因为它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有3个词语分别对应这三种成份,而很有可能1个词语就可以身兼三职。

比如,“额尔古纳篝火宾馆”中的“篝火”二字,具体不再分析。

不过,是不是每个名字都能如此幸运找到身兼三职的词语作为其中的购买理由呢?

想想也是不可能的嘛!

比如华与华创造的“克刻牌冰喉30分钟喉糖”。

哇!这名字可真长…我猜你此时一定在心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为什么要那么长?那么长会不会让人记不住啊?

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误解,记忆的牢固程度并不取决于词语的长短。

这个即使不搬出认知科学的原理,也很容易理解。

比如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哪怕很短,也只能成为你的短期记忆,而如果是一串可以被赋予某种意义的数字,即使比较长,也能记得快记得久。

所以书中也提到,不用怕产品命名长,但书中没提到的是,长也要有长的章法。

另外,你也不能忘了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产品命名这个单点。

至少会有两个宏观维度:

1、时间上:品牌的知名度

2、空间上:产品的竞争状况

一个成熟大公司的知名品牌和一个创业小公司的新兴品牌,是不能等量齐观的。

也就是说,当360成为网络安全的权威品牌时,它的产品命名就能相对较短,因为差别利益成份已经转移到了品牌名,比如“360安全卫士”,如果换作一个新品牌,叫“720安全卫士”,你会立即产生购买欲望吗?

不仅如此,当成熟大公司要推出一个红海产品时,也不得不在产品命名中加入差别利益成份。

上面提到的喉糖就是一款红海产品,一进药店,各种品牌的喉糖会让你看花眼,喉糖本身能让喉咙舒服的功能已经无法形成一个针对某一特定品牌的购买理由了。

这时就必须加入差别利益成份,名字难免就会变长。

只是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不直接叫“冰爽30分钟”,而非要叫“冰喉30分钟”呢?难道是因为“冰喉”是一个动宾词语,更能体现行动指令成份吗?Maybe

看到这里,没准你要问了:那个文化原力成份在哪里呀喂?

没错,这个名字里,我也觉得不含这个成份。

前面说过,不是每个名字都能那么幸运的。当名字里没法加入这个特殊成份时,你可以把它放到其他地方去呀,品牌标志,包装,广告口号,广告音乐,卡通形象,等等,都可以注入文化原力。

最后,再来看看记步App“走起walk up”。

它有一个知名品牌吗?没有!

它有很多同类App竞争吗?有!

那么,如果不想烧钱做推广的话,如果想让名字的营销成本变低的话,就需要尽量把购买理由的三种成份都加进去…至于是长是短,就看能不能找到身兼数职的词语了。

其实我昨天就胡思乱想了一些,今天先卖个关子吧,咱们还是明天继续…

———我是正文和口号的分割线———

不想当小白,就来看漂白!

漂白式读书——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漂白式读书】购买理由是三种词语的有机组合—《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笔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