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博士生何去何从

钱学森之问 拷问的是包括博士生在内的众多一线科研人员。为什么说是一线?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担负其中的攻关和学科前沿的探索任务,他们承担相当的科研工作量,是高等学校不可缺少的生力军。

但是在当下硕士满地爬,博士傍地走的时代(抱歉我用这么不文雅的表达)大家读博其实也是各自心怀鬼胎。迷茫的同学觉得不知道要干什么,哎呀还是随大流读个博好了;找工作的同学觉得生活太艰辛了,还是读个博轻松一点;爱慕虚荣的觉得博士头衔自带光环哎,说出去倍儿有面子。总之,大家都违背了博士是应该成为潜心研究的人这一原教旨。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大家,我们国家在筛选博士人选的时候就没有合适的标准。没有合适的人,当然就很难出好的科研成果。况且还有“三座大山”压着,博士生更是倍感艰辛。


  • 大家家境各异,不排除存在有部分博士生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些压力大多来自于家庭,希望他们早日毕业,反哺家庭。而光靠学校的补助恐怕是难以维系,特别是在上海这样高消费水平的地方尤甚。这样,我们的博士生就不像美国那样,可以拿着丰厚的fellowship,心无旁骛的汲取知识,我们更愿意实在的干活,心安理得的拿钱。
  • 论文
    任何一个圈子都有其规则,学术圈也不例外。很多时候并不是你论文写得不够好,而是人际圈子不够广,以至于每年总会有些博士生被逼着上演“跳楼闹剧”,所以对此深恶痛绝者往往也不爱在国内这个圈子混,他们早早地出了国,去打拼自己的一片天。
  • 工作
    美国的博士培养对职业发展是很重视的,由专人负责(教授们轮流担任)为求职的博士生提供服务;给博士生创造环境、提供经费;给博士生参与院系决策的机会,例如学生代表会参与聘用新教师的过程。美国一年毕业5万博士,全世界的企业等着要,而中国一年6万博士,本国企业都难以全部消化,况且我们的博士生就业问题基本无人问津,现在很多985高校都明说要海龟博士,这样严峻的形式怎能不愁煞人也?

总之,体制内的博士没有筛选到合适的人,同时也没有给予合适的培养环境。这就让博士生难以出满意的成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体制内的博士生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