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让“毅力”、“坚持”这些词从你的词库中消失

知行合一:让“毅力”、“坚持”这些词从你的词库中消失_第1张图片

新年串亲戚,总是有七大姑八大姨说起别人家孩子是如何优秀,教育自己家孩子应该多向别人家孩子学习,其中评价最多的话就是:“我们家孩子也不笨,就是没有人家有毅力,看看人家几点睡觉,坚持上多少个补习班......”

联想起来,似乎还真是有些道理,这个分析可以用在几乎所有失败的项目上:

因为你没有毅力,也减过肥,就是没坚持下来。

因为你没有毅力,也背过几天单词,就是没坚持下来。

因为你没有毅力,也练过两天琴,就是没坚持下来。

可是,这些结论没有告诉你如何获得毅力?又如何坚持?

好像这些能力就是天生的,或是由基因序列决定的。

按照这个逻辑往下推,结论是你就不是这块料,别努力了。

有多少家庭、多少人掉到过这个大坑。

直接说结论,之所以没有达到目标跟“毅力”、“坚持”没有任何关系,赶紧让它们从你的词库中消失。

那么完成那些或“艰难”或“宏伟”的目标究竟和什么有关系呢?

从哪里说起,我思考了很久,还是跩一个潮词吧: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重要观点之一,以前的解释是要让“所行”和“所知“”保持一致,不能只知不做,所以有了另外一个潮词“知易行难”。

现在看,这种解读是错误的,或者说是很片面的。

“知行合一”,是指思考(的深度)和行动(的动力)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你思考得有多深有多透,行动就自然会和思考保持一致。

举个例子:如果你今天知道了明天开奖的彩票号码,你会不去买吗?恐怕就是一万件事等着你,你也会立刻奔向彩票投注站。

再举个真实的例子:就在春节前,我的一位家境富裕的软妹子跟我说:“哥,我要向你学习,今年多看两本书。”我的回答是:“很难,因为你没有仔细思考读书的意义,读书对你来说不是刚需。”妹子反问:“读书怎么可能是刚需?!”

诚然,之所以没毅力、没坚持,归根结底是思考得不深不透,没有“真知”,也就没有“真行”。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你身边的牛人,对事的看法与行动总是那么不一样:

遇到困难的工作,他们主动上手,而你选择的是最好推给别人。

遇到各种吃喝玩乐,他们能避则避,而你选择的是能嗨就嗨。

遇到学习的机会,他们宁可牺牲周末也要去,而你选择的是游戏追剧。

你可能会说:”唉!我也知道该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可是我就是没有这根弦儿,挡不住诱惑啊!”

知行合一:让“毅力”、“坚持”这些词从你的词库中消失_第2张图片

你真的认真思考过这些事情吗?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成长是刚需呢?进一步思考就是,你觉得自身成长是通往成功的途径吗?

当然如果你是“富二代”、“官二代”,你可以有更多选择。可是,从身边的例子看,各种“二代”反而更努力,比例不比穷苦家孩子低,这又是为什么?

答案只能是:他们想明白了,所以也就知道怎么做了。

行动是思考的反应,思考到位了,行动肯定到位,这就是(通俗版的)“知行合一”。

各位伙伴:请深入思考你日常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选择,然后审慎行动,你会有所收获。

知行合一:让“毅力”、“坚持”这些词从你的词库中消失_第3张图片

讲干货,上首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让“毅力”、“坚持”这些词从你的词库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