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毁我三观的物理定律

       这几天从万维钢老师解读的新书《规模:关于增长创新可持续的普遍规律和生物体、城市、经济、公司的生命节奏》,作者是英国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Geoffrey West)。这本书揭示了物理学背后有一个简单的、底层原理。这个底层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数学公式表示,Y 等于 c 乘以 X 的 k 次方。其中 c 是一个不重要的常数,作为幂率的 k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质。 如果 k=1,那就是线性关系,如果 k>1,就叫做“超线性”关系;如果 k<1,就叫“次线性”关系。其最根本的思想,就是世间万事万物,通常都不能按照简单的线性比例放大。 比如有一棵树,那这个树能不能按比例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以至于无限呢?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树的体积和重量是跟树的尺寸的立方成正比。但树的支撑力量,是由树的横截面面积决定的,与平方才正比,如果把树的高度扩大十倍,那么它的体积和重量将会扩大到原来的一千倍,而它的力量只会变成原来的一百倍。如果这么一直长下去,早晚有一个时候,树将会承担不了它自身的重量,所以你不能按相同比例放大。所以一般来说,特别重的生物,腿就必须得不成比例地特别粗才行。

1、儿童为什么总是那么好动?

       接着刚才的例子,面积是跟长度的平方成正比,体积是跟长度的立方成正比,那么就可以推导出来,面积是跟重量的2/3次方成正比。而对生物体来说,重量是跟体积成正比,而力量是跟面积成正比,那也就是说,一个生物体的力量,是和他体重的 2/3 次方成正比。k=2/3。 化学家利兹克(M. H. Lietzke)增加就利用1956年奥运会举重比赛的成绩,把每个级别的金牌成绩和运动员的体重放在一起,验证了这个尺度关系。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体重和成绩的对数关系正好就是一个近似的直线,并且利兹克算出来这个直线的斜率是0.675,而理论值 2/3 = 0.667,相当接近。从这个定律中看到 k=2/3 是小于 1 的,所以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力量的增长速度是比较慢的。这就意味着越小的东西反而看上去越有力量。 蚂蚁非常小,但是它可以背起来比它自身体重重很多的东西。小昆虫小蜜蜂的活动频率远远高于人类。一个小狗能背起来两三只跟它同样重量的小狗,但是一匹马,就不能驼起来一匹跟它同样重量的马。 而对我们大人来说,平时不多的活动就已经很累了,但孩子们却仍然在不知疲惫地跑来跑去,这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小孩体重轻,他们的相对力量更强。 

2、药品使用剂量跟体重相关原来一直都是错的。

       相信你也注意到这个现象,说明书上小孩吃药建议的剂量往往是跟体重成正比,但是韦斯特告诉我们,所有这些其实都是错的。药物剂量根本就不应该跟体重成正比。 为什么呢?药物剂量应该由新陈代谢决定,而考虑到生物体的能量网络传播,新陈代谢是跟生物的面积而不是体积成正比。也就是说,药物剂量应该跟体重的2/3次方成正比。 下面,我们用一个实验验证下。1962年,有人想研究 LSD (致幻剂)对大象的影响。他们要给大象注射 LSD,但是不知道该给多少剂量。 当时已知,猫使用 LSD 的安全剂量是0.1毫克,而猫体重是1公斤。大象的体重是3000公斤,研究者认为剂量应该跟体重成正比,就决定给大象注射300毫克 LSD。结果只过了一个多小时,大象就死了。 如果使用 k=2/3 的标度率,大象的安全剂量应该是21毫克!因此,现在所有药品上给儿童用的那些药的剂量表,应该都不太准确,好在医学是个不准确的学科,感冒药到底应该吃多少,其实差几毫升没什么大关系。

3、为什么我们身高到一定高度就不长了?

      为什么所有动物都是长到一定程度就不长了呢?小孩开始长得很快,成年以后就不再长高了,最多也就再胖点。韦斯特说,这也可以用数学解释。 因为生物获取的能量中,一部分被用于长得更高更大,一部分则是用来维护已有的身体。不同动物的体重千差万别,但是单个细胞的大小都差不多。生成一个新细胞和维护一个旧细胞要花费的能量是固定的。所谓体重大小,无非就是细胞个数的多少。因为 所有细胞都需要维护,所以你在维护方面要花费的能量是跟你现有的细胞个数成正比 —— 那也就是跟体重成正比。而我们知道,新陈代谢带来的总能量,也就是新陈代谢率,是跟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随着体重越来越大,你吸收进来的能量,虽然也在越长越快,但是他跟不上体重增长的速度。那么早晚就会有一个时间,不管你吸收进来多少能量,会全都被用在系统维护上。那时候就没有多余的能量去进一步增长,生长就停止了。 

4、人类的寿命上限是多少?

       如果排除掉夭折的婴儿,其实人类的寿命上限,从未真的得到过提高。 韦斯特认为,人的最高寿命上线应该是125岁。无论医学再怎么进步,125岁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界限。排除掉各种癌症、心血管还有摔倒之类的意外事件,人衰老死亡,主要就是因为整个身体机能的衰竭。 换句话说,哪怕我们把所有的病都给解决了,人还是得死。因此衰老,是可以用数学算出来的。衰老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受到损伤,主要就是在终端毛细血管和细胞之间的磨损,当一个生物体全身细胞损伤到一定比例,它就要死亡,这就是寿命上限。因为毛细血管遍布到全身每个角落,损伤也是发生在全身的每一个地方。损伤率是跟新陈代谢率成正比,而新陈代谢率跟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那么损伤率也是跟体重的3/4次方成正比。 总体来说,越是大型动物,寿命就越长。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型生物身上的细胞比较多,它损伤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它能够维持更长的时间。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律,寿命还跟生活水平、医疗条件各种因素有关系,比如人的寿命就通常比大象长。ps,新陈代谢率正比于体重的3/4次方,就因为我们的血管是一个接近于理想分形的状态。 每个动物的血管都既要给全身充分供血,又不能扭来扭去走很多弯路,得让心脏用最小的动能,就能把血液输送到每个毛细血管终端。因为毛细血管遍布全身,就好像是把一个床单反复折叠、压到很结实之后,它就已经不是二维的床单,得按体积算账。但又血管的表面积已经是三维的,因此血管又增加了一维,成了四维。 从最小的单细胞生物和细菌,到最大的大象和鲸鱼,它们都满足这个 k=3/4 的标度率。意思是就是体重轻的动物吃很多东西但是不长肉;体重重的动物,它单位体重的能耗,反而更低。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今天也见识了数学的厉害。一样的数学规律,只是知识场景稍微变一下,就可以有那么多的洞见。 从四百年前伽利略的一个洞见开始,标度率不仅可以用在建筑物上,可以用在船上,也可以用在人体上。难怪物理学家总是这么牛气,难怪物理学能吸引这么多人愿意为它献出青春和终身。原来,大千世界真的只是数学的一个的产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毁我三观的物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