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看夏至:酷热中,自有凉爽感

“两岸易经分享”57 :

《易经》看夏至:酷热中,自有凉爽感

“夏至”是24节气之一,再确切些是一年12个气中的“一气”。

夏至节气的时间,一般出现在每年公历的6月20至22日期间。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夏至”由来,先熟悉下百科知识。

智慧的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两者分有雌雄,一属阴一属阳。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易经》看夏至:酷热中,自有凉爽感_第1张图片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简而言之,一年当中,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过了这一天,开始昼短夜長。

夏至过后的二个节气“小暑”、“大暑”是北半球最热的季节。

(二)

《易经》中有个卦象:看似阳盛阴衰,一阴在下,却勘破五阳。

在最基层的这个阴爻,终以少胜多,一步步带领着其他阴爻,扭转局面,出现了“阴盛阳衰”。

这个卦名叫“姤”,上乾下巽,是十二消息卦之一。排在了《易经》64卦中的第44卦。

故大象说,“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像风行大地一般,诏告四方。)

《易经》看夏至:酷热中,自有凉爽感_第2张图片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

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三)

昨日是夏至,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周易科学交流协会理事长、著名易经教授黄来镒,合时宜的分享了一篇《以易经的角度看夏至》。

黄老师在文中谈到:夏至,“夏天到了”之义。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北纬23度半。客家谚语:“芒种、夏至天,有食也懶去。”

他还在文中谈到了几个夏至之象:“凤凰花开,萤火虫开始飞扬”;“江南、台湾南部水稻开始播种”……

《易经》看夏至:酷热中,自有凉爽感_第3张图片

黄来镒先生说,   以《易經》的角度看“夏至”,夏至过后为农历六月,十二辟卦为“遁卦”,阳气已渐消,阴气渐長。

夏至之后,大自然开始有了凉爽之感,只是因为人们白昼感受炎热之气,夜晚休息时不自觉有凉爽感觉。

夏至,还是农忙的时节,谚语也有云:“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进入夏至六月天,黃金季节要抢先。”

(原创声明: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刊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载,请通过本平台留言获得授权。欢转发朋友圈。)

你可能感兴趣的:(《易经》看夏至:酷热中,自有凉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