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说:“九寨沟地震了。”上网一查,震度还不小。回想起07年的秋天,我们两人扛着两台单反相机,四五个镜头,两个三脚架,自虐般的在沟里呆了三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童话般的九寨沟,又把它收走了,那些美景幸而因照片能留在记忆中。
北京飞成都需经过秦岭,遭遇了多次气流的颠簸,飞机一沉一沉向下降落,穿越厚厚云层,舷窗外的景色越来越清晰。已过了晚秋的寒露时分,成都平原被细雨笼罩,视线所及是一片片的田地,农舍错落有致的被树林环绕。落地时,近黄昏,淅淅沥沥的小雨,感受到了“巴山夜雨”的蜀地特色。
一
第二天清晨迎着薄雾从成都出发,我们走的是"成汶线",途径都江堰、汶川、松潘至九寨沟漳扎镇。出了成都市即是都江堰市,过青城大桥,桥下的流水想必是功泽后世的李冰当年分开的几道河渠吧。出了都江堰开始就是盘山公路了,都是沿岷江直上,湍急的岷江水在大小不等的石砾河床上奔腾。
车子在狭窄的道路上行驶,沿途欣赏岷江两岸的峡谷风光,险峻的盘山公路,走得心惊胆战,“蜀道难”,名不虚传。
终于进入阿坝州了,阿坝州全称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连接处。唐代吐蕃军队征服了现在的川西北地区后,从西藏阿里大量移民于此;这里也是羌族最大的居住地,古羌文化源远流长。
过了映秀镇,河谷越来越狭窄,两岸的山峰越来越险峻,不时有支流混入岷江。汶川过后就是茂县凤仪镇,山路也越来越陡峭,人工开凿的石壁直立如刀削,空绝万丈。茂县北路的高山纵谷,位于岷江上游、青藏高原的东缘,在茂县太平山附近村落,房屋沿着山坡阶梯分布,是常见的羌族村寨形式 。
羌族村寨一般建在半山腰,历史上资源的匮乏,人们必须走入深谷高山依靠大自然的馈赠来生存;而资源匮乏造成族群间的纷争、仇杀,也使得他们更愿意住在便于防守的高山村寨。山坡上一片连接在一起的石砌房子,有些还有残留的石头碉楼,这些四角、六角或八角的碉楼,高约20到30公尺。如今安全无虞,近几十年来村寨逐渐搬到河谷的平地上,房屋的样式也跟汉式农舍建筑无异,由瓦顶与竹木墙构成,猪舍和柴房在主屋外。
村寨所在的沟有内沟、外沟、上沟、下沟之分,在过去,沟与沟之间的村民往来很少,空间、资源、以及资源在其间的分配与竞争,是人认为自己属于某个社群的主要背景。家族神、山神、庙与菩萨等信仰强化了族群的区分与界限,生活在险恶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理性的分辨外在的威胁来自于哪一层“边界”(boundaries),疏远是一种保护。
1920年在岷江上游传教的英籍教士Thomas Torrance 曾指出羌族是古代以色列人的后代,他所著的书中描述当年的土著鼻子比一般的汉族大,但是这种可能是基于刻意选择“典型羌人”作为样本而得出的有偏差的结论。
二十分钟后,一眼看见山下一处翡翠色的湖泊,这是叠溪海子。“海子”,源于蒙古语,指湖泊水潭。这里的海子是堰塞湖,由于地震导致地面下陷、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当年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驻有重兵,就因为地震消失了。现在这里水面平静,据说在峡谷里还能拾到古代的钱币物品。
二
在傍晚时分驶入古城松潘县境内,此时的岷江两边的河谷变得宽阔起来,在平缓的河滩耕地上,穿着藏民装饰的人们忙碌着;家家户户的屋后都整齐的码着劈好的木材,路边的藏寨耸立着经幡,有的寨子门口还有白色的塔寺。这里的房屋造型很独特,都是用松木杉木的原木大料直接立在石墩上,一层是牛马圈,二层才住人,三层通常只有一小间经堂或是储藏室来放杂物。
出了松潘县城再向前就是川主寺,这里是川西北的十字路口,黄龙和九寨沟的必经之路。当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此会师,然后在这里穿过草地、翻过积雪的岷山,最后到达腊子口。在河谷迅猛的风中翻动的经幡,像是在诉说那段远去的岁月。
川主寺镇是一个不大的小镇,镇上的临街店铺销售旅游纪念品,主要有藏族的毡帽、牦牛肉干、各类藏饰、披巾、藏刀、氧气罐、青稞酒等,野生动物皮毛就挂在店铺门外。这里的东西价格可以与店主讨价还价,比九寨沟口的便宜。
夜宿川主寺,三千多米高海拔地区气温骤降,宾馆无暖气,一夜无眠。
三
第二天,突遇九寨沟2007年的第一场雪,但还是要准备上路,这场雪为我们的行程添了些小麻烦。
趁着清晨的微光驶入漳腊,这里是康藏著名的黄金产地,胡宗南部队曾经驻扎在此,用所建的机场运送黄金。
由于这突如其来的雪,我们在通往九寨沟的公路上足足堵了近两个小时,很多从九寨沟返回的车,也被堵在路上;而那些要赶去黄龙机场的人,想必也误机了。
经过朶咪寺,这里是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本教的主要寺庙,寺里至今藏着500多年前的经卷。
一路飘着的雪花愈来愈大,远处的山峦变成白色,被云雾笼罩。第一次看到雪峰逶迤连绵,山上的白云低矮的似乎触手可及,终于明白藏民为什么把雪山当做神明顶礼膜拜。
到达沟口,已是中午,雪已停。坐环保电车进入到最深处,一路无法用言语描述初见的感受,让我相信这世界上的确存在着一种纯粹的无雕琢的美。
九寨沟因沟里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沟口到长海、芳草海,长约二十多公里,它由树正群海沟、则查洼沟、日则沟三条主沟组成,沟内分布着108个湖泊,翠海、叠瀑、彩林、雪峰构成了其独特之美。据《南坪县志》记载: “羊峒番内,海峡长数里,水光浮翠,倒影林岚。”
沟里世世代代散居着少数的藏族同胞,那些性耽山水、足迹天下的文人墨客未曾到过这里,只有童真般的神秘、奇丽朦胧,充满野趣的景致和基于想象虚构的神话传说:“天上的男神赠送给心爱的女神一面宝镜,而女神失手跌落,碎片变成大小的彩色湖泊散落山谷。”
海子周围的松树被薄雪覆盖,因为沟内植被封闭度高、水循环较为畅通以及石灰华的固定作用,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浮游生物极少,湖水的洁净度高,再加上湖水对短波光的散射作用,所以湖水呈现出蕴藉深沉的宝石般蓝色。
群山中有的杂灌、阔叶混合林变了颜色,湖光潋滟里,流动的色彩在湖面上漾动,未至深秋,还没有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
五花海的水与丛林组成一个翠蓝色基调的色盘,湖水因深浅和沉积物的不同,而有着橙红、鹅黄、墨绿、碧蓝等层次丰富的色调。再加上湖底沉积的珊瑚、海藻、枯木,都已经钙化,半浮的树身上又寄生出野草。立于湖边或栈道之上,水底世界一目了然,鱼儿悬空而游,色泽之绚丽,如梦如幻。
迷离扑朔、绚丽多姿的碧波,不同于海水的蓝,也不同于西湖的绿,有一种虚幻不真切的美。一位诗人曾写过:“蓝色中的蓝,如同秋天童话中恋爱着的鱼,轻轻地从一首藏歌孤独的身旁滑过……”
淙淙飞瀑,飒飒松风,关关鸟语,卿卿虫鸣。沟中的瀑布或似水帘,或涓涓细流在绿树青苔中流过,飞腾、跳跃,像黑白琴键高高低低的婉转。山林里的野生小红果点缀在山林的墨绿和初秋的丛丛黄叶中,是“且观山林听雨瀑”的悠然自得。
美丽的风景多在危险的地质板块上,这片灵秀之地还没来得及你对她沉醉,她就毫不留情的夺走了你的赞美,只剩下那些梦牵魂绕的挥之不去。
拍摄时间:2007年10月14-15日
参考文献:
[1]王明珂. 羌在漢藏之間[M]. 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
[2]维基百科
[3]九寨沟官网
[4]张妙弟. 美丽四川: 读酷高清插图版[M]. 北京:北京新学堂,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