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云(白云乡黄叶村)
清明前夕,笔者撰写《如何使这副清明主题获奖对联接近完美?请比较一下原作和改作》一文,对“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十二期评选一等奖马瑞新联家作品进行评论。拙文指出马老师联作可以提升的三个方面(拙文并未说是“不足”):第一,意象的选用不够精当;第二,自对的处理不够精细;第三,主题的表现不够精深。本着臻于至善、接近完美的原则,拙文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清明日,评委之一常文斌老师特地撰写《清明切莫上错坟》一文(以下简称“常文”)对拙文提出质疑,对笔者改作进行全盘否定。常老师作出结论云:改作“不仅没有完美,而且完蛋了”“改出了一大堆致命的问题。不要说获奖,连入围都入不了。”并阐述了具体原因。
通读常文,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常老师陈述的理由,更万难接受扣在笔者头上所谓清明上错坟的帽子。为释疑解惑,笔者提出十个疑问,希望常老师不吝赐教,也请联友各抒己见。
为了便于联友比较分析,先将原作和改作再次引用如下:
原作:
梨花风起,杨柳烟飞,泪水忽沾襟,春光正好谁同看;
杏雨丝长,子规声切,纸钱犹化蝶,墓草重生人不归。
改作:
梨花风起,柳絮烟飞,泪水忽沾襟,春晖正好谁同看;
梦蝶影寒,啼鹃声切,纸钱空酹酒,宿草重生人不归。
一问:“宿草”一词仅可“用为悼卝念亡友之辞”吗?
常文云:
《辞海》与《古代汉语大词典》对“宿草”的解释都是;隔年的草。《礼记·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后用为悼卝念亡友之辞。
引文可能有标点错误和引用不规范之处。两个分号疑为冒号,此外全文也多处出现分号误用,姑且不论;但引用不规范之处,不能不论。请问常老师,“后用为悼卝念亡友之辞”,是您所引两部辞典的原文(注意:笔者说的是原文),还是您根据孔颖达的注疏推断出来的?如是前者,烦请告知辞典的出版单位、日期等版本信息,并用手机拍照发给笔者以证明引用完全无误。如是后者,您能确定您的推断完全正确吗?
正好笔者也学会了利用工具,查询的辞典是《汉语大词典》。该词典中,“宿草”的第一个义项和常文所引基本相同,但最后一句却是“后多用为悼亡之辞”。从该义项可推知,“宿草”一词悼卝念的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亡友。
辞典打架,究竟谁对谁错?先别急着下结论。继续查辞典。笔者所据的《汉语大词典》第一个义项“隔年的草”之下,引用三个诗例,分别如下: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晋·陶潜《悲从弟仲德》)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唐·戴叔伦《赠康老人洽》)
绝弦悲宿草,抚首念诸孤。(宋·司马光《送王待制知陕府》)
通过通读三首诗考察以上三个例句,笔者大致推知“宿草”一词所对应的悼亡对象分别是从弟(堂弟)、故侯(曾任长官者)、友卝妻(存疑待卝考)。三人与作者的关系分别是沾亲、非亲非故、带故,宿草所指向的对象不仅仅是亡友。难道陶潜、司马光这些古人都用错了吗?
看看今人如何。以下是当代诗人杨启宇的七绝《挽彭卝德卝怀元帅》:
铁马金戈百战馀,苍凉晚节月同孤。
冢上已深三宿草,人间始重万卝言卝书。
此诗获某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此处“三宿草”,所指的对象是彭卝德卝怀。而彭大元帅不大可能是作者的友人。难道作者和评委都错解“宿草”的意思了吗?评委们也会像常老师那样认为“仅此一点,此诗便废了”吗?
从古人和今人的大量用例中,我们不难理解,“宿草”一词用为悼亡之辞无疑,绝非仅仅“用为悼卝念亡友之辞”。而常老师抱着辞典里的固化注释不放,全然不顾实际运用的情况,妄作推论,轻下断语。这犯了什么毛病呢?笔者临时造了一个词语,当然辞典是找不到的。这个词叫唯辞典主义。
二问:清明节只能悼卝念祖先而不能悼卝念友人等其他亡人吗?
常文云:
大家都知道,清明节是中华民卝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而曾小云联友此联却教大家去悼卝念亡友。是不是上错坟了?
延续第一个问题,退一步说,即使“宿草”一词为笔者误用,也不能认为我们在清明节去悼卝念亡友就是“上错坟”。清明文化,绝不仅仅是祭祀家族先人,还有更丰富的内涵。除了家祭还有国祭,除了亲人还有友人。那些没有后代的烈士更需要、更值得有人去悼卝念、去祭祀。请问常老师,如果您被要求去烈士陵园祭祀先烈,您会因为他们不是您的祖先而认为“上错坟”进而拒绝参加吗?
看看此联作者当初的创作意图吧。拙文发表后,笔者特地联系到马瑞新老师,并进行了求同存异的友好交流。他不同意笔者将“春光”改为“春晖”,理由是:其本意就是泛写,悼卝念的对象并非仅仅针对父母,亲友皆可。面对作者的现身说法,常老师怎么看呢?
三问:“柳絮”只能“雪飞”不能“烟飞”吗?
常文云:
“柳烟”比喻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柳树也称杨柳。“柳絮”能“雪飞”不能“烟飞”。(结尾原文为分号——引者注)
“柳絮”真的只能“雪飞”不能“烟飞”吗?不多说,看看古人的诗例吧:
柳絮微烟吟思足,梨花淡月睡魂香。(宋·田锡《和太素春书》)
桃花流水三月深,柳絮披烟辞故林。(宋·郭祥正《忆敬亭山作》)
柳絮如烟迷晓浦,杏花飞雪点春波。(元末明初·倪瓒《和华以愚韵兼题所画春山高卝士图》)
刺水秧针经雨长,黏泥柳絮带烟飞。(清·方燕昭《暮春北栈道中杂兴·其一》)
半绽桃花全待雨,平飞柳絮欲为烟。(明末清初·周亮工《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
清明雾里湿梨花,寒食烟中迷柳絮。(清·谭献《玉楼春》)
从以上所引诗句尤其是最后两首诗中有关寒食清明的诗句来看,笔者改“杨柳烟飞”为“柳絮烟飞”,可以说改得更切合时令,更准确也更生动,尽管并非非改不可。当然,常老师也可以质疑这些古人诗句全都用错了。
四问:“春晖”不能“看”而且真的没有什么看头吗?
常文云:
原作“春光”指春天的风光、景致,是可以“看”的,而曾小云改的“春晖”,指春日的阳光,有什么看头。
在辞典里,春晖大概有三种含义:一指春日的阳光,二喻慈母之恩,三指慈母。当然笔者认为二、三义项完全可以合并。或许常老师反复查阅辞典,小心求证之后,都没有查到适用于“春晖正好谁同看”中“春晖”的含义,于是大胆质疑:春日的阳光有什么看头?可是,真的没有什么看头吗?
在这里,笔者不能不再次指出常老师前面犯过的一个毛病——唯辞典主义。辞典里只收入“春晖”的三种义项,就表示它没有其他含义了吗?我是大学中文教育专业的,我所学的汉语知识告诉我,词语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词典义这种相对固化的含义,还有借用义、临时义、联想义、歧解义等更加丰富的含义。正如陈永正先生所说,诗句的含义有字面意义,有言外之意,还有象外之意。那些言外之意、象外之意是没有办法卝像字面意义那样可以通过辞典查找到的,必须自己体会和领悟。【延伸阅读:陈永正| 诗词的解读与写作:从注释谈起】有副贺联云:“梁上君子,林下美人。”辞典里是找不到“梁上君子”在这里的确切含义的,但不能指责人家用错了。这副清明联也是这样。“春晖正好谁同看”,这里“春晖”完全可以理解为春光的代称。以特征代替整体,所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您可能会不屑:春晖借代春光,仅仅是你的一家之言吧?别着急,我们一起来看看活生生的例子:
本学多情刘卝武威,寻花傍水看春晖。(唐·吴融《上巳日》)
春晖无限好,自看年犹少。(清末民初·张伯驹《菩萨蛮其一》)
台端有暇堪忘机,呼僮命骑寻春晖。(明·孙绪《杨师文骢马行春图》)
以上三个诗例中的“春晖”,都是指代春光。请常老师和笔者一起对照辞典考察一番。“寻花傍水看春晖”,这里的春晖不可能指春日的阳光,正如您所说春天的太阳没有什么好看的。也不可能是与慈母有关的比喻义,正如您所说“‘春晖正好’肯定是母亲健在的,肯定不是给母亲上坟的”。除了理解为春光之外,您认为该作何解合适呢?值得注意的是,此诗后两句为“无端遇着伤心事,赢得凄凉索漠归”,正与马老师上联先喜后悲的感情变化相似。“春晖无限好”的“春晖”,也只适合理解为春光。“呼僮命骑寻春晖”,要寻找的春晖也只能是春光,即春天的风景,比如花呀草呀莺呀燕呀山呀水呀什么的,而不大可能费劲去寻找春日的太阳。
五问:“梦蝶”典故“与全联关系不大,且拉低了原联的格调”吗?
常文云:
原作“杏雨丝长”曾小云改为“梦蝶影寒”。“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表示人生原属虚幻的思想,不仅与全联关系不大,且拉低了原联的格调。
庄子的思想是消极还是积极的?学界有争论。常老师看来是支持传统的观点,认为是消极的。基于此,常老师进而认为在清明联中卝出现庄子思想的的核心概念之一“梦蝶”(或者“蝶梦”)就是消极的,就是拉低了全联的格调。这在逻辑上说得通吗?笔者逻辑学得不好,不想反驳,只想摆出大家容易理解的事实。事实上,“梦蝶”一词,既可以用于寿联,也可以用于挽联。前者如清人吴步韩五十自寿联:“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学诗类高适,老来始作凤凰鸣。”表达的是达观的情怀,丝毫看不到所谓的消极思想。后者如清人郑瑞麒挽张登瀛联:“吟成三影清词,怛化竟同蝴蝶梦;谢却九秋芳信,催归忍听鹧鸪声。”表达的是哀伤的情怀,但似乎也看不到有多少消极的意味。在诗词中,“梦蝶”既可以表现游子的乡愁,又可以表现清明的哀悼。前者如崔涂《春夕》云:“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后者诗例可以举出一大堆,请看下面的例子:
芳草夕阳蝴蝶梦,板桥微雨鹧鸪天。(清·胡传钊《寒食日》)
梦里尝愁蝴蝶化,客中惊听杜鹃哀。(近现代·刘凤梧《战后重返宜城感赋·其二》)
杜鹃声感客中客,蝴蝶梦飞身外身。(宋末元初·于石《清明次韵周卝君会·其一》)
百五花期催梦蝶,三生幽陇写新烟。(明末清初·彭孙贻《二月十九日清明吾地皆传此曰为大士降辰·其二》)
由是观之,梦蝶是清明作品中非常常用的意象。其作用和杜鹃等高频意象一样,都是为了营造和烘托清明时节凄清、悲凉的气氛。总体来说,“梦蝶影寒”对营造全联气氛作用至关重要,它与“啼鹃声切”共同组成清明特有的浓厚的哀悼氛围,怎么能够说与全联关系不大、拉低了格调呢?
六问:“纸钱空酹酒”“降低了艺术性也没有解决小类不工的问题”吗?
常文云:
原作“纸钱犹化蝶”曾小云改为“纸钱空酹酒”。比喻改为写实,降低了艺术性也没有解决小类不工的问题。
增加酒这一意象,拙文已讲到四个作用。这里重点强调两个。一是增强节日的悲伤氛围和现场感。酒其实也是古人清明作品的常用意象。试想如果杜牧《清明》少了酒,能有流传千古的艺术感染力吗?加之着一“空”字,更显悲凉,弥增遗恨。二是弥补对仗略宽的缺陷。“纸钱”对“泪水”看起来很宽。但上联“泪水”和“襟”有对应关系,都与身体有关;下联“酒”与“纸钱”有对应关系,都与祭品有关。有点类似于自对。改句正好增强了联作的艺术性并且灵活解决了小类不工的问题。
七问:梨花、杨柳、杏雨、子规,共同营造的是一种凄凉的氛围吗?
常文云:
“梨花,杨柳,杏雨,子规”,都是名词,相对应没有问题,况且四者都是清明时节的物象,共同营造一种凄凉的氛围。(结尾原文为逗号——引者注)
如果寻绎原作上联的意脉,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作者使用梨花、杨柳的意象,绝不是为了营造凄凉的氛围,相反却是为了营造快乐、美好的氛围。一二分句“梨花风起,杨柳烟飞”正是尾句“春光正好”形象化的注解。这种先写乐景后写悲情的写法类似宋人王禹偁的《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要说营造凄凉氛围,是作者赋予下联“杏雨”“子规”的职责。可惜“杏雨丝长,子规声切”感染力不够强,一方面是对仗粗疏所致,一方面是未找到更准确的意象所致。笔者改为“梦蝶影寒,啼鹃声切”,正是为了弥补这两点不足。
八问:“杏雨丝长,子规声切”的自对是无可挑剔、综合权衡的结果吗?
常文云:
从字面来看,确实不是十分工整,但花与木、花与鸟都是相近的小类,唯“雨”不是相近的小类,但有眼字“杏”是相近的小类,可看做工对。评联要综合考虑,不能只看对仗是否工整。否则,可能闹出“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的笑话。
对仗不能说越工越好,也不能说越宽越好。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度的那个点。在笔者看来,无论如何,在自对中,“杏雨”“子规”之对失之于粗疏是毫无疑问的。哪怕被打死笔者也绝对不会相信,这是作者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得出的最佳方案。在和笔者交流时,马老师承认笔者对自对的改动的确更工整,并表示:“说实话,因为这个赛事奖金不是太高,写得也有些随意,并没经过深思熟虑。”
当然,我们也可以考察古人的诗作,以下是诗句用例:
苎袍沾杏雨,兰棹拨蘋花。(元末明初·徐贲《泛碧浪湖》)
杏雨春城暗,兰烟晚径迟。(明·孔天胤《寒食放吏斋居悄然》)
杏雨红初散,杨烟绿半消。(明·刘绘《绿水曲》)
古人作品中,与杏雨相对的,是蘋花、兰烟、杨烟之类,似乎不大可能是子规这样的词语。
九问:查阅、模仿古人用词是拾人牙慧的乱用吗?
常文云:
本人看过两篇曾小云教人作联的文章,都是查阅古人怎么用词,然后套用、模仿古人作品中的用词。这种拾人牙慧的方法,有时会管点用,但难有上乘之作。况且,连古人的牙慧都没有消化了,怎么能乱用呢?
这是一个大问题。正好笔者新课中专门有一节会讲到,这里借此机会谈谈大概的观点。当然,肯定不是笔者个人的观点,是受别人的启发。著名学者陈永正先生主张学写诗要像学书法一样,从临摹开始。他断言,“没有通过模仿阶段的人,写诗,是永远进不了门。”陈先生举了自己和别人的例子来佐证。【延伸阅读:陈永正| 诗词的解读与写作:从注释谈起】笔者非常赞同陈永正先生的看法,并对美国评论家哈罗德·布罗姆关于一首诗的意义只能是另一首诗的观点深以为然。无论是学说话还是学文艺,模仿都是必经之路,这是非常朴素的道理。写诗是这样,写对联也是如此。从实践来看,有的模仿获奖对联多一些,有的模仿清代对联多一些。模仿内容包括用词、句式、笔调、技法等等各个方面。一些名家在创作谈中也不讳言自己曾经并且还在模仿别人的作品。模仿,这可能会让人一时接受不了,甚至觉得是大逆不道,却是文艺创作的正道和常道。笔者实在无法想象没有模仿而成名的联家,无法想象没有模仿的联作是什么样子。不知道是否有人敢站起来说自己写诗写联绝对没有模仿任何人、任何技法。请问常老师敢吗?也许您会反驳,那些满是套路、令人生厌的“征联体”不就是模仿造成的吗?但笔者要说,“征联体”并非模仿的原罪。模仿会出现问题,创新同样会出现问题。我们能够对创新出现的问题格外宽容,为什么就不能对模仿出现的问题同样对待呢?现在一些对联圈的人动辄大谈创新,特谈“自铸伟词”。笔者不禁要问:老祖卝宗留下来那么多技法都没有好好地掌握,就奢谈创新,这与小孩不会走路就让他学飞有多大区别呢?
作为老师,笔者只能教学员学得到的东西,不可能教学不到的。如何让初学者尽快上手?如果您是老师,您会向他们强调必须“自铸伟词”吗?而笔者所做的是,为他们找到一流的模仿对象——清代对联和清代联家。如何解决生活积累和灵感来源的问题?您能带领他们一起天天体验生活、从生活的土壤中得到写作灵感吗?如何缓解初学者词汇量不足的问题?您能带领他们天天背四书五经吗?您能代有的初学者补上大学中文专业的课程吗?而笔者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借助科技先锋、网络先驱提供给诗词、对联写作者的便捷工具,一方面查找词语、典故的正确含义,一方面考察古人使用词语、典故的实际情况。和常老师仅仅固卝守字典、辞典词语含义不同,我们更注重考察词语在诗词、对联中的实际使用情况。
为了更好说明,下面举惊蛰对联教学的一个例子【延伸阅读:对联早课实录|惊蛰对联怎么写,这里有两个例子】。以下是学员惊蛰对联习作:
春来万物萌,看柳眼滴青,桃腮点绛;
雷响群虫动,听和风织锦,细雨鸣弦。
这副对联,笔者重点指导如何炼动词。“滴”不准确,“鸣”也可以找更有表现力的词。笔者让她去某诗词搜索网站找。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笔者坚信,今人要用到的词,古人基本上都给我们炼好,我们只要找到它们并甄选就行。这似乎看起来很容易,但笔者多次强调,表面看起来简单,其实考验人的理解、分析、消化等多方面能力。周作人因著散文集《夜读抄》被讥为“文抄公”,曾自辩云“惟‘抄’亦煞费工夫,亦需要一点手段耳”。事实上,古人写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拿王安石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说,其实在他之前李白就写过“春风已绿瀛洲草”。他们大多有好词妙句大全这类的书随身携带,只不过他们没有我们这么便捷的搜索工具而已。回到这副对联习作。要精选一个准确的词语,正如周作人所云“亦需要一点手段耳”。经过搜索,我们找到回、归、放、新、弄、舒等几个词,这些词都比“滴”更好。个人更喜欢“回”字,作者也喜欢这个词。如果笔者没有教学员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也许他们想破脑袋、勤写一生也写不出“柳眼回青”这类真正地道的词语。
如果能够像笔者这样,考察古人诗词、对联中“春晖”“梦蝶”的使用情况,而不是死抱辞典不放,常老师您还会固执地认为“春晖”只能解释为春日阳光、“梦蝶”只能表示消极意义吗?笔者这种做法正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怎么能简单地斥之为“套用、模仿”呢?抱着辞典以为真理在握,真正“拾人牙慧”,没有消化古人牙慧的人究竟是谁呢?
十问:常老师是否有写对联更有效的方法呢?
常老师写对联既然不耻于模仿、套用,那肯定有更高妙的方法。所以笔者想请教是否有更好的办法。百度一下,搜到常老师的一副联作,希望能够参破常老师写对联的秘诀。该作发表于《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3年第4期,题目为赞P陪同X主卝席访俄:
无双歌后访俄,国产名牌增国色;
第卝一卝夫卝人亮相,天生丽质胜天孙。
两相比较分析,笔者不得不承认常老师写对联的方法更简易、更高妙。
十问之后,本该可以结束此文。但还有一些题外话不得不说。
近段时期,笔者点评了部分获奖联作,初心和出发点是响应高层加强文艺评论的号召,秉持中正、平和、理性、专业的原则,为改变联界评联偏于捧杀、棒杀两个极端的不良风气略尽绵薄之力。对于获奖作品,笔者的点评一般都会指出亮点和不足。【延伸阅读:非官方点评:“中蕴杯”马文化征联获奖作品之我见;125副楹联同题:桃花。主评曾小云编审方留聚】同时笔者也强调,因为不是评委,没有看到全部参赛联作,所以笔者不能评定获奖作品是否名副其实。笔者只负责点评,指出优缺点,不作其他参考,相信作者、评委、主办方乃至联友都能够理解。笔者相信,没有完美无缺的作品,哪怕是获奖作品。基于此前提,我们本可以放心大胆地做下去。
但从实践来看,笔者感受到想要真正做对联点评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固然有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所局限;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评论的环境不容乐观。此次碰上“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十二期评选结果,其实是非常偶然的事情。因为要关注的征联太多,此前笔者并未关注此项赛事,结果出来之时正好在思考自对的问题,看到一等奖作品第一印象感觉自对有点粗疏,于是提出修改意见,写成文章。至于它是否能够当得上一等奖,是否会得罪主办方和评委,笔者压根就没有想过,虽然当时有联友提醒这样会得罪人。
果不其然,拙文发表之后,一位联友竟然指责笔者把别人评出的获奖联说得一无是处,太不尊重评委,炫耀自己多有本事云云,让人哭笑不得。笔者再次说明逻辑学得不好,但如果指出评委评出的一等奖联作就是不尊重评委的表现,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就是不尊重作者和评委的表现,呜呼,无话可说。不过,面对可能的误解,笔者还是要继续说下去。本次赛事的主办方和评委本人基本熟悉,笔者只是想理性点评联作,丝毫无意冒犯,无意做别样文章。为表示对某刊物的敬意和支持,笔者今年第一次订阅该刊,且已答应约稿。这已经足够表明笔者的态度。同时,笔者声明,本人既不是牛党,也不是李党;既不是专业夸某派,也不是专业怼某派。如果要说派别,那就叫本人就联说联派吧。就写到这里,打住。如果此前的点评和此文的发表对某单位、某网站和某联友有得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