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

就是有意激发消费者的强烈购买动机而同时不给于满足或者将满足的动机拖延滞后,进而强化消费者更为强烈的购买动机,形成供不应求的抢购现象,从而达到稳定商品价格、收获较高收益、维护品牌形象等目的的营销手段。

饥饿营销策略有其双面性,优势是:一方面,可以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通过调控产品的供求,引发供不应求的假象。而这种强化会加剧供不应求的抢购气氛,使饥饿营销呈现出更强烈的戏剧性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产品及品牌的号召力,有利于企业获得稳定的收益。当消费者看到周围的人整天在排队抢购,在谈论该产品的优势时,这种宣传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客户关系维护将购买欲望持续地转化为产品生命周期内的购买力。这样就使企业可以保持商品价格的稳定,牢牢控制商品价格,维持商品较高的售价和利润率。但是,这种策略也有其弊端:首先,会损害企业诚信形象。因为这种销售策略本质上是企业对市场供求的一种故意操控,售前造势这种方式与现代营销观念相违背。如果企业总是重复使用这种手段,消费者会逐渐醒悟,进而对企业产品产生厌恶,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其次,拉长了产品的销售周期。饥饿营销将销售规模通过拆分,分批次销售来拉长销售周期的做法充满风险。一方面,会延长企业收回投资的时间;另一方面,饥饿营销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机会留给别人,从而失去主动权。另外,拉长的周期也可能给竞争对手喘息和模仿的时间,从而加快产品失去优势的速度。

饥饿营销策略的使用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第一,保证产品的优质。产品需要在同类产品中具有独到的优势,而且短期内无法被模仿,这是企业实施饥饿营销的前提条件。

第二,品牌的影响力要大。因为知名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较高,企业制造供不应求的抢购气氛容易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从而加入排队抢购的队伍中。第三,有效的宣传力度。饥饿营销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在产品上市之前进行大量媒体宣传,强化消费者的购物动机,而且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需要全力配合媒体宣传。另外,特别要注意信息传播的“度”。过多,产品无秘密可言;过少,激不起媒体与消费者的兴趣。

饥饿营销背后的动机:求异(新)动机、求同动机、猎奇动机、求名动机、攀比动机。

猎奇动机归于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好奇和探究的本性,短缺的商品供应会使消费者带着好奇心理去主动搜索商品信息,激发强烈的购买欲望。

促销“买一送一” 框架效应

面对同样半杯水,同一种现象,采用不同的视角。

框架效应:框架的改变导致个体对同一问题的备择方案产生偏好转变的现象。其中框架是指决策者对特定问题的选项、结果可能性的感知。

导致形成框架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 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

2. 经验不同。个体倾向于以固有经验形成框架去选择信息、解读信息。

通过理智思考,努力避免框架效应造成的不良影响。

1. 学会多个角度看问题

2. 跳出问题看问题

3. 积累足够丰富的经验

先入为主的判断

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会根据一些典型特征或过去的经验对某些时间产生一个锚点值,之后虽然会根据情况做一些调整,但是调整的范围仍然在该锚定值得临近区域,由此导致在判断中常常过分夸大或缩小时间的发生概率,发生判断错误的现象。

注意力经济

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通过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商业利益的经济模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饥饿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