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读书笔记

day23    2月 19日   

阅读内容:《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1——94

收获:1.多灾多难的祖国在受苦受难之时,有大批人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为国家努力并奋斗着,尤其是梁成的努力;

2.翁文灏对大学教育的希望:希望清华以后要保持安静的空气,希望清华要具有进步的精神。希望清华在安静的空气中求进步;

3.梅贻琦的就职演说: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促成这两点鹅必备条件,一是设备,二是教授。第一点好解决,关键是第二点。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day24      2 月20日   

阅读内容:《大学与大师》95——204

收获:1.留学回国的梅贻琦进入清华,从当物理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三个学生对梅先生的评价足见他治学严谨,工作认真,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2.曾任清华校长的周诒春的办学理念“造就完全人格之教育”,对学生就业方向的三个指导选择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学习——天性之所近;国家所急需;能造福于人类;

3.张彭春致力于清华大学的改革,力图让清华大学走进大时代。

day25      2月21日 

阅读内容:《大学与大师》205——296

收获:1.清华大学的校长多次易主,中间纷争不断,短短时间里罗家伦、曹云祥、温应星、严鹤龄、梅贻琦等都参与其中;温应星西点军校毕业,军人出身的国立大学校长;

2.清华三部:国学研究部,清华旧制部,大学部。

day26  2月22日 

阅读内容:《大学与大师》297——354

1.在罗家伦、乔万选、吴南轩、翁文灏之后,梅贻琦任清华校长,开始自己的教育生涯;

2.上册的十章在写作上首尾呼应,感觉特别好;

3.书名为梅贻琦传,但是十章读下来,写梅先生的笔墨不多,清华校长的人选之争笔墨不少。

day27  2月23日 

阅读内容:《大学与大师》355——426

收获:1.读了上册清华校长之争后,梅贻琦终于在清华开始了自己的“大学与大师”的教育生涯;

2.国难之时的梅贻琦依然坚守教育者的责任与理想,“几乎没有什么言论主张等发表,只是赶紧恢复学业,推进校务。这伟大的沉默精神原是清心去火的良药,用不了很长时间,果然都各安其位,弦歌不辍”。“梅校长真是一位学工程的,他讷于言而敏于行,只知苦干、实干,不空言求虚名”。

3.梅贻琦对教师队伍建设极为重视,教授、助教、讲师、教员等的设置加快了清华教师队伍的培养;

4.梅贻琦的学术思想:提倡通识教育,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文学、语言的训练,历史和一般文化知识都很重要;强调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相生而不害,相制而不克;

5.史学大师雷海宗与陈寅恪的精彩讲课;“雷先生博闻强记,上课从不带讲稿,连卡片也没有,只有粉笔一两支。但如前面所说,他讲课极有条理。最使我惊讶的事,每节课结束时,恰好讲完一个题目。下次课开始时,正好接着上次的内容来讲。”“陈先生上课时,任何废话都不说,先在黑板上抄写资料,把黑板抄的满满的正能量,然后再根据所抄的资料进行讲解分析。对一般人都不注意的地方提出崭新的见解,精神顿生石破天惊之感,仿佛酷暑饮冰,凉意变体,茅塞顿开。听他讲课,简直是最高最纯的享受。这同他写文章的做法如出一辙。”

6.1933清华大学国文考试题目。

day28  2月24日

阅读内容:《大学与大师》426——526

收获:1.清华大学对体育的高度重视,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2.梅贻琦先生重视体育的原因——体育可以成就高尚的人格,体现在“团体精神,急公好义,遵守纪律”之中,借团体运动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此为培养人格的重要手段;

3.抗战爆发,梅先生在清华大学表现出的镇定和冷静。

day29    2月25日

阅读内容:《大学与大师》527——603

1.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学校迁长沙,再迁昆明,部分师生徒步68天,行程1600公里;

2.联大校训“刚毅坚卓”在只剩身上得以具体体现。白天跑警报,晚上要把耽误的课补回来,以使课业照常进行;吴宓月下讲比较文学,刘文典月下讲《月赋》等;图书资料缺乏;上课路途遥远,闻一多要步行20里去上课;

3.梅贻琦在艰苦异常的日子里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穷要有穷的意义,苦要有苦的希望,要办“大大学”的梦想在继续;

4.在联大三校中所起的平衡作用。

day30  2月26日

阅读内容:《大学与大师》606——686

收获:1.在昆明,在抗战最艰苦的日子里,教授们依然勤于治学和学术研究;

2.教授太太们为操持家人的生活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3.创办清华服务社,解决学校经费短缺问题,“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君子固穷,无恒产,有恒心。

day31  2月27日

阅读内容:《大学与大师》687——797

收获:1.到台湾后,梅贻琦仍然继续为新竹“清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辞去教育部长一职,专心做教育与学术;

3.工作认真的精神到去世,一直以来的坚守。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