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不是所有的「茶」都叫「tea」

如果你要问一个中国人,外国人怎么叫茶,他多半会脱口而出「tea、tea、tea」。

国人学外语,多是英语。在英语中,「茶」的英译是「tea」。

当然,这是个玩笑。

实际上,外国人对茶的叫法,基本上是根据中文「茶」的发音而音译过去的。但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风情和方言体系庞杂,叫法各不相同。北方叫「cha」,而福建闽南语则叫「teh」或「dei」。这两种叫法,基本上代表了世界各国对茶的发音。

英语中的「tea」,西班牙语中的「té」和南非荷兰语中的「tee」是其中一种。

土耳其的「cha」,巴基斯坦和俄罗斯的「chay」,以及阿拉伯语中的「shay」和斯瓦西里语中的「chai」是另一种。

如果往深处想一想,其实你会发现,这两种叫法代表了古代中国茶叶「全球化」的两条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传播的路径。

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甘肃、新疆而出,途径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所携带的茶叶都叫「cha」。

从中国广州、泉州等地,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所携带的茶叶都叫「tea」。

世界上只有极少数民族对茶有自己的单词,这些地方通常是茶叶的原产地,例如,在缅甸语中,茶叶是「lakphak」。

另外补充一点小知识。中国古代史料中,茶的称谓有很多。

《诗经》称茶为“荼”,读「tu 4声」。

《尔雅》则称茶为「槚」,读「jia 3声」。

《晏子春秋》称茶为「茗」。

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称茶为「荈诧」,读「chuan 3声,cha 4声」。

西汉末年杨雄《方言》称茶为「蔎」,读「she 4声」。

《神农本草经》称之为「荼草」或「选」。

《桐君录》中谓之「瓜芦木」。

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中称为「荈」,读「chuan 3声」。

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

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设,四曰茗,五曰荈」。最终,在他的《茶经》中,将「荼」字划去一横,变成「茶」字。从此古今中外茶学书中,茶字的音、形、义最终固定下来。

我们今天去考究这些关于茶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不是要摆弄自己有多懂茶,而是要通过他们去更好的了解茶,更好地对待茶,更好地去生活。人既是群众动物,与空间无法割裂,同样与时间也不能分开。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仅仅是人类历史的五千年,更是包括茶在内的所有生命传承进化的五千年。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往前走,未来的世界也因此更加美丽动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涨知识:不是所有的「茶」都叫「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