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和B打赌
同学A和B在教室里拋硬币,赌谁打扫卫生,正面朝上,则A打扫,反面朝上,则B打扫,这个策略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如果把情景迁移到网络聊天室,A和B同样进行抛硬币的游戏,估计B就不会答应了,因为当A拋了硬币,B不论是猜
正面还是反面,A都可以说B猜错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要不先给抛硬币的结果加密,B再猜?这个方法可以试一下。
2.考虑对结果加密
假设任意奇数代表硬币正面,任意偶数代表反面。A想一个数375,然后乘以一个258,把其结果告诉B为96750,并声明A想的375为密钥,由他保管。
在接下来验证结果时,A可以谎称258为他想的数,375为密钥,A还是立于不败之地。那如果A事先把密钥告诉B呢?B可以直接算出原始数字,失去了保密作用。
这种知道加密方法就知道了解密方法显然行不通,那有没有一种方法,知道了加密方法仍然无法恢复原文呢?
3.不可逆加密
显然是有的,在加密过程中加入不可逆运算就OK了。A设计新的加密方式:
1.A想个数,然后加上5211314;
2.把结果取平方,选取其中第3~10位,组成一个8位数;
3.再把这个数除以123456求余数,然后把结果告诉B;
4.B猜A想的是奇数还是偶数;
5.A告诉B其猜想的数字,B按照加密过程计算一遍,可以验证结果是否与A给出的一致。
假设A想的数是375,进行加密:
第一步: 375+5211314=5211689
第二步: 5211689x5211689=27161702232721
第三步:16170223mod123456=120943
(mod表示除法的求余数)
B拿到结果120943,但他几乎不能根据120943反算出密匙375。
如果B想要验证A是否说谎:
- B猜测A想的数字是奇数或者偶数,A进行回答;
- A告诉B他想的数字是什么;
- B根据A告知的数字,通过加密算法,可以得到一个结果;
- 通过验证该结果与A提供结果的一致性,则可判断A是否有说谎。
终于可以抛硬币了……
这种丢掉一部分信息的加密方式称为“单向加密”,也叫哈希算法。
4.等一下
有个问题:
A有没有可能事先找出一奇一偶,按上述加密运算得到一样的结果呢?
这个是有可能的,但可以解决,就是增加上述算法的难度,以致于A很难很难找到。
二、哈希算法
根据以上表述,一个可靠的哈希算法,应该满足:
- 对于给定的数据M,很容易算出哈希值X=F(M);
- 根据X很难反算出M;
- 很难找到M和N使得F(N)=F(M)。
密码学中的哈希函数有3个重要的性质,即抗碰撞性、原像不可逆、难题友好性。
1.抗碰撞性
碰撞性,就是指A同学事先找出一奇一偶使得哈希结果一致,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首先,把大空间桑拿的消息压缩到小空间上,碰撞肯定是存在的。假设哈希值长度固定为256位,如果顺序取1,2,…2256+1, 这2256+1个输入值,逐一计算其哈希值,肯定能找到两个输入值使得其哈希值相同。
A同学,看到这里时, 请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你得有时间把它算出来,才是你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根据生日悖论,如果随机挑选其中的2130+1输入,则有99.8%的概率发现至少一对碰撞输入。那么对于哈希值长度为256为的哈希函数,平均需要完成2128次哈希计算,才能找到碰撞对。如果计算机每秒进行10000次哈希计算,需要约1027年才能完成2128次哈希计算。
A同学,不要想着作弊了,估计你活不了这么久。当然如果计算机运算能力大幅提升,倒是有可能。
那么完整性还用其他什么用途呢?
用来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因为如果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别篡改,那么运行哈希计算得到的哈希值与原来的哈希值不一样。
所以,在区块链中,哈希函数的抗碰撞性可以用来做区块和交易的完整性验证。
2.原像不可逆
因为一个哈希值对应无数个明文,理论上你并不知道哪个是。就如,4+5=9和2+7=9的结果一样,知道我输入的结果是9,但能知道我输入的是什么数字吗?
如果,对消息m进行哈希计算时,在引入一个随机的前缀r,依据哈希值H(r||m),难以恢复出消息m,这代表该哈希函数值隐藏了消息m。
所以,B同学,根据结果想反推出原数据,这是不大可能的事,就犹如大海里捞针。
3.难题友好性
难题好友性,指没有便捷的方法去产生一满足特殊要求的哈希值。是什么意思呢,通俗的讲,就是没有捷径,需要一步一步算出来。假如要求得到的哈希结果以若干个0开头,那么计算找到前3位均为0的哈希值和找到前6位均为0的哈希值,其所需的哈希计算次数是呈一定数量关系。
这个可以怎么用呢?在区块链中,可以作为共识算法中的工作量证明。
三、小结
主要描述了哈希函数的3个重要性质:抗碰撞性、原像不可逆、难题友好性。
因为这些重要性质,区块链中的区块和交易的完整性验证、共识算法的工作量证明等功能用哈希函数来实现。
参考资料
[1].邹均,张海宁.区块链技术指南[M].北京:机械出版社,2016.11
[2].长铗,韩锋.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7
[3].张健.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