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6沟通-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2(内部分享)

20110816沟通-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2(内部分享)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迅速真诚地营造关系

破解初次见面的尴尬

误区——没话题?聊隐私

        在刚认识的人面前,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经历面面相觑、无话可谈的社交尴尬症。比如拜访客户时,面对等候室里那位殷勤接待的实习生出差时,面对主办方派来接机的工作人员……这种时候,大家萍水相逢,要深聊,实在没必要;要完全不搭理人家,则彼此面面相觑十几乃至几十分钟,又好像不太礼貌。

        像这种短暂的社交尴尬,老一辈的人,往往都是用“探询隐私”的方式来解决,比方问问“你结婚了吗”“有没有对象啊”“小孩多大了啊”毕竟在过去那个年代,彼此打探打探家庭背景,以示不拿对方当外人也是一种表露善意的方式。

        但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越来越重视个人空间,强调多元生活,你要再想找话题可不能问这些问题了。一来是交浅言深,容易给对方压力;二来是怕人觉得你别有企图。

        小诀窍

        聊名字

          在没话找话的情况下,最简单的一招就是和对方聊聊他(她)的名字“您好,初次见面,我叫黄执中,请问您怎么称呼?”我叫马薇薇哦,wei是哪个wei?蔷薇的薇“哇,好漂亮的名字,你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像朵花吗?”是啊,还要有刺呢“哈哈哈,我觉得同样用花草取名字,用薇薇就比叫什么兰啊、芳啊来得更别致,而且将来取英文名也容易。“是啊,我的英文名就叫…,,,.”

        聊名字有几个好处:

        第一,陌生人相遇,一开口永远是请教姓名。所以既然开了这个头,不如接下去,也省得额外找话题。

      第二,即便再怎么不了解对方的背景或嗜好,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每个人总是对他(她)自己最有兴趣。所以跟别人问起名字的寓意、取名的由来,或者聊几句称呼或绰号的趣闻,既能表现出你对陌生朋友的重视,又绝不怕冒犯对方。

        更何况,与西方姓名动不动就是约翰、汤姆、玛莉或茱蒂相比,中国人的名字有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父母给我们取名时,在短短两三个字中常常融入大量的寓意、典故与期盼。甚至有时候,名字还包括了家族的族谱用字、长幼排序、五行风水。如果我们恰好懂得对方名字里的典故,几乎一上来就可以给对方留下不错的印象。

        那要是不懂呢?没关系,用请教的方式也能聊。尤其一些少见的姓氏或者冷僻字,用在姓名里,几乎都能让对方带出一段话题。简言之,只要沿着对方的名字开聊,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眼前是一个宽广的天地从聊名字开始,最后可以变成聊家庭、聊个性、聊人生…….

      “您好,初次见面,我叫黄执中,请问您怎么称呼?“我叫邱晨。“嗯,早晨的晨,是因为在早上出生的吗?“对啊,我妈妈生完我时,眼见医院窗外的破晓特别漂亮,所以就取了这个名。感觉挺有朝气没有啦,其实我这个人很颓的哈哈哈,颓才好啊,我也不喜欢给自己太大压死……

          使用注意

          和对方聊名字时,有一点必须切记,那就是千万不要说出“这个名字很常见”“啊,我认识一个人,也叫这个名”之类的话。因为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除非对方主动提到“我跟那个名人同名,也叫黄磊”之类的话,否则我们都应该避免去稀释对方的独特性。

          此外,本篇的重点主要是针对那些萍水相逢、没有打算深交的陌生人之间,用来填补尴尬的社交空白时使用。如果面对的是想要更进一步拉近关系的对象,譬如重要的客户或心仪的女神,那么光聊名字反而会因为过于客套而造成距离感,使用时要谨慎。

        常用句型

          您这个名字很少见,别人应该一听就很难忘吧?

          老师点名的时候是不是总逃不掉?您父母应该很有文化,才会取这样的一个寓意深长的名字。

          哈哈,您这个名字,是不是常被人读错?

          误区——聊天,完全不能涉及私生活

        上文我们]谈到,聊天的时候涉及隐私是不礼貌的,但是这个原则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你比较亲近的,或者是想跟对方热络起来的人。只要选择正确的话题和切入角度,聊到私生活反而是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

        这个观点乍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是你反过来想想,如果聊天时完全不涉及私生活,对话会是什么样的呢?你应该见过那种互相利用只谈钱不走心的饭局、各自吹嘘抓住一切机会显摆自己的聚会、没话找话客套对客套的场面、无话可说低头刷手机的场景,这些对话的确都不涉及私生活,可是真的有意思吗?

        当然,志同道合的知音,可以就共同的爱好聊得开心又不涉及隐私,但是这需要双方都同样专业而且喜好一致,而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糟糕的是,如果围坐在一起的还有别人,往往完全插不上话,我想你定也见过饭桌上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其他人像听天书一样昏昏欲睡的情况吧?

        所以,从大家身边的事情出发,谈及私生活,也就是俗称的八卦,虽然听起来容易冒犯人,但却是真正跟人打开心扉、拉近距离的必选方式。

        只不过,同样都是聊八卦,很多人的聊天方式就很容易惹人反感、招人讨厌。

        比如聊到婚姻,很多人会问:“你怎么还不结婚啊?”这句话十分容易引起他人抵触,对方内心的声音一定在说:我凭什么要结婚啊?你结婚早了不起啊?就算只是问“你有没有对象啊”这样的话,在我们这样的文化环境里,也容易被当成一种压力。

        同样的问法还有:“你生孩子没有啊?你什么时候生孩子啊?”

    “你在哪高就啊?什么职位?待遇好不好啊?”

        小诀窍

        不给对方施加压力

        既然有时候我们必须涉及私生活才能聊得热络,而涉及隐私又容易招人反感,那么这类问题究竟应该怎么聊呢?

          换言之,如何正确地八卦呢其实,把刚才说过的这些误区倒过来想一想就会发现,不给对方施加压力是最根本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注意事项。

        注意1:不要索取信息,而要分享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打听对方信息,只因为说法不够讲究,以至让对方感觉到被评价,甚至被歧视。

          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问问你有没有小孩或工作怎么样嘛,知道这些我才能更了解你,才能跟你走得更近啊!”然而事实上,有没有歧视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对方说了算。社会上就是天生有很多鄙视链,我们自己心里得有数。就算自己没这个意思,别人也可能会觉得是这个意思,这你就百口莫辩了。

        其实,很多时候稍微换个说法,就不会给人歧视的误解了。比如,我们想知道别人有没有小孩,有的人会这样问:

    “你有孩子吗?”“打算什么时候生呢?小孩多大啦?

        这种单方面索取信息的问法,给人的感觉不会很舒服,会觉得像是在接受拷问,可以改成分享态度,比如问:

        “你喜欢孩子吗?“这年头当父母啊,真是越来越不容易!”

          这类问题就比较不会伤人,因为“喜不喜欢”或“容不容易”只是表达态度,聊起来没有压力。且态度这东西,聊着聊着,对方往往就会很自然地变成跟我们]分享信息,比如顺便告诉我们:

    “喜欢是喜欢,不过现在工作太忙,还没有计划要小孩。”或者是:“唉,家里生了两个,现在累死了!此时,你们对话的重点就能从分享态度进阶到分享信息,双方关系,直也就更拉近了。同样,当以后想问别人“有没有买房”或“有没有女朋友”之类的问题时,你也不妨调整一下,改成:“你觉得现在这个时候投资房子可行吗?”或者:“我觉得女生真是麻烦,有时候还不如一个人呢!”像这样,把态度问题抛出去,对方自然就会聊到我们想要知道的信息。

        注意2:抛砖引|玉,以自我揭短的方式向对方抛出话题。

        在我们聊八卦的时候,很多压力都是来自另一方无意间的炫耀。比如我们想知道对方最近的情感状况,这样的问法就是不合适的:“情人节我男朋友送了我一个新款的包包,我超喜欢!哦,对了,你跟你男朋友最近还好吗?”无论对方有没有收到男朋友的礼物,这样的问法都会让人感觉是在炫耀,无形中给对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方有可能会带着敌意的态度,拉开架势和你比谁的男朋友更好,或是抱持着“你有礼物了不起啊”的心态结束这场对话。但同样的话题,如果你以自我揭短的形式问出来,先试试水,效果就会好很多。

        比如“我男朋友最近总是加班,相处时间很少,我不开心的时候,他也只会用买个包这种方式哄我。我看你男友对你特别用心,你有什么相处的诀窍吗?”

        在这里你先对自我状态进行否定式陈述,让对方感受不到压力。接下来,对方不管是和你聊起她男朋友的贴心举动,或分享他俩的相处之道,抑或是吐露和谐表象下的真实情况,你都可以了解到对方更多的信息,关系自然也就拉近了。

          同样方式也可以问工作状态:“我最近觉得自己的工作没劲透了,可就是下不了决心换工作。我看你干得倒是挺起劲儿,你怎么就能这么上心啊?”只要我们这样问,对方一定会跟我们透露那些平常不太会跟人说起的信息。

        这里的关键,是抛砖引玉从自身讲起,自我揭露而不是炫耀,同时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聊得比较亲热。

        注意3:把问题抛给在场的所有人,而不是特意面向某个人多人聊天时,同一个话题可能是这个人的甜蜜点,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禁忌区,想要避免他人的反感,聊天时要尽量把话题抛给更多的人,那些不想接话的人也自然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压力。而只要我们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共鸣,总会有人接话茬,大家聊开了,自然就会你一言、我一语,更多的信息就出来了。比如,我们想了解一下身边人的婚恋状况可以这么开头:

      “我现在根本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可是父母天天催,你们这些还没结婚的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结婚啊?你们是怎么应对父母催婚的?”这样一问,周围人的婚恋情况基本就清楚了。总之,聊八卦时应以不给对方压力为大原则,做到不索要信息、不炫耀自己、不具体针对,才能既拉近关系,又避免冒犯。

        使用注意

        第二点注意事项“自我揭短”,不是要你说谎话,总不能男朋友明明送了你包包,却故意装可怜说没送,好去套对方的隐私。这种行为,日后一旦被抓到,会留下极坏的风评。

        同时,揭短也并不意味着抱怨,它的意思是要你在同一个现实中(比如男朋友送包包)分享出不同的感受面(他也只懂送包包),好让旁人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也是有亮点、能炫耀的(我男朋友虽然没送包包,但会每天陪我聊天)包,却故意装可怜说没送,好去套对方的隐私。

        常用句型

          唉,我现在觉得找工作好像还是要找自己有兴趣的最重要,你觉得呢你喜欢目前的工作吗?

      委婉礼貌地拒绝对方

        误区想借钱?借多少?生活中,要开口跟人借钱固然很难,但坦白说,要开口拒绝熟人向你借钱,其实也一点都不轻松。面对亲友的请求,没有人喜欢借钱出去,但是也没有人愿意因为点钱就得罪亲友。面对那些我们不想伤感情但又不想借钱的亲友,该如何拒绝呢?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问:“你想借多少?”而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首先,你一开始就把话题的焦点放在“借多少”这个问题上,相当于已经错失了拒绝借钱的机会(对方内心活动很可能是:你如果开始就不打算借,干吗问数额呢?既然问了,就意味着或多或少总能借点呗);其次,除非你问完之后毫不迟疑地拿出钱包,否则你同时也失去了借钱给对方时原本可以收获的人情(对方内心活动很可能是:你居然讨价还价之后才借给我一个打过折的数目,我就算借到钱也觉得受到了侮辱)比如我们演示一下:

          马薇薇啊,最近我手头有点紧,可不可以先跟你借两万?“哎呀,我现在手头也不方便。这样吧,这里有200你先拿去用,可以吗?唉,2000真的不够啊。帮帮忙,看在老同学的分儿上,能不能再多借一点?“那我看看对方内心:现在不管你借不借,我都不会领你这个情了这种无休无止的、不快乐的纠缠,就成了对话中的主要基调可见,一上来就着重“借多少”的应答方式是不对的。毕竟,只要一谈起金额,那么这场谈话的主动权就会落到借钱者的身上,对方的每一次讨价还价都好像是在质问你舍不舍得这么多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钱你觉得我们的交情值多少钱?以上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最难以回答的,说实话钱包吃亏,说谎话良心吃亏,总之都是自己不舒服。甚至在许多情况下,讨价还价之后借给对方,还不如干净痛痛快地拒绝,更能维系双方关系究其根本,这是因为在咱们中国人心里,跟每个亲友的感情或多或少地都与某个具体的金额挂钩。亲近点的,愿意借的金额会多一点;疏远点的,愿意借的金额会少一些。比如,同学借钱,在我们心里顶多1000元封顶,不还就算了;亲戚借钱,大概可以承受1万元,多了自己就会心疼,还得日夜担心人家不还。然而,把这个“情感数额”拿到台面上说,却是一件很失礼、很不讲情感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当一个我们实在很不愿意借钱的人开口来向我们借钱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我们内心对他认定的那个金额,跟他所自我感觉的金额,压根儿不是同一个数字。

          所以,此时一旦你将借钱的重点放在金额上,彼此的关系就已经基本走向破裂。人情变成了讨价还价的交易借钱的双方会在不好意思的彼此纠缠中商量出一个居中数目,可两个人都觉得自己亏了,再加上日后我们不甘心地催钱和他不以为意的拖延,这种本来就脆弱的关系早晚会断裂的。

        总之,将重点放到借钱的金额上,是想要拒绝他人借钱的人最容易走入的误区。

        小诀窍——别关心金额,先关心原因

        遇到亲友借钱,第一步,一定不是先关心“借多少”,而是先关心“为什么”。唯有这样,才能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掌握这场谈话的主动权其差别在于:对于“借多少”,这个话题是落在我们身上;但对于“为什么要借”,这话题是落在对方身上。别忘了,借钱时给我们一个合适的理由是对方的义务。而先问原因,一方面显得咱们重情重义,关心对方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把压力转嫁到对方的身上,更容易采取下一步的举动此时,对方说出的借钱理由也不外乎两种:

        一是救急,比如说家人生病要借钱救命,这个时候我们的态度往往是能帮就帮。如果对方借钱的数额实在太大,借不了那么多,或是压根儿不想陷入无止境的催钱与拖债中,也可以将你认为合适的金额用包个红包的方式送给对方,而原本是想借钱的亲友也不太可能挑你的理。

          二是免息,比如说对方是因为买房、买车等一切购买行为而借钱,目的是为了省去银行利息,把我们当免息并且无限期还款的银行在用。面对这种理由,一旦开始借钱,基本上以后双方的关系就是催款关系不借,反而可能还有一线生机。当对方说出诸如买房之类的借钱理由时,不要马上说“买房啊,不借”这样让人尴尬的话,而是要进一步以关切的态度来确定对方缺钱的原因,比如“买房首付不够啊,理解理解,现在房子的确太贵了。”千万不要傻乎乎地直接问对方,凭什么买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房子,这样显得很不客气。只要我们开始感叹房子太贵,跟对方做出同仇敌忾的样子,对方一定会顺势进一步解释不是自己非要超前消费,而是丈母娘或者老婆逼的,这就间接帮助我们确定了对方借钱的根本原因及压力所在,同时也为提出拒绝理由打下了基础。而探听清楚原因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对方的原因给出一个不借的相似理由,比如“我借钱是因为最近想筹划买房,你看能不能帮我周转周转。”“哎呀,怎么这么巧,我恰好最近也在计划买车,手头的资金压力也很大,想帮你也是有心无力啊此时,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努力攒钱,对方脸皮再厚也不会说“你的美好生活先等等,我的美好生活比较急”吧?再比如“最近老板承诺的奖金一直没到位,生活实在有点困难,你能不能帮帮我“啊?你也遇到一样的问题啊!我们老板也是一样,工资都拖着不发,现在的老板怎么都这样啊!”直接表明与对方遭遇一样的困境,还可以借势与对方一起抱怨老板,情感上也可以下得了台阶。

          这个诀窍的巧妙之处在于:当对方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向你借钱时,对方一定会觉得这个理由本身很有说服力,他人无法拒绝,而用同样的理由来拒绝对方时,他也同样没办法再接着纠缠,或否定你的理由不重要

        使用注意

        这一篇的分析比较多,因为在我们在谈到如何拒绝亲友借钱时,所分享的其实不只是如何说话的技巧,还包括一定程度的人际观与金钱观。当然,对于后两者,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仅供参考,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大可将本篇重点放在对话目标的挑选上。

        另外,希望你做好心理建设,借钱给人从来都不是义务,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肯学习好好说话,把拒绝的话说得好听些,已经是在额外付出了常用句型你最近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我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真抱歉没法帮到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10816沟通-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2(内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