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刘备?

《三国演义》

诸葛亮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刘备?这是由来已久的讨论题目。

当时东汉末期诸侯割据、群雄兴起,尤其在董卓去世之后的几年内,好多诸侯雄踞一方,势力参差不齐,但几个集团的势力都相当。但当时,刘备的势力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赵云”。

当时,刘备没有自己的地盘,到处漂泊流浪,被其他诸侯赶来赶去,几乎没打过胜仗,即使陶谦给了刘备一个徐州,刘备也没守住,很快丢失,被迫依附刘表。所以早期的刘备很可怜,空有一翻志向,但真没有多少成就。当时刘备人已到中年,那种壮志未酬的沧桑感,可想而知。所以,当时刘备也很困惑,我有好多有名的武将,也有几个谋士,为什么我总是不成事呢?

直至后来徐庶的到来,帮助他破了八门金锁阵,成功击退曹仁。这才让刘备知道,自己的队伍中没有高人,所以打不胜仗。但好景不长,徐庶被曹操诓走。刘备才意识到,拼了命也要找个高人,一个高人抵上千军万马。在这种情况下,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而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刘备,真的是因为三顾之礼,感动了诸葛亮出山的吗?非也。诸葛亮整天自比管仲、乐毅,心中早有匡扶汉室、大有作为的壮志。当时,他也需要一个平台。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可供选择的太多了。诸葛亮也是如此。当时军阀割据混战,“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眼花缭乱。到底谁有霸主相?诸葛亮纵览天下大势,肯定比较过无数次。

袁术、袁绍、马腾、吕布等人,均属扶不起的,从后面一败再败的局面就可看出。

当时曹操集团是潜力股,其本人就是一代枭雄,文韬武略,熟读兵法,用兵娴熟,能够以少胜多地战胜袁绍,同时,他济世安民,而且他知人善任,非常敬重人才。总之,曹操当时是最有帝王之相。而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呢?

根据后来诸葛亮行为可看出,他所谋求的不是官阶,不是财富,不是虚名,而是想成就一番事业。也就是说,诸葛亮崇尚儒家思想,他想要的是立德、立功、立言。说得更实际一些,诸葛亮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开创一番事业,而这番事业不一定成王成霸,只要能够名垂青史就行。他不想成为仅仅依附于他人的普通谋士。

所以,诸葛亮最不想去的可能就是曹操集团,因为他去了至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谋士。谋士是没有权力的,谋士的主意,主公想用就用,不用就搁置起来。曹操集团内部人才济济,仅一个鬼才郭嘉,其智谋就不在诸葛亮之下,更何况还有其他的高智商谋士,如荀攸、荀彧、程昱、贾诩等,哪个也不比诸葛亮弱多少。想想看,如果诸葛亮真去了曹操集团,真是进入了“红海”,竞争非常厉害。

同时,曹操本人就是文武全才,德能武备均不在任何谋士之下,这就注定了曹操只是将谋士作为顾问、咨询人员,想用时用,但最终取决于自己的需要。所以,很多时候谋士只是“花瓶”。这也注定后期曹操对谋士连开杀戒。

诸葛亮是何等聪明之人,一眼就看到这一层,他所谋求的不是一般谋士职位,而是想找一个借壳生蛋的地方,能够将自己的平生所学,应用出来。所以他断不可能选择曹魏集团。(未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诸葛亮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