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

昂着它们骄傲、填满热情的头颅,这些向日葵将永恒地燃烧着自己。

从1888年的夏末,到1889年深冬的那短暂的六个月期间,荷兰著名画家文森特·梵高与他所钟爱的热烈之花们,一同点燃了它们脆弱却又有力的生命。

这一组不同凡响的《向日葵》在欧洲,乃至世界油画的历史上,都绝对称得上是一组传世之作。挤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15朵向日葵们,以不同的姿态和相同的炫目,被分别收藏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美术馆,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沉淀,至今仍栩栩如生。不计其数的艺术家们将之奉为珍宝反复品鉴,得出的结论中广泛性地认,这些向日葵们,就是大艺术家梵高本人的形象写照。


01

诞生于阿尔勒小镇的友谊之花


· 等待

保罗·高更是艺术家梵高的挚友,他们相识于巴黎蒙马特,认同且欣赏彼此的艺术与思想。1888年,在法国南部盛开着美丽向日葵的阿尔勒小镇上,孤独的艺术家梵高欣喜地准备着会见友人的作品,这将是一个只有两个人参加的,但仍然盛大的艺术沙龙,他想要亲手绘制12幅盛开的向日葵,用于装点他和高更二人在阿尔勒即将租住的小屋。


他的第一幅作品——在青绿色的背景下,三株完全盛开的可爱向日葵随意地插在上了绿釉的瓷瓶里,向日葵的花、叶与杆都是完全的舒展,散发着期待与友人会面的热烈。

这幅作品被称为梵高《向日葵》组画中的第一幅,“无名”向日葵,现被私人收藏。


在等待友人时间里,梵高根本无法控制自己对挚友与对艺术的双重热情,他在短短一周内,就接连完成了接下来的三幅作品。

第二幅宝蓝色背景的画中一共有六株向日葵,三株在罐中,三株在罐外。这幅画在1945年美军对日轰炸时被毁,是《向日葵》组画中唯一一幅没能留存下来的作品。


1888年8月21日,梵高写给妹妹的信中提到:“此刻我正在画插在黄陶罐里的12朵向日葵花束,接下来我打算用向日葵来装饰我的工作室,除了向日葵,什么都不要。我不介意走远一点,尽管这里不是平原,但是这一辈子我确实没见过真正的山呢。等高更来了的话,我们可以一起远足。”

这就是第三幅画,这一幅画中,向日葵的形象最为逼真,用色也最为奔放。梵高所期望的“友人之屋”里,本应有12位艺术家,却只有高更一人赴约,而他本来发出邀请的12位艺术家,正是他笔下所绘的这12株向日葵。这一幅画中的向日葵,花瓣无一不是张扬的、伸展的、不受拘束的,而花的状态则各不相同,有的正是怒放的时节,有的正在结籽,还有的已经呈将要枯萎之态。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1张图片

《三朵向日葵》 第一幅 美国私人收藏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2张图片

《花瓶与五朵向日葵》 第二幅 二战时毁于火灾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3张图片

《十二朵向日葵》 第三幅 德国慕尼黑


· 共度

梵高在创作完第四幅向日葵的时候,好友高更如约而至。他的第四幅作品中有足足15株向日葵(名为《十四朵向日葵》),是组画中最为著名的一幅。现收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画中花的色彩同之前的三幅变得更加明亮并富有激情。

抵达小屋的高更对好友的前几幅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自己对梵高所创作的金黄色明艳的花朵组合十分喜爱,并给梵高带来了新的颜料和一种黄麻材质的画布。在友人的肯定与鼓励下,梵高用友人带来的画布和颜料创作了第五幅向日葵,这幅作品与第三幅作品相似,但有14株向日葵,象征着在12位梵高所喜爱的艺术家里又增加了梵高本人和他的弟弟。《十四朵向日葵》 第四幅 英国伦敦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4张图片

《十四朵向日葵》 第四幅 英国伦敦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5张图片

《十五朵向日葵》 第五幅 日本东京东乡


· 诀别

就在第五幅画作即将完成之时,梵高与他的挚友高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仅仅共度了九个星期,高更就因为争执选择了永远地离开梵高。再度恢复孤独的梵高,内心充斥着自责与懊悔。带着这份诀别的心情,也因为这仅仅是一幅临摹自己旧作的作品,梵高本人对于第五幅画作感觉很不喜欢。


1889年1月,梵高在对高更的思念中,画了第六幅向日葵,这一次,他在花瓶里插了15株向日葵,一向固执的大艺术家,为了挽回自己所珍视的唯一的一段友谊,在画风上做出了妥协与改变。他消除了一切可能带来现实主义联想的细节,以迎合高更的艺术取向。

他想要把这幅画送给高更,却成为了一个永恒的遗憾——高更从阿尔勒小镇离开之后,两人便再也没有见过一面。这第六幅《向日葵》,即成为了梵高与高更友谊最终的祭礼。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6张图片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第六幅 荷兰阿姆斯特丹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7张图片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第七幅 美国费城

02

永恒燃烧生命的耀眼之花


人们说,这些耀眼的花朵之中,蕴含的是大艺术家梵高自己璀璨夺目的生命。


梵高一生命运坎坷,因此他也一生都挣扎于艺术与时代的套索之中。被压迫排挤在崩溃边缘的梵高就像他所绘的向日葵那样,每每能从接踵而至的创伤中昂起骄傲的头颅,舒展开理想的花瓣。他追求逆境命运中诚挚的艺术,就像向日葵从出生到死亡永恒注视着太阳。向日葵脆弱却笔挺的花茎,对他来说,就是苦难人生里绝不屈服于炎凉世态的脖颈与脊梁。

而以温暖明亮的色彩照耀世人内心的向日葵,是真正怀着对艺术感激与热爱的梵高的灵魂象征,不论是怎样令人失望或难过的背景,向日葵永远燃烧以最灿烂的光芒和最真挚的热量。


1890年,沉浸于失去友情的致命痛苦中的梵高放下画笔,拿起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那些耀眼的向日葵将替他永恒地燃烧,烧着他生命的光与火,在一切他留有气息的艺术的时代里,留下恣意的灼痕。


03

不断遗弃过去、自我批判的孤独艺术之花


“向日葵”这一主题,在油画界其实早有着深远的艺术影响。《向日葵》系列组画,大艺术家梵高一开始是想要创作整整12幅的,而好友高更的到来打断了他的创作,更为遗憾的是,在第七幅作品问世之后,梵高就永远地放下了画笔。除梵高之外,历史上也有其他的艺术家对向日葵这一静物主题进行过出色的描绘。


· 与莫奈相较

与莫奈的向日葵比较,梵高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艺术家,他的作品更注重情感色彩的表达,他笔触清晰有力,用色随意,画面整体给人的热切感与力量感要超出画面本身的色彩丰富度。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8张图片

《向日葵》克劳德·莫奈[法]


· 后人的探索

这样能够表达强烈感情色彩的梵高的向日葵,在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多有后人也在向日葵这个主题上进行学习与创作。


同样是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艺术家张西的作品在色彩的选择上更加温馨,而祝全喜与任霞两位艺术家,在对向日葵这一主题进行创作时,描绘了垂重的花头,笔挺于田园间的花杆。他们的画面风格更加写实,方向更加侧重于田园艺术。无数的新兴艺术家对这一永恒有吸引力的主题反复地推敲与拓展着。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9张图片

《向日葵》张西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10张图片

《向日葵》祝全喜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11张图片

《向日葵》任霞


· 梵高的自我批判

梵高本人也对自己的向日葵,反复地推敲与拓展着。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虽遭受重重打击,梵高仍没有停止对艺术的探索和渴求。他将自己组画中的第三幅、第四幅画作进行了多番的再创作。

在向日葵的籽粒上添加浓重的色点,使得花蕊看起来具有醒目的效果;改用纤细的笔触力图表现花盘的饱满和纹理的婀娜;以更加简练的手法作画……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12张图片

《篱笆旁的向日葵》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


对梵高来说,没有任何一幅作品是他“已完成的艺术”,有的,只能是无数次被遗弃、并在遗弃之后再度成长的自己。被一幅又一幅抛弃的向日葵仍以积极的色彩望向世界,就像被一次又一次推翻的过去的自己仍以饱满的热情追求艺术。

他以一种近乎残酷的自我批判,完成着自己在艺术造诣上一次又一次的进化与蜕变。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13张图片

《碗中的向日葵 玫瑰和其它花》文森特·威廉·梵高[荷]


组画《向日葵》,是对生命力的热情歌颂,对苦难人生以积极态度面对的情绪传唱。可以说,它是梵高创造出的,值得人类永远铭记的,对于生命艺术的变幻莫测的礼赞。


它充满力量的的色彩将永久陈列在与之迸发的热烈所不符的静物馆里,但它使命一般地,将为每一个来访者,注入对艺术与人生最深切的思索。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清华艺考培训机构-鲸腾美育画室(www.myjingteng.cn)招生电话:18500205239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_第1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_品味 · 燃烧的《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