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丨人际关系的烦恼来源于关系混淆

这是得到APP《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三模块——关系的第二篇课程笔记,上一篇课程笔记:《自我发展心理学》丨用关系视角看待问题 ,我们学习了关系的角色,让我们能够看清楚在人际交往中的关系期待;听清了关系的语言,让我们能够知道关系沟通中他人的话外音;了解了关系的互补,让我们知道了在系统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关系中不知不觉的达成一种平衡状态。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固定的实体,而是关系的产物。自我发展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如何创造新经验,转变成为一个身处关系中的人构建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而我们人际关系中的烦恼很多时候深究原因都是因为关系的混淆,比如说我们经常会被他人的情绪影响,活在他们的目光中,而忽略了自身,也让我们常常感到烦恼。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身处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这种关系不是一种自主的,有选择的,但又能为自己负责的关系。我们内心混淆了这两种关系,常常会把前者当做我们的感受,而看不到后者。

《自我发展心理学》丨人际关系的烦恼来源于关系混淆_第1张图片

今天这篇课程笔记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关系的混淆,关系的混淆主要分为两部分,感觉的混淆和责任的混淆。

感觉混淆:不安全依恋

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底层动力就是情感。依恋是我们最强烈的,最基本的情感,比如孩子和父母之间强烈的情感联系。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一般都是跟着妈妈睡,两个人共呼吸,心跳连着心跳。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跟孩子之间有很多亲密的互动,比如孩子看着妈妈,妈妈回看孩子。孩子冲妈妈笑,妈妈也冲着孩子笑,这时候孩子和妈妈都会觉得温馨。

依恋既能把安全感传递给孩子,也能把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之间有了矛盾,吵架了,妈妈带着不好的心情去照顾孩子,即使她尽力的去掩饰逗婴儿笑,婴儿还是可以看到妈妈的不安因此会感到紧张。他就会去寻找爸爸在哪里,好像在找一个可以安慰妈妈的人。等他再长大一些,他就会把妈妈的焦虑当做自己的问题,并因为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妈妈的焦虑,而深感自责和苦恼。当沉浸在妈妈的感情里,他就分不清什么是她自己的情感,什么是妈妈的情感了,自然也就没法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心理学》丨人际关系的烦恼来源于关系混淆_第2张图片

如果父母的问题,尤其是母亲的烦恼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那我们就很难再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就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技能。因为习惯了观察别人的情绪,这种不安全感很容易让我们对别人的情绪敏感,无论是家人还是同事、朋友。当感觉到不安全时,孩子就会靠近母亲,使得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从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情绪,感受,需求,欲望等等。

感觉混淆:三角化

所谓的三角关系,就是当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同时引入第三者,来减轻他们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更稳定。比如我们学生时代的死党密友通常都是三个人,《哈利·波特》里也都是三个人组成的好朋友。三角关系本身不是问题,它是一种正常的人际现象。因为两个人发生矛盾和分歧时,第三人常常可以起到调节双方的作用,自然另外两个人的情感张力就会减弱,三人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平衡。

今天所说的三角化问题,很多时候就是所有精神疾病的本质,以家庭为例,夫妻之间产生矛盾,他们就会通过孩子来贬低对方,比如妻子跟丈夫说,看看你家孩子,今天又惹什么祸了。丈夫又会对妻子说,看看你教的儿子成绩这么差。双方看起来都是在指责孩子,但其实都是在指责对方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对家庭不够投入,但是孩子是不知道的,他们就会以为是他自己的错,才让爸爸妈妈生气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是被三角化的一方。

被三角化的人很容易就会产生很大的情感压力,他们就会因此产生防御性的隔离,扭曲我们的情感,内疚和自责。在三角化中,我们如果选择站队一遍,我们就要顺从那一边,压抑对另一边的感情,甚至愤怒,我们表达的不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被站队那一边借用的工具。

三角化最大的问题,就是固化了我们的某个角色,让我们没有办法自由地表达我们自己的情感、想法和立场。我们没法逃离这种关系,只好通过疏离或者扭曲自己的情感,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如果你是正在把别人三角化,那你就要注意,不要把别人当做缓解矛盾的工具,有些冲突和矛盾需要你去面对,你必须去面对。而如果你是被三角化的一方,你也需要重新回到两人关系。你可以跟关系中的每一方讲:我很想跟你们保持好的关系,可是我不想卷入你们之间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之间的关系。无论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无论你多么关心战争的双方,这都不是你的战争。

《自我发展心理学》丨人际关系的烦恼来源于关系混淆_第3张图片

责任混淆:都是你的错

在真实的关系里,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逃避自己的责任,觉得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在主导着关系的结果。所以,我们会试图通过控制别人来解决关系的难题。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责任混淆,认为都是对方的错。我们很多生气,愤怒,抱怨的背后都有指责的身影。这些问题如果从关系的视角来看,我们就会看到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中的各方相互配合,才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

当我们从个体视角出发时,常常就会导致因果思维,因果思维又导致了对错思维。因为事情有因有果,我们就难免要去追究对错,追究谁是不美满结果的第一原因,追究谁应该为结果负责,因此冲突也就因此产生了。对错思维的本身也是在塑造关系,比如好人与坏人,施害者与受害者等等,塑造的就是一种对立关系。

之前我们讲过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我们不去改变我们的想法,而要世界、自己或者他人顺应我们的想法。纠结对错就是关系里的应该思维。我们在纠正对错的过程就是在维护应该思维,是想让别人的想法屈服于我们自己想法的企图。有时候,我们能够容忍这种差异,那我们就会变得更灵活,有更多处理的空间。可是如果我们不能容忍这种差异,那我们就会在对错的争论中拼命防御,而最终受伤的,是关系。

虽然我们有时候不会直接说都是你的错,但是我们暗地里都会从关系的语言来解读,用各种方式来表达“都是你的错”。比如说,有些人会说:“我觉得我们是要改变,可经常我改变了,他却不改。”这是在说“都是你的错”;有人会说:“我跟别人沟通都好好的,就是跟他说不通道理。”这还是在说“都是你的错”。遇到这些话的时候,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自己说:“他改不改是他的事。我能不能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我怎么做,这是我唯一能控制的事情。”

只有当我们回到自己,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而不去纠结对方的行为,这才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办法。只有我们的思维挣脱了互相指责、推脱责任的死循环,我们的关系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责任混淆:都是我的错

如果说,“都是你的错”说的是我们要求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逃避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责任,那么“都是我的错”说的就是我们想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承担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生活在不必要的内疚当中。心理学里有一个流浪猫效应,讲的是一个善良的女士,每次见到流浪猫就会把流浪猫接回家,于是她的家很快就变成了猫窝。她一边在家养猫,一边抱怨自己的生活被猫毁了,但是扔下猫又于心不忍,预计就成了猫奴。

《自我发展心理学》丨人际关系的烦恼来源于关系混淆_第4张图片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要警惕我们的好心是否突破了边界。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这是我们帮助他人的边界。就像两个鸡蛋,都带着自己的壳,你再想跟别的鸡蛋亲近,也只能期望成为“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而不能期望成为“同一枚鸡蛋”。如果挨得太近,容易鸡飞蛋打。边界思维也是我之前在国庆期间更新的一个人生算法:人生算法之边界思维  。

如果说“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所产生的情绪是愤怒。那么“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所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这两种责任混淆是两种镜像思维,他们总是成对出现。比如在感情里,如果一方总是指责另一方,而另一方总是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总有一天,这样的关系也会崩坏。

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跟他们也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们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们自己来做,无论他们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说到底,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为了避免与“都是我的错”这种责任的混淆,我们应该划清跟别人的边界,“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

通过上面的感觉混淆和责任混淆,我们讲了关系中四种我们常常会混淆的问题,认清了这些混淆,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处理。关于如何去处理这些混淆,我们将在下一个课程笔记进行解读,敬请期待,感觉每一个阅读到此的你,祝你也能看清人际关系中的烦恼,更好的去应对,收获一个良好的关系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丨人际关系的烦恼来源于关系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