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 Guan读-依恋关系

#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儿童依恋类型与成人依恋

婴儿早期的依恋类型,是他们与依恋对象/母亲互动当中形成的,是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方式(无论是不是安全型),曾确保他们「存活」下来,所以会在后来的人生中,持续使用它。

所以婴儿与母亲的依恋类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成人后与他人的依恋模式;同时又与其父母自身的依恋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让我想起读「精分」时弗洛依德说,人们总是在重复自己的童年,人类又总是在重复种族的早期。

1. 幸福的人大体相似,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安全型依恋」,基本上是单一的模式,婴儿和照看者互相调谐,产生稳定的期待,自己的需求会有恰当的回应;不安全的个体,则各有各的成因,照看者或是拒绝的,或是无法预期的,或是让人害怕的。

2. 婴儿对在外世界、人际关系的认知,对自己能得到的回应、产生的对世界的影响,这些知识以内在的方式存储下来,叫做「内部工作模型」

在反反复复与依恋对象的交互当中,他们逐渐知道自己做什么对方就会有什么反应/或没有反应,哪些行为是可以期待的/或不可期待的;这些想法又影响他们的行为,是否能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能否表达需求、是否被情绪淹没…

3. 相对健康的个体,其模式是有弹性的,新的体验,可以修正旧有的模式。不安全型的模式则更倾向于刻板、保守——这种保守,在早期被婴儿用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当下越是感到安全,越能接受改变;当下越是恐惧,越是只敢严阵以待。

这在咨询中简直像是「灾难」吧?越是不安全,越渴望改变、需要改变,可往往对他们来说,改变本身就太可怕了。

4. Mary Main把「婴儿特定依恋对象」的依恋模式,扩展到「成人不特定对象的依恋模式」。

婴儿-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的依恋关系,与个体-他人的依恋模式,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时,又和他们的父母(作为成人)的依恋状态,也有相关性。依恋模式不仅有时间上的持续性,而且在代际间传递。

——俗称,原生家庭的影响。

5. 但,所有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都无法长成安全型的成人吗?是否所有不安全依恋的父母都无法养育出安全型的孩子?

的确有不容忽视的相关性,但也并不绝对。即,也有一些不安全的婴儿最终长成了安全型的成人,不安全的父母有了安全型的孩子——书的后面称之为「挣来的安全」

Main引入「元认知」概念,填补了这个缺口,强有力的元认知能力可以消除不良的依恋体验。

6. 用两个例子尝试理解「表征」和「元表征」,「认知」和「元认知」:

* 一个人说「我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时,他表达的其实是,「 我认为我是一个这样的人」。那究竟是不是这样?——可能其他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两者同样具有「真实性」;
* 当一个人说「我妈特别生气的时候」,Ta可能要表达的是,「当时我妈就生气了,我特别害怕。」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3 Guan读-依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