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希鲁鲁克 源自:植物之旅(ID:plant_tour)
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inn.)蔷薇科悬钩子属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是一个吃货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如果你看了我们上一期关于蓬蘽(péng lěi)的介绍,放下手机,离开沙发,打算和小伙伴出门去体验这自然赠与的美味时,你会发现在蓬蘽丛的附近,有时会长着另外一种可疑的食物植物。
吃货的第六感让你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这是一种灌木、浑身长有柔毛和稀疏皮刺、紫色的小花有五枚花瓣,虽然还看不到典型的聚合果,但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人怀疑它悬钩子属的身份。
恭喜你,已经学会举一反三了,它就是我们今日主角,茅莓。
认识茅莓
悬钩子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遍及全国,但以长江以南地区种类较为丰富,西南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而各种悬钩子的果期从每年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地理分布广,时间跨度长,如此兢兢业业,难怪会这么火。
so,错过了第一批覆盆子不要紧,还有第二批来填补你空虚的胃,但前提是你要认识它们。此时,你会对“知识就是力量”、“理论结合实践”这两句话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反复的学习和观察,这也是这几年观察植物、探索自然的科学活动在小学生中非常流行的原因。其实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为什么要让小学生独享这份快乐。)
不啰嗦了,让我们来看茅莓长什么样子。
整体形态
茅莓是一种蔓生灌木,茎、叶柄、花柄、花萼外面上布满柔毛和稀疏小刺。花期5~6月,果期7~8月。
叶
茅莓为复叶,有3-5片小叶;托叶线形;小叶片略成菱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锯齿,叶被密披灰白色绒毛,用手摸上去略毛茸茸的。
叶柄基部长芽,上部只有一个叶片,叫单叶;上部有好多叶片,叫复叶(注意:复叶上面的小叶绝对不会长芽)。
托叶的使命就是保护叶片,在叶片逐渐长大后,托叶要么脱落,要么宿存、要么变成刺或别的东西,继续承担保护叶片的使命。
花
茅莓的花属于伞房花序,萼片披针形,外部密披柔毛;花瓣卵圆形,粉或紫红色;雄蕊排列紧密,包围着中间的雌蕊。(图示为茅莓的一个变种,腺花茅莓R. parvifolius var. adenochlamys,与原种区别为小枝、花柄、花萼等布满紫褐色腺毛。一般人可不必深究。)
果
吃货们关心的果实是最重要的,悬钩子属标志性的浆果状聚合果。果实略小,但秉持着悬钩子家族的优良传统:酸甜多汁、营养丰富。
蛇莓:我不是悬钩子家的
在江南这个季节外出,除了会看到蓬蘽、山莓等悬钩子家的成员顶着红色的聚合果外,还经常会看到另外一种结着红色果实的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蛇莓属于蔷薇科蛇莓属家族,和悬钩子差的有点儿远。经常有人会觉得蛇莓果和蓬蘽等悬钩子属的果实有点像,其实凑近了看二者气质明显不同。
看上去你就不会想去吃它,即使吃了也没关系,正常人尝一口就会给吐了,因为它很难吃。虽说蛇莓有小毒,略尝一口也没关系,远未达到中毒的剂量。关于蛇莓的毒性,我们来看下大医学家李时珍是怎么描述的。传内服蛇莓会毒死人,李时珍便亲口进行尝试。后来他总结自己服食蛇莓的体会时说:“俗传食之能杀人,亦不然,之发冷涎耳”。所以,吃货们尽管放心,不用过于担心误食。
不过蛇莓虽然不能吃,对人类还是十分有用的。在中国知网搜索蛇莓(现在知网应该人尽皆知了吧),你会发现许多关于蛇莓的文章,有关于药理分析的、抗肿瘤的、园林应用的等等,看上去很受大家欢迎。
植物小课堂
为了让小伙伴们在放松身心、探索自然时,还能顺带发现一些好吃好玩的植物,此处插播一些关于植物学的小知识。
一个开花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前三个属于营养器官,用来吸收、制造营养物质,负责植物长高长大;后三个属于繁殖器官,用来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负责植物繁衍后代。
观察植物一般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先观其整体形态,如乔木、灌木、藤本等;再察其各个器官,其中又以繁殖器官可识别性最高,而根部一般可直接忽略。
我们在野外识别一株植物时,通过观察营养器官(如叶片),通常可以将其鉴定到科、属的级别;如果想鉴定到种的级别,观察繁殖器官是最可靠的。(还记得初中生物学的生物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吗?)
结束语
野外的茅莓有不少目前还处于花期,对吃货来说虽略有遗憾,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观察从一朵花到果实的神奇改变。
就像我前几天曾在一株开花的拐枣树下呆了半晌,观察它那代表了自然界极致秩序的花序轴,而拐枣的果序轴(可食用部位)却呈现出一种无序的混乱。
从花序到果序,从有序到无序,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观察这种变化的过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抑或是仅仅为了收获一份纯粹的快乐?我们下期会继续关注拐枣,里面有吃货们最想知道的答案。
End
选自微信公众号:植物之旅(ID:plant_tour)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