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仁读译】:“学生毕业问题”

竺校长抗战西迁日记(连载第1273天)

1943年7月11日(日)遵义,晨晴,22°,下午最高30°。

  晨五点起。七点,叶左之来,为史地系学生毛汉礼等十三四人毕业事,他们的经济、政治等必修课未完成,主任张其昀(已去美国)曾告诉他们可以用其它课程学分来抵。而叶接管系务,并不知此事。既然系主任有言在先,且学生所修学分均在132分以上,经与教务处张荩谋商量,决定准予毕业。

        晤方杰人神父,他将于月底赴渝,以《中国名人集·徐光启》交我阅,乃故事体裁,由潘公展委托编撰。回寓,医务戚美英来。又郑晓沧来,决定聘请他为研究院院长。

        数学系学生胡钦训及秦元勋来见。秦为贵阳人,本届毕业生中平均成绩最高者之一,此生体格亦佳,性又温厚,实为难得之人材也。

  午后睡一小时。三点至柿花园一号洗浴。然后参加教育学系欢迎郑晓沧之大会,到黄羽仪、李相勖、王欲为、周淮水及陈学悯及教育系学生王丽、周惠卿、俞宗暖、朱政、孔宪祥等。会议由魏春富主持,聘晓沧为教育系主任。郑晓沧发言,讲从浙江龙泉过来,沿途之艰难困苦及人生之乐趣。五点散。

  晚田德望来谈。又刘操南来。

  阅钱琢如著《甘石星经源流考》 一书。

      (遵义湄潭,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应该去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贵州雨仁校友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共同感悟求是精神。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西迁情_求是心】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仁读译】:“学生毕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