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何谓恶(《论语》里仁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第4节。如果立志于要去做个仁者,就不会有恶言恶行了。且不说志于仁到成为仁者还有很大的距离,志于仁就能无恶也,那仁也太简单一些了。就是这个,难道也只是指做恶事吗?

要理解这里的恶,我们还是先从佛教的苦说起。佛教四圣谛:苦、集、灭、道,苦谛放在第一。苦是什么?佛祖罗列并穷举了人类所有的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称谓八苦。

生老病死,人的生死规律,佛把人的一生定义为苦。然后是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喜欢的想得到,不喜欢的想逃避。为什么会苦啊?因为得不到、逃不了。

所以佛把苦的根源解释为:五蕴炽盛!什么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对了,就是人的神经系统,人的认知外界的途径,人对外界的欲念。

五蕴炽盛,人之欲望强烈。好的想常住,坏的想常避。但世界无常,好的不得常住,坏的又常常出现,欲望总是不得满足,于是结论说人生是苦的。

人的欲望源自人的本能,佛称之为无明。最开始人之本能只为人能更好地生存:香甜可口是为使人有效识别有营养的食物,怕高怕黑怕痛也只为能及时躲避伤害。

然而人类有了智慧,本能演变成了欲望。香甜可口只为口腹之欲,怕高怕黑怕痛只为生活安逸,渐渐变得与生存无关。食能果腹却仍渴望美食,安全无忧还奢望着享乐。

欲望如人心中爬虫,在扰得人心欲求不满中,吞噬着人心,让人痛苦不已!

个人以为佛教把人生定义为苦,失之偏颇,有些武断。人的欲望源于本能,是一种美好的事物,酸甜苦辣,让人生如此丰富多彩。虽然有欲望不满的痛苦,但也有欲望满足之时的快乐。

基督教说亚当吃了智慧果而变恶。人因智慧使本能演变成为欲望,人心又被欲望所驱使,失却了人之初的善,有了不和谐,孔老夫子称之为恶。

里仁成圣之道,便是走无恶从善之道,让人心脱离欲望的束缚,重归纯善,让人的智慧上升为战胜自我的大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78、何谓恶(《论语》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