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feat of the Schools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我们中小学的时候,体育老师家总是有事,所以体育课老是被取消,要么换成语文课,要么换成数学课。而我们学校就更过分啦,音乐课、阅读课通通要“靠边站”。当然,这不能作为我阅读能力不强的借口。单纯地吐槽一下这样的教育模式而已。

“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总是致力于叙述和讲解,想为学生建立一整套知识体系,而学生则坐享其成。我就不能理解,为什么教育家们总是喜欢要学生在不适当的时间看不适当的书,并且坚持要学生以不适当的方法念书。他们自以为是地把书中的大意一一解说给学生听,把全书内容概括成一些要点,以便于记忆,在讨论时也只是围绕这这些要点转。

      这样一来,学生们被剥夺了欣赏生动形象和诗意的乐趣,并且养成了那种书呆子气的阅读和思想习惯,一辈子受其羁绊。不管什么读物都只想概括出要点,并且用公式化,概念化的方式来表达,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传统的教育方法使得许多人不懂得怎样阅读。

      在未受到这种陈腐教育的濡染以前,人们的读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在寂静的专注中,使自己的整个身形沉浸在书本之中,全心全意地享受它,领略其中所蕴含的智慧,无须别人的指点,也不必去费心概括要点。只有在经过自己的阅读之后,才去听听教师的讲解,评论或开展讨论。否则教育就等于取消个人的阅读和思考,专门灌注一些现成的分析与结论,学生们捧着这些如出一辙的观点,却自以为读懂了那本书。

      更糟的是,教育家和某些人士一提起教育,就自负地强调教育的特殊性,认为非古籍经典之类,不能充当教科书,不念过这些书,就不足以表示受过教育。他们否认带有普遍性的生活经验所具有的教育作用。”这么有深度的文字,应试教育下的我是绝对写不出来的。这是哈罗德·泰勒在《阅读的艺术》中提到的。我感觉跟本篇文章的内涵十分地契合,于是就拿过来跟大家分享。

就像李老师曾经在课堂上提到的“经历”对于学习英语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在经历中去体会,去感悟。这种道理同样适用于阅读——在寂静的专注中,使自己的整个身形沉浸在书本之中,全心全意地享受它,领略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岂不美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The Defeat of the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