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西游记变假了,是我们长大了

不是西游记变假了,是我们长大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昨天朋友分享了一篇知乎上的文章,叫《他可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文中八戒问:猴哥,为啥当年你大闹天宫无人可挡,如今却打不过那些天上来的妖怪,可是怕了?孙悟空没理。晚上八戒却意外的发现猴哥在跟金角大王吩咐明天怎么抓唐僧。第二天沙和尚惊慌失控的大叫:大师兄,二师兄,大事不好了,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八戒听了淡淡的说:怕什么,他可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故事嘎然而止,似乎是引人深思,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吴承恩是想表达孙悟空怕了吗?或者孙悟空真的有那么复杂吗?以前也有很多西游记的续写或者分析,有的说西游记太假,有的说孙悟空打不赢就是怕了关系户。可是西游记是我们童年的记忆,小时候看的时候,我们从不会想这么多,我们只是觉得孙悟空机智,勇敢,也会幻想自己是孙悟空,拿个小木棒随便舞。这才是真正的孙悟空吧,我们记忆里的孙悟空。

每年暑假都会播西游记,小时候是我看,现在是妹妹和婆婆,每天都能听见:“又降伏了几个魔,又降服了几个妖……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而她俩也都笑呵呵,时不时还讨论一下。最单纯的是小孩,最不惑的是老人,看电视就是看电视,孙悟空就是那个孙悟空,想那么多干嘛。而我们是处在这两者之间的复杂年龄段,不是西游记变假了,只是我们长大了,心思变得复杂了。

网上也有说被哆啦A梦骗了这么多年,因为它的手一直是拳头状,那么它是怎么拿起东西的,各种不合理都出来了,也有人说大头儿子不是小头爸爸亲生的,是隔壁王叔叔亲生的。只是亲爱的,那只是动画片,小时候看你会想那么多吗?你不会,所以不要用较真的眼光看动画片,它不是给你看的,你已经不懂它了,动画片还是那个动画片,只是我们不在是当初那个看动画片的孩子了。

一直喜欢宫崎骏的作品,很暖很暖的故事,《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天空之城》……豆瓣的评分都很高,好评如潮。我记得当初看《千与千寻》也不懂为什么她爸爸妈妈会变成猪,日本网友也对这段内容很是好奇,于是亲自写信给动画工作室吉卜力,问了三个问题,千寻的父母吃什么变成猪?为什么会变成猪?为什么千寻能判断一群猪里有自己的父母?没想到宫崎骏竟然亲自回信了。

回信中指出,动画中并没有刻意说是什么食物,看起来像鸡肉,只能理解成“异界不可思议的美食”,暗示“等待着迷途人类的陷阱。”至于为什么千寻最后能在一群猪中,判断其中没有自己的父母,宫崎骏的回答是“千寻并不是因为有特殊能力来辨别父母与猪,而是这个10岁小女生在历经无数的危机,获得生命力后,自然而然地就能做到。”绝望中又有希望。让你分分钟觉得回到童年,干净美好。

在看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作品《人间失格》时和朋友分享感受,朋友说日本十个忧伤的民族,看那本书的确觉得很害怕,我行走在这人间,没有灵魂,只有皮囊。带着不同的面具,不知道那个是真实的我,写着最真实的世界,让人害怕的人间。

人与人相互欺骗,却又颇为神奇地毫发不伤,相安无事世间;我开始隐隐约约地明白世间的真相了。它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斗,而且是即时即地的争斗;我越是辩解,人们就越是不相信我,所遇之人,每一个都在提防我。

失格的人间,成年人的世界,在一个孩子眼中可怕的人间。也突然害怕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让自己变成失格的人。

可是看到关于宫崎骏的资料,又会觉得不应该,这个忧伤的民族,有这样经历的人怎么没受影响?反而作品都有精致细腻的画风,写出这样唯美奇幻的故事。宫崎骏出生于二战期间,童年母亲患病,缺少母爱,他的动画之路,更没有一帆风顺,初期的作品一直受到冷落,有人还这么评价:宫崎骏的作品充满了一股泥巴味儿。好不容易有点起色,母亲去世,如今八十多了。

可是如今八十多岁他还是用这样治愈系的动漫感染着我们,如此看来年龄、经历、周围的世界与心境、单纯没有必然关系,不管人间是否已经失格,不管这个民族是否忧伤,希望我们的心底都留有一份单纯,一份真诚,一份坦然。


用善意的心情去理解别人的话,会让世界单纯美好容易。世界如此之大,我却能幸运地遇见一些人。

                                              ——《千与千寻》

都说越长大越孤单,我们没有了动画片中的朋友,生活中对我们好的人总会觉得他有什么目的,我们这个年龄,不再单纯,也没有到不惑之年,的确很复杂,只是希望我们可以不忘初心,在内心深处多保留点善良、单纯,少点算计,少点套路,相信世界如此之大,我们能幸运的遇见更好的人。

不是西游记变假了,是我们长大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是西游记变假了,是我们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