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

老公的部门老大老苏毕业于清华,高材生,按照老公的说法,此类学霸,完全不会在乎小孩是不是就读于名校,因此也不会在意学区房之类。可是万万没想到,在他们老大夫人的潜移默化下,老苏成功被洗脑。去年部门聚餐,老苏喝多了,抓着我老公他们一个劲苦口婆心地教导:“学校很重要啊。虽然读好的学校,不一定有好的人生,但是读不好的学校,一定没有好的人生。我现在就后悔当初没让儿子上私立幼儿园。前车之鉴,你们一定要上好的学校啊。”今年老苏儿子上小学,他们一家毅然决然搬来了闵行租房而住,就是为了儿子能上私立小学。而他们家闸北的两套房,自住的一套空关,学区房的一套出租。9月份开学不久,老苏跟我老公感慨,“一交完学费我就没钱了。”我老公很是惊讶,这小学一年级能要多少钱啊。一问才知,一年学费15万,怪不得没钱了。

这让我想起我家小孩今年报名上幼儿园的情形。当时我们小区里有一个妈妈群,进入之后才发现,妈呀,这整一帮子鸡血妈妈啊。虽说我们小区对应的公立幼儿园属于二级幼儿园,师资和教育水平都还可以。但是这些妈妈们全然不放在眼里,早就瞄准了私立幼儿园。其中一家每月学费8000元的幼儿园特受青睐,可惜门槛较高,报名者又太多,很难进去。而其他普通的私立幼儿园,每月学费也要4000左右,但是家长们还是趋之若鹜。我跟老公对小孩教育一向顺其自然,因此只选择了公立幼儿园。

在上海,除了私立学校吃香,各类培训班也是红火得不行。一方面是家长们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是教育出了问题。我有一个同事,上海土著。有一次她跟我说,她两个女儿每周六的培训支出是1000元。我说你真有钱啊。她说这算什么,她一个亲戚,家里是真有钱。女儿考上了上海小学(上海名校),一年的培训支出是15万元,因为培训老师都是名师,我不经咂舌。上海的小学,平时下午2:30就放学了。这么早,家长们都还没下班。因此很多孩子就只能报补习班。久而久之,很多知识学校就不教了。比如拼音,直到今年,上海的小学才恢复教,因为学校都默认学生在外学过了。现在,上海的早教班培训班遍地开花。便宜的如画画,一年两三千,贵的如英语,一年一两万,这还是幼儿园阶段。随着年龄的上升,课程的阶段会相应提高,收费也会随之增长。而在以前,上海有很多少年宫,少年宫里有很多培训,收费都很低。但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完全把教育当做产业来做了。

中国历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结。家长们为了孩子,往往不惜投入巨资,但他们又是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让孩子未来进入名校(此处仅指大学)?进入名企,获得高薪?挤入上层社会或至少保持在中产阶层?这些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来概括,就是孩子未来能赚更多钱。但是,教育的目的仅仅是赚钱吗?读了名校出来就一定能赚大钱吗?

如果你问家长,未来你希望你孩子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能健康快乐自食其力。我很少听家长说我希望我孩子将来能赚很多钱。但是,我们现在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培训,大多都是功能性的,是术的层面,对孩子身心和品格的塑造,是非常欠缺的。举个例子,我们曾租住在打虎山第一小学(上海名校)附近,一次早操,他们学校教导主任训话,说XXX和XXX目无法纪,无法无天。我们想这是犯了什么事,居然用这么严重的词。继续听下去,原来是一次看电影期间,有两个学生跑出去买东西吃了,这算无法无天吗?教育要给与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们身心自然的发展。另一次,我一个客户跟我说他们全家正在办理移民,我问为什么。他说他们女儿在读XXX小学(也是一所好学校),一次老师问了个问题,她家女儿因为喜欢听外公讲历史,因此很高兴地举手回答且答对了。可结果非但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还被批评了, 因为她说了自己的想法,而非照本宣科。他女儿为此难过了好几天。经过这件事,他下定决心全家移民澳洲。

我们中国古代的教育,德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才。但现在全部反过来了,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应试。富裕阶层为此移民了,中产阶级却还在死命争夺,目的无非是捍卫自己的阶层。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今日中产阶级所死死捍卫的,焉知不是惠施梁之相位呢?

真正的教育,绝不是名小学名中学名大学这么简单,也绝不是培训班的琴棋书画这么表面。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家长以身作则,积极向上,言传身教而潜移默化。真正的教育,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我相信,一个良好的家庭,就算不上名校,就算孩子未来不会大富大贵,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