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文章首发于唧唧堂网站www.jijitang.com
解析作者 | 唧唧堂心理学研究小组:苏嘉莹;审校编辑 |Ernest
本文是针对论文《模仿他人会改变自我(Simulating other people changes the self)》的一篇论文解析,改论文于2019年发表于《实验心理学(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上,研究者包括Meghan L. Meyer,Zidong Zhao和Diana I. Tamir。
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系列个人化的记忆以及人格特质,它们共同定义了“我们是谁”。我们关于自我的知识(self-knowledge)在我们的知识结构中具有优势地位,对我们而言是一类特殊的信息。社会心理学认为,来自外界环境的信息,尤其是个体与他人的交流,会改变个体与自我相关的知识。但外部资源并不是促使自我改变的唯一来源,本研究将探索想象(模拟)这一内部过程是否足以改变个体与自我相关的知识。
人们通过会依靠与自我有关的知识来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一过程被称为模拟(simulation)。人们在模拟与自身相似的他人时更有可能会利用与自身相关的信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认为,知识具有可塑性(knowledge malleability),考虑新的信息可以改变已有的知识,且情境和语义的知识都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基于模拟以及知识的可塑性,本研究认为人们会受到模拟导致的可塑性(simulation-induced malleability; SIM)的影响:如果情境和语义记忆易受到事件发生后信息的影响,且模拟他人必须考虑与自我相关的知识,那么在模拟过程中,有关他人信息可能会整合进个体关于自我的知识中(即,模拟他人会使个体变得与他人更相似),且SIM的影响可能会在模仿与自身相似的他人时最强。虽然SIM的假设与知识可塑性观点是一致的,但也有研究者指出,自我是“特别的”,关于自我的信息的编码和储存的程度都更深入,这样的信息更不容易改变。
个体在模拟他人的过程中也会获取与自我有关的知识,那么这一过程对与自我有关的知识有怎样的影响呢?本研究将通过8个实验,用多种方法探讨模拟他人是否会改变多种与自我相关的知识。研究1考察了SIM对情境记忆的影响;研究2a和2b考察了SIM对特质类知识的影响;研究3排除了可解释SIM的一种替代性机制;研究4a和4b检验了SIM在模拟完成的24小时后是否还存在;研究5通过考察个体的语言使用检验了SIM是否会在自然情境下存在;研究6考察了对社会联结的渴望是否会影响SIM。
研究方法与结果
研究1:情境记忆
被试:研究1有185名被试(116名女性,Mage = 41.35,SD = 12.47)。
程序:(1)基线自我:被试首先被要求回忆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并在连续的量表上对每个经历进行评分(如图1)。(2)目标:被试需要想象两个目标人物(“一般美国人”,与自己相似一个朋友)在这些经历中的感受,并进行评分。被试回忆的42个事件中,14个(积极和消极各一半)与相似他人匹配,14个(积极和消极各一半)与一般美国人匹配。(3)任务后自我:之后,被试被要求对基线时的经历再次进行评分。(4)感知的相似性:最后,被试需要对两个目标人物与自己的相似性进行评分。
主要结果:研究者为每段记忆计算了基线相似性(评定的基线自我与目标人物的差值的绝对值)和任务后相似性(评定的任务后的自我与目标人物的差值的绝对值)。基于这两个值分别生成了与相似他人和一般美国人的基线以及任务后相似性。2(目标:相似他人,一般美国人)×2(时间:基线相似性,任务后相似性)重复测量ANOVA表明: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任务后的相似性高于基线的相似性;目标的主效应显著,被试与相似他人的相似性高于与一般美国人的相似性;目标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相比于一般美国人,模拟引发的相似性的提升在相似他人中更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检验发现感知相似性对SIM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研究2a:人格特质
被试:研究2a有180名被试(106名女性,Mage = 36.92,SD = 12.97)。
程序:研究2a程序与研究1相似,但有以下两点不同:一是研究2a中需要被试对特质的效价进行评分;二是研究2a中的两个目标任务分别是与自己相似的朋友和一个具体的一般美国人(Walter Cronkite)。
主要结果:研究2a重复了研究1的结果。ANOVA分析显示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任务后的相似性高于基线的相似性;目标的主效应显著,被试与相似他人的相似性更高;时间×目标的交互效应显著,模拟引起的相似性在与被试相似的他人中更强。与此同时,线性混合模型发现感知相似性对SIM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研究2b:身体特质
被试:研究2b有201名被试(105名女性,Mage = 36.19,SD = 12.58)。
程序:与研究2a有以下四处不同:(1)研究2b中不相似的目标换成了与被试非常不相似的目标:帝国大厦;(2)被试需要对自己外在的身体特质进行评价;(3)被试对自身的40个身体特质进行评价,其中20个与相似他人匹配,20个与帝国大厦匹配;(4)被试需要对相似他人和帝国大厦与自己的相似性进行评分。
主要结果:研究2b重复了之前的结果。ANOVA分析显示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任务后的相似性高于基线的相似性;目标的主效应显著,被试与相似他人的相似性更高;时间×目标的交互效应显著,模拟引起的相似性在与被试相似的他人中更强。线性混合模型发现感知相似性对SIM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picture from internet
研究3:排除锚定(效应)
除了由模拟引发之外,SIM效应出现的可能的替代性解释是进行他人参照的判断提供了一个锚(anchor),进而影响被试之后的评分。根据锚定的相关文献,如果SIM效应的产生是由于锚定效应导致的,无论与目标有关的信息是内部生成还是外部提供的,SIM都会出现;而如果SIM是由模拟过程中与自我相关知识的提取导致的,SIM应该只在目标评分是由被试内部生成时出现。
被试:研究3有168名被试(95名女性,Mage = 36.93,SD = 12.19)。
程序:与研究1的程序相似。在被试完成自我评分后,被试需要阅读一段介绍前一个参与者的材料,并对前一个参与者进行评分,之后再次进行自我评分并完成感知到的相似性量表。共有28个试次,内部和外部试次各一半。在内部试次中,被试对他人进行评价的方式与研究1和2一样;在外部试次中,前一个参与者的评分已经在量表上标出(“前一个参与者”是虚构的,得分是研究者标记的),被试只需要点击量表被标记的地方。
主要结果:与SIM的假设相一致,时间×条件(内部试次vs. 外部试次)的交互效应显著,自我和他人的相似性仅在内部试次中提升,在外部试次中有下降。同时,外部试次中评分的改变更多。这一结果表明,模拟是SIM出现的必要条件,锚定不足以引发SIM效应。
研究4a-4b:24小时的改变
被试:研究4a的有效被试为136名(79名女性,Mage = 32.95,SD = 8.60)。研究4b的有效被试为256名(79名女性,Mage = 32.95,SD = 8.60)。
程序:研究4a与研究1的程序有以下两处不同:(1)被试在对目标的评分之后的24小时再进行任务后的自我评分。(2)被试在进行基线自我评价前对感知到的相似性进行评分。研究4b与研究4a程序的不同在于,研究4b中被试在完成任务后的自我评分后再对感知到的相似性进行评分。
主要结果:研究4a和4b均重复了之前的结果。ANOVA分析显示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任务后的相似性高于基线的相似性;目标的主效应显著,被试与相似他人的相似性更高;但时间×目标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研究5:SIM的语言学证据
被试:研究5有177名被试(108名女性,Mage = 35.09,SD = 9.92)。
程序:被试首先根据四种提示(一半积极,一般消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自己的记忆,并与之前研究一样评估与一般美国人和相似他人感知的相似性。之后,被试需要想象并写下两个目标人物在经历这些事件时的感受。最后,被试需要对于基线中相同的回忆再次进行描述。
主要结果:研究5使用潜在语义分析来分析被试自身与目标段落的相似性。ANOVA分析显示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任务后的相似性高于基线的相似性;目标的主效应以及时间×目标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研究6:喜欢和联结对SIM的影响
被试:研究6有401名被试(200名女性,Mage = 38.43,SD = 12.21)。
程序:采用与研究1相同的情境记忆范式。在目标人物选择上,两个被试均为与被试不相似的人物,其中一个目标是被试喜欢的,另一个是被试不喜欢的。在完成了任务后的评分后,被试需要评价自己和两个目标的相似性以及对愿意和目标产生联结的程度。
主要结果:ANOVA分析显示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任务后的相似性高于基线的相似性;目标的主效应显著,被试与喜欢的人的相似性更高;时间×目标的交互效应显著,模拟引起的相似性在被试喜欢的人中更强。线性混合模型发现喜欢、与他人联结的动机、感知相似性对SIM的调节作用均显著。
讨论
本研究的8个实验表明,模拟他人会改变自我。根据以往自我是“特殊的”相关文献,与自我相关的特质性知识应该不会受记忆上的缺陷的影响,但本研究中在与自我相关的情境性和特质性知识上都发现了SIM效应。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与自我相关信息再编码和储存上是特别的,但当被试提取这些信息的时候,这些信息和其他类型的知识一样容易受到事后事件的影响。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本研究并未直接测量与自我相关知识的提取,不能揭示知识的重新整合在SIM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Meyer, M. L., Zhao, Z., & Tamir, D. I. (2019). Simulating other people changes the self.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8(11), 1898–1913.
唧唧堂研究人简介:苏嘉莹
点击“原文阅读”,查看 苏嘉莹 在唧唧堂所有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