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只疼手机,不疼我们!”刚刚,在玩手机刷朋友圈时,大女儿突然崩出这么句话!
我手一抖,手机咣当一声,掉地上了!好在有防爆玻璃,完好无损!
我突然意识到,我爱手机君,真的胜过一切了!
从早上6点50分,手机闹钟一响,爬起来按掉手机闹铃,刷牙洗脸顺便放音乐听下,愉悦一下放松一下心情!就算上个大小号也机不离手,看下早上的新闻!
买早餐,手机微信支付!
8点半上班,开例行早会,手机拍照留档。
9点-10点巡查现场,发现有问题需整改,手机拍照,微信联系各版块,要求整改!
其中同事微信群里工作沟通,亲朋好友有事无事闲聊几句,闺蜜知己勾搭勾搭,还有微信群发红包,抢一下。
一上午就过去了。
看着手机时间,准点打卡下班!
回家奶娃,把奶头一塞,左手拿着手机,看下各大公众号,新推的热点文!娃吃奶吃的津津有味,巴唧巴唧的,我也看的津津有味!
九年前怀孕怕辐射,不敢对电脑,不敢看电视,不敢常用手机,还穿防辐射服!现在怀孕啥都不怕,娃出来白白嫩嫩的!
吃完饭收拾一下,午休一会儿,通常都是睡不着,又是手机在不停的在手上,翻朋友圈,看下综艺节目!
下午上班,做下文案,跟同事对接!手机比较方便。
下班回家,按老师发的校讯通信息,检查小孩作业!有些难题不会,用手机百度。
冲个凉也把手机带进去听音乐!
睡觉前几乎又是手机,手机,手机!
好吧,难怪女儿会抱怨了!
手机己侵蚀入我的生活,虽然一机在手,到哪都无忧,购物,支付,出行,吃饭,获得资讯,获取知识什么都便利,可以说手机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然而如今,却面临一个悖论:尽管手机让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更自由更便捷,连很难见面的亲朋好友都能方便的联络感情,但是这种便利反而使的人们之间的情感距离越拉越远!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时空,而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只低头看手机。”
过去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走动,很是热闹。同学会,朋友饭局,餐桌上大家也有说有笑。当下,无论地铁、公交还是办公室、家里、饭桌上大伙都保持着高度默契——低头刷手机,被手机控制捆绑的时候,人们就像一个“电子动物”,没了真实的情感。
“社交人”变成失控“工具人”
在家的状态也几乎人手一手机,各看各的,没有交流跟沟通!有时候为了便捷,一个在厅一个在房间,喊也懒得喊,直接微信语音!
还有孩子,当你不准她看电视,玩电脑时,她反驳为什么大人能一天到晚玩手机?
如何是好?
当她抱怨说:妈妈,你只疼手机,不疼我了!时,我该怎么回答?
到底什么重要?
每个人都会理所当然的回是孩子重要!
但是真相往往是,陪手机的时间永远比孩子多!
现在想控制自己,但是手机功能太全了,app太多了,甚至游戏也太多了,白痴的要命的游戏,玩的像赢了就赢钱一样!
人,真是悲哀!
创造力越强大,科技越发达,人越懒,越孤独!
好还是坏?
科技改变世界,手机改变生活!手机俨然成为了“人体新器官”。如果赶上手机只剩下20%电量,10%电量,又无法及时充电,就会陷入焦虑,不知要如何才好,没有安全感!
1月3日下午,陕西咸阳肖女士带着孩子在儿童戏水池内玩耍,她自己在玩手机,没注意看小孩,但没多久发现儿子不见了,经过大家一个多小时的找寻,最终发现孩子已经意外溺亡。监控视频显示:事发时肖女士正背对着孩子玩手机,并没有发现异常。孩子随后挣扎了约三分多钟之后,慢慢沉入水底。因为沉溺于手机设备,发生的类似悲剧越来越多在各地上演。
手机毕竟只是一个工具,不能让其绑架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心理学家说:无论是手机依赖还是手机过度使用都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而现代社会,人们更多的是孤立的存在。客观上说,人们内心有交往欲,在现实中却找不到倾诉对象,只能在手机上通过虚拟交往寻求慰藉、缓解压力,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恰恰迎合了这种心理诉求。“社会人”变成失控的“工具人”,从而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
人们原本是为了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才会不放过手机提供的信息,可是到了最后,却沉迷于手机,把整段整段的时光变成了碎片化时间的集合,其实并没有达到好好利用时间的目的,也没有更全面地掌握信息。更有甚者,因为要看手机而忽略了自己本来要做的工作和生活,从而导致了一些悲剧发生。适当地依赖手机,是科技手段改造社会的正常表现,但是过度依赖手机,甚至为了手机忽略其他,那就需要自我调节。
此前有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对手机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键盘手”、腱鞘炎、颈椎疼痛、视网膜脱落和黄斑病变等病症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低头族”。
各种分析,最后结论,无论对于心理健康还是身体健康,有意识地减少手机使用或是一个好的方法。
从今天开始,减少用手机的频率吧,手机不缺爱,女儿才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