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2日,孙燕姿的第10张专辑《逆光》发行。自从2005年的《完美的一天》发行后,已经是两年未发片。“两年”这一周期,在当下乐坛是正常周期,但是对千禧年代的四大三小而言,算是挺久一段时间。尤其是孙燕姿,在2000年到2005年这五年期间,发了9张专辑,基本平均一年两张。
《逆光》引发了那时乐坛的期待,“埃及绑架”事件成为饭后八卦,但封面上孙燕姿在金字塔前逆光拍摄的封面照片实打实地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相对于《完美的一天》相对叛逆的红色短发,这次《逆光》的封面,孙燕姿回归黑色短发,但侧脸、双眼,都写着不张扬的倔强。
后选秀时代,我们听到了曾轶可唱“短发女孩也可以性感和可爱”,这样的描述,如果在华语乐坛找对照,大家应该都会想到孙燕姿,尤其是《逆光》的封面。
我之所以要在回首这张专辑的时候,要从专辑封面说起。因为这张专辑的封面与专辑内音乐的表达力度是一致的。也就不得不感叹,千禧年唱片工业体系内的严格与考究。
▲孙燕姿《逆光》MV
如我所说,短发孙燕姿是不张扬的倔强,同名曲《逆光》是最好的对应。Martin Tang操刀编曲,钢琴与弦乐熨帖孙燕姿的声线,在《逆光》里的“ 逆”是少的,“光”是多的,换句话说,这首歌里更多的是倔强青春里的一种希望感,孙燕姿唱,“我逆着光 却看见”,恰好唱进了那个年代80后、90后内心的叛逆角落,这样的叛逆不是剧烈的冲撞,而是一种近乎消无声息的小心思。
第二首《梦游》依旧从钢琴开始,一些古典氛围并不过分严肃,轻巧又带着一些童稚的期待。如今再听,歌词里的“感谢你没有忘记做你自己”似乎是孙燕姿出道二十年的真实写照。
到了第三首《咕叽咕叽》,如果是听过前几张唱片的老姿迷,一定会惊呼:这不是2002年《Leave》专辑里的《直来直往》2.0版本吗!同样有一短孙燕姿式Rap,倔强不急,随性自由得不像话!
但在曲式与Vocal处理上并不趋同,尤其是这首歌的旋律中突然从快板到中慢板,“我不要~”处,孙燕姿用Vocal控制着这首歌的起伏与收放,可以说这首歌是孙燕姿快歌的一个巅峰,后来徐佳莹在《歌手》上演唱的版本,同样值得一听。
第八首《爱情的花样》与《咕叽咕叽》遥遥相望,同样是中快版歌曲,而且,据说《爱情的花样》前奏中的“火星语”是《直来直往》rap中音轨反过来播放的,细节处理很有意思。
这张专辑里最火的歌,一定是第四首歌《我怀念的》。
如何向更年轻一代的小朋友描述这首歌当年有多火呢?这几年《说散就散》的火爆程度,几乎就是当年《我怀念的》的火爆程度了,甚至更火。我一度认为,《我怀念的》是姚若龙最好的词。
姚若龙写给孙燕姿的歌并不多,但几乎每一首都是佳作,2000年给孙燕姿的《开始懂了》是“前孙燕姿”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而《我怀念的》也可以说是《开始懂了》2.0,孙燕姿在这首歌里的咬字、断句处理,是体现她高级唱商的代表作之一,还有一首我认为唱商同样高级的,是她翻唱的《Silent All These Years 》。
一句话描述孙燕姿的《我怀念的》唱得多好:后来翻唱《我怀念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唱得比孙燕姿更好。
也正是因为《我怀念的》太过优秀,导致这张专辑其他原本质量不错的歌曲,也都黯淡了许多,比如《安宁》《飘着》《需要你》《关于》等之后的曲目,现在再听,从词曲班底、演唱到编曲,都很隽永。
我要再说手这张专辑里我非常喜欢的《旋涡》。即使2007年前后小寒已经几乎是蔡健雅的金牌御用作词人了,但给孙燕姿写的这首歌质量很高,冷冽的笔触写出爱情里隔岸观火的落寞感,孙燕姿则完全凭借声音里的情绪把这样隔岸观火的落寞感卷入漩涡之中,孙燕姿的弱唱处理实在一绝。
我曾经在《逆光》的评论区看到歌迷说:“想当年觉得这张绝对是下坡,过了十年再回首乐坛,靠,还是比现在市面上的音乐好出了整整两个次元。”
其实这句话似乎也适用于孙燕姿前年的新专辑《跳舞的梵谷》。简单来说,孙燕姿的专辑是需要时间去感受的。
在一遍一遍单曲循环后,能感受到孙燕姿绵密的情绪与咬字,背后是一种欲说还休的倾吐。《逆光》出来之后,大家难免会和之前优秀的《遇见》《天黑黑》等hit song比较;《跳舞的梵谷》一出,大家依旧会和孙燕姿过往的金曲比较,过去的高峰太优秀,一比较,那自然是没有巅峰时期那么好。
但是,跳出横向比较的泥沼,在华语乐坛去纵向比较,你发现,孙燕姿毕竟是是孙燕姿,她的音乐,依旧是华语乐坛的第一梯队。
孙燕姿的音乐与她的音乐人格高度统一,不炒热度,不标人设,没有野心,想居家生活就生孩子,想念歌迷就出来唱歌,这些年,孙燕姿在忠于内心的层面,始终没变。而她对人生的理解,则多了许多厚度。
《逆光》十三年,想对孙燕姿说,如你《梦游》里唱的,“感谢你没有忘记做你自己”。在回首《逆光》的同时,我回首了孙燕姿这二十年的音乐,抛除一切滤镜来说,孙燕姿扎扎实实地影响了一代人。
孙燕姿扎扎实实地影响了一代人背后,是千禧年代华语音乐的影响之深远。孙燕姿在内的“四大三小”,他们的一张张唱片,乐坛打上优质烙印,这些烙印,亦是无数人的青春。
文|光荣
编辑|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