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十八)

论语心得(十八)

文:Recycler

21/107,5015字

感谢新老朋友的厚爱

微子篇第十八

(一)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钱穆白话试译:

微子避而去,箕子囚为奴,比干谏而死。先生说:“殷在那时,有三位仁人了。”

他说:

古代社会,民权意识尚未萌发,对于政治领袖所拥有的权力,未敢置疑,且缺乏制衡其权力、监督其行为的相应机制,使得帝王掌握了时间所有权力,成为不可侵犯的至尊。遇到道德高尚的帝王,他有自律能力、奉献精神,会善用权力,因公忘私;而且举贤任能,各赋予职权,以共治天下,如唐尧,虞舜,自然是天下的大幸。但若是道德低下者位居至尊,则天下如同遭受比旱涝更加严重的灾祸,终至生灵涂炭。夏桀、商纣,无疑地是上古时代残暴君王的代表。面对掌握绝对权力,却毫无自制能力,毫无纳谏之心,全然不顾生民疾苦,只图一己之乐的昏君、暴君,身为臣下,该怎么办呢?如何导引君王步入正轨?如何在昏暴政局中为天下百姓谋求基本的福祉,免于受伤害呢?那真有无穷无尽的难处。中国历史上,世世代代都不乏抗颜直柬、骨鲠强项的忠臣烈士,也有秉持良心提出异议的知识分子,接迹追踵;或者惨遭杀戮,或者深系囹圄,或者隐逸以存名教……不正是无数比干、箕子、微子的化身吗?

我思:

所谓的仁,即远离无道之人,向无道人提意见,这就可以成为仁人。这个人的出事原则逐层提高。逃避是消极对待问题,强谏是过于主动解决。我跟人更倾向于中间这种人,进谏,如果不成那就利用智慧保存生命力用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哪一种,助纣为虐即是不仁。

(二)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钱穆白话试译:

柳下惠当鲁国的狱官,三次被黜。有人说:“你还不去往他国吗?”柳下惠说:“我以直道事人,去到哪里将不被黜呢?我若能枉道事人,又何必定要离去父母之邦?”

我思:

如果自己正直在那里都一样被打压,去那里都一样。用邪道行事可以适应环境,那为什么还要离开国家呢?这里的意思我明白,是周围很极端的环境。极好或极坏,倘若周围真的又一个极好的国家,于此处不同,会不会离家呢?我想向往美好安逸是人的特性,如果有这机会大部分还是向往的,不排除少数向往挑战的生活。人的教育不同,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自己的向往也就不同,也就不能奇怪。

(三)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钱穆白话试译:

齐景公待遇孔子,说:“像鲁君待遇季氏般,我就不能了。以在季孙氏、孟孙氏之间的礼貌待孔子。”但他私下又说:“我已老了,不能用他了。”于是孔子也离开齐国了。

我思:

孔老师嫌弃待遇低,以年老推辞。是圣人的清高还是圣人对自己才学的自信。一个重礼教的国家,理应把孔子放在国家首位。如果没有放在首位,孔子就认为这个国家不行。有意推辞。一个人真心的想实践自己的抱负,即使再小的官职也会努力践行自己的梦想。也许平台不是很大,只要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不就可以吗?也许孔子老了,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发挥自己的特长。时间总是不等待,在观望和挑剔中,时间转瞬即逝,一切都没有实现。以上是我的理解,历史解析是这样的,这句话不是当面对孔子说的,而是转告。孔子听到后,以为齐君没有当面解说,礼遇不够,因此离开。

(四)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钱穆白话试译:

齐人送来一批女乐队,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举行朝礼,于是孔子离开鲁国了。

我思:

一个国家,专注于新鲜事,而忘记了政事,证明国君的心不在国家,这个国家也会衰退。孔子看不到未来因此离开。这里延伸说一下。一个国家的国君,算是一个国家民众的模仿对象。因此对于一个国君,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尤其是不能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喜好。如果国君说喜欢喝白酒,那这个国家的人都会相仿。如果说国君喜欢足球,人们都会开始迷恋足球。人们知道,偶像喜欢的事物,就会夹杂着偶像的利益,人们也会通过其中获得利益。人们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只是跟着偶像的足迹,分一杯羹而已。一个国君,一个领导,一个老板,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误导群体的意志。可以博学,但不能转一。对任何事都要投入相同的精力。

(五)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钱穆白话试译:

楚中一狂人,接在孔子车后而歌,越过孔子车而前。他歌道:“凤啊!凤啊!怎么你德如是般衰呀!已往的莫说了,方来的还可追呀!算了!算了!当今那些从事政治的哪一不是危殆之人怎可与之有为呀!”孔子听他歌,下车来,想和他说话。那狂人急行避去,不得和他说。

我思:

一、狂人说的是什么意思?想表达什么?试着解释,以前很烂,未来还没有规划,从政者没有负起责任。二、孔子想辩解却无力。三、就算孔子本身多么圣人,也无法改变环境。就算孔子地位多高也能以撼动趋势。一个国家并不是需要几个孔子这样的人,而是需要整体的素质。哪怕整体素质稍微低一点,也强于良莠不齐的国家。我们更应该重视教育,注重全体的素质。

(六)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钱穆白话试译:

长沮、桀溺两人作对在田中耕,孔子路过,叫子路去向两人问前面济渡处。长沮说:“那执髻在车上的是谁呀?”子路道:“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孔丘吗?”子路道:“是的。”长沮说:“那他自知济渡之处了。”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呀?”子路道:“是仲由。”莱溺说:“是那鲁国孔丘之徒仲由吗?”子路对道:“是。”桀溺说:“你看那水流滔滔,天下都是一般,和谁来变更它呀?而且你,与其跟从避人之士,何如跟从避世之士呀?”一面说,一面不歇地把土。子路离开两人,把来告诉孔子。孔子怅然停顿了一会,说:“鸟兽是不可与同群的呀!我不和那天下人同群,又和谁同群呢?若使天下已有道,我也不来和他们有所变更呀!”

他说: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不同人生观所表现出来的处世态度:隐者以为天下无道,政治黑暗,难以有所作为,因为高举远引。孔子则完全相反,“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说明了正因天下无道,所以必须挺身而出,以澄清局势,造福百姓。如果说在天下无道,举世皆浊的环境下,贤者为了洁身自好,而遁世隐居与山林鸟兽同群,那么必然小人道长,天下将永远处于无道中。孔子栖栖遑遑地奔波游说,正因不忍人民处于天下无道之中。从这章记载可以看到孔子的为人:只要是有利人民,合乎义理的,没有不尽力为之奋斗的。我们今日所身处的社会已有日渐混乱的趋势,如果学习隐者孤高自清,独善其身,当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并不会犯科触法,招致物议。但进一步想想,假如社会一乱,每个人都为了顾全自己,争相逃避,不肯出来奉献心力,那是不是太消极悲观了吗?我们大家既然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当然就负有社会责任,如果每个人都有孔子这种积极乐观的入世态度,那么我们的社会终究会充满希望的。

我思:

一、两个耕地的人这里埋怨孔子。有人避开乱世保持气节,但是有人却是坚持与恶人周旋。看见一个很烂的事,我们第一直觉就是远离他,别被它沾染了。但是有些人却是迎难而上,与恶势力周旋斗争,这需要强大的坚定信念,一旦把持不住,就变成邪恶。二、对于乱世,隐世是一种保存道德和学识的办法,适合任何人。而有些人入世,就是要与这些人作斗争,敢于自我牺牲。也要从实质上解决问题,这适合勇敢有智慧的人。后者易于建立精神榜样。前者则注重于知识礼仪道德的记录传承。每一种人都发挥作用。后者的功绩看似大一点,历史上下几千年,真正能留下精神财富的又有几人。跟多的还是无名老师的代代相传。三、总有些人需要勇气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七)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钱穆白话试译:

子路从行,落后了,遇见一老者,杖头担着一竹器,在路行走。子路问道:“你见我的先生吗?”老者说:“我四体来不及勤劳,五谷来不及分辨,哪是你的先生呀!”走往田中,把杖插地,俯下身去除草。子路拱着手立在一旁。老者止子路勿前行,留到家中过夜。杀一鸡,做些黍饭,请子路,又叫他两个儿子来和子路见面。明天一早,子路告辞,见到孔子,把昨日事告诉了。先生说:“这是一个隐者呀!”命子路再回去见他。子路到他家,人已出门了。子路和他二子说:“一个人不出仕,是不义的呀。长幼之节不可废,君臣之义又如何可废呢?为要清洁己身,把人类大伦乱了。君子所以要出仕,也只是尽他的义务罢了。至于道之不能行,他也早已知之了。”

我思:

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说老者自己,还是说夫子?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一个两种地都不会的人怎么能老师呢?二、孔子是赞同做官的。无论时代的黑或白。做官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报复。其实最终目的,是通过做官这个平台,将自己的理念最大的化的传播出去。现在打造偶像途径越来越多, 并不只有做官一个途径,如果孔老师还健在,我想他也不会只是希望做官。主要宗旨还是积极主动的入世改变周边恶的环境。三、洁身自保如何说是扰乱伦理关系呢?君臣之义,即是次层关系,当我们避世,即是不管国家的衰亡,也就是不管君主的生死。这是有违君臣之礼。作为臣民应该尽忠报效国家,改变改善国家。就是尽忠了。避世只是从个人生存角度出发,忽略的国家大义。因此孔子建议做官最大限度的改善国家。四、理想的治道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自上而下,有明君开始带动臣民改善国家。既然君主不明,只能有下层臣民改善国家,保住君主的地位。

(八)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钱穆白话试译:

逸民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先生说:“守其志不屈,保其身不辱,这是伯夷叔齐吧!”先生说:“柳下惠、少连,志不免有降抑,身不免有污辱了。但所言能合于伦理,所行能合乎思虑,能如此也算了。”先生又说:“虞仲、夷逸,隐居弃言,但他们的身是合乎清洁了。他们的废弃,也合乎权衡了。”先生又说:“我就和他们不同,我只是无可无不可。”

我思:

贤者的定义不同,一是不降低志向,不屈辱身份。二是说话有条理,做事经思虑。三是,避世隐居。四是,不必意志坚定不懂变通,不必隐居避世洁身自爱。孔子老师的做法就是什么都可以做。主要是根据当下的环境。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变通。作为普通人,做不到孔子地步,那就从以上三点选择一条,都是可取的。

(九)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钱穆白话试译:

太师挚去了齐国,亚饭干去了楚国,三饭缭去了蔡国,四饭缺去了秦国。鼓方叔入了黄河,播登武入了汉水,少师阳、击馨襄入了海。

我思:

鲁国衰败,乐师四散,

(一〇)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钱穆白话试译:

周公教鲁公道:“君子不要忘忽他亲属。不要使大臣怨他不见用。故旧之人无大恶逆,不要舍弃他。不要求全责备于某一人。”

我思:

一个君子,可以是一个领导。应该做到四点。有能力处理亲朋的关系,不会因为亲朋的打扰而烦心。有能力识别有才能的人,并重用之。不让其得不到发展。不会抛弃任何一个朋友,除非他的品性有问题。不会责怪人,人都有问题,事情的成败也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体的问题。这四点都是要与人相处,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判断力。所以说一个领导,不是这么好当的。在自己做领导之前,先要看看自己没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那就是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智慧把事做的更糟糕。

(一一)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钱穆白话试译:

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我思:

八个人没有什么说法。传说一家人,

~~~~~~~~太长不看~~~~~~~~~

简版: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心得(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