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职场我的痛:
总认为,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存在的美,包括沉默,并不是能言善道才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甚至觉得财务人员更应该言词谨慎,处事应保持着一份稳重与谦和。
然而在职场中往往则不是如此,那是多年前,在上家公司,我与同事暂且叫他B君,我比她早入职一个月,一起工作多年。
平日里我性格内向,做事勤恳主动有耐心,不管什么工作总能如期完成,并且我是正儿八经财务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很多公司特殊业务的处理经过百度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自行完成,甚至一些流程制度上的欠缺,也总能给与上司改进的意见。
而B君是那种外向型,活跃,容易与大伙打成一片的人,言辞搞笑,反应敏捷,说什么他都能接住话题,有任何对自已不利的言语,他都能立马找出措词一键挡回去,在工作处理上也因他的性格原因吧,马大哈式,总是频繁出错。
那时我想领导应该是更会偏向我这个勤恳会做事的人吧,然而一次财务主管竞聘会上我尽管说了很多与财务密切相关的问题,拿出了我感到骄傲的证书(中级职称),然而上司最终却以B君做了财务主管最佳后选人,原因就是竞聘会上,他的演说流畅,打动人心。
二、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朋友发这个给我时,问我如何看待这事,我看完后很直接的回答说这个很正常。但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不合常理呀,人家这么优秀,啥事都不用领导操心,做事又认真勤恳,硬性条件也达标,学历证书都有,而那个B可能啥都没有,工作上还老是出错,只不过是能说会道而已,凭什么不选他呀,这太不公平了!
如果这个问题放在几年前问我,我也会为这个朋友打抱不平。记得在电视剧《岁月》中也有这么一个相似的场景,胡军扮演的梁致远是中医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高材生,这在单位里是少有的这么高学历的人才,也是局长点名需要留下来的,由于刚出道涉世不深,加上性格上也有些狂,不入流对一些事情也是看不惯,而与之相反的一个同事由于和伟扮演的吴过则是截然相反的一个人,能力不强但会来事很懂得把握领导的需求,属于领导的小棉袄,最后升职的是吴过,这让梁致远很看不惯,一个没什么能力的人只会拍马P凭什么升职呀,他有什么能力呀?领导也太不会选人了吧?
也许你会就此得出一个结论,做得好不如跟得好,跟了一个好领导胜过自己努力很多年。在职场中混还是不能太老实了,老黄牛已经行不通了。
三、性格内向真的是职场发展的阻碍吗?
以上这二个案例的主人公有个共通之处,就是认为晋升的必须是能力很强而且硬件很好如学历证书等的人才行。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所以才会出现开头的那个感慨我发现我错了,职场的游戏规则不是这样,那是不是说我们就真的错了呀,我们为了迎合职场游戏规则就真的要全部改头换面,去韩国整次容再重新杀入职场吗?或是也发愤图强,从明天开始我要改变我自己,我要变成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所以要多去说,努力去迎合别人,来获得别人的称赞。所以我得多去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课程,比如说沟通的或是看相关的书来改变自己。但是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也要问下自己,这样做值得吗?难道就真的要这样才可以吗,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为什么让自己有这样一个性格。
四、不要陷入到问题思维中
但很不好意思,有时我们故意这样做反而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反而有可能越来越远。因为那些本来就是自己不擅长的,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劣势去和别人的优势去PK呢,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应该把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去和别人PK,这样才可能有胜出的机会。
同时当我们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到问题思维中去,总想着去解决问题,看到上面的问题就连锁反应式的说,沟通很重要,所以需要去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但我想说的是在没有把问题真正搞清楚之前先不要去谈解决方案,就像这个朋友的困惑表现上是因为性格原因不擅言辞不懂得和领导搞好关系导致最终的落选,但事实就真的是这样吗?
五、不一样的解读:
我们先来分析下上面这段对话,或许从中可以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以下是我解读到的一些信息:
a.自我评价:
1. 性格内向:不善善辞、与人沟通等,这个在这位朋友看来是缺点,阻碍自己晋升的最大障碍。
2. 能力很强、做事勤快、基本上不用领导操心,属于我办事领导你放心的情况,是一个最佳雇员。
3. 硬性条件不错:正规大专院校毕业,不是野鸡大学的,有中级证书,能证明工作之余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实操与理论都很不错。
b.对同事B的评价:
性格外向,擅长搞人际关系,经常和人打成一片,做事比较马大哈,经常出错,而且态度还不好,总是有各种理由。这个对于财务来说是个大忌,工作不细心经常出错,错了还不要紧关键是还不承认,可想而知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但文中还提到了一些不是太被注意的细节,也是很值得推敲的,比如:
1.我是正儿八经的财会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有值得骄傲的证书(中级职称),虽然只是廖廖数语但从中看得到这是令对方感到称赞的地方,这个可能是在他所属的单位这些都是很少的,或是只有其一,所以才会觉得值得称赞。
2.对同事B的评价可以看得出是一种不屑的态度,打心眼里瞧不起,只会搞关系能力又不强做事还老是出错,错了还不肯承认,总是爱找借口,反正一无是处,就像《岁月》中的梁致远反感吴过一样。这样的人能当领导,太没有天理了。
六、为什么升职的不是我:
分析完了那再来谈下为什么会选不上呢?在我看来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 沟通能力:不可否认沟通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包括上行沟通,平行沟通,下行沟通,对内对外都需要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这个朋友由于性格原因在这方面先天不擅长吃了亏,而B正好在这方面比较擅长,占了一定的优势。
二、努力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努力当成了结果,认为工作上我很努力用心但是职场不是光是看这些的,更多的是看努力后真正为企业带来了多少价值。像上面的这个朋友不可否认很用心,自主能力也很强,基本上不求人,但做事时是否具备这种结果导向的思维呢,需要思考?
三、清楚你的客户需求:在职场中你最大的客户是上级或老板,只有清楚了他们的需求你才能更好的实现晋升。你的能力再强,知道的懂得的再多,如果不知道领导的需求是什么,你不能满足领导的需求,在领导的眼中你不是一个对于它来说是有价值的人,升职的就一定不会是你,搞清楚自己最大的客户是谁,然后搞定他,一切应该就简单了。
四、人脉基础:由于性格原因不擅长与人沟通交往,所以朋友自然会比较少,而B则相反可以轻松的和他人打成一片,人脉基础比较好。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财务经理人网的创始人武学东老师分享过一个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大学毕业,刚进国企,财务部一个一个岗位,没他的位置,他是编外,他就到处混人缘,到处帮别人干活。第3个月,正好成本会计大肚子了,他就一直帮她的忙,帮到她生,成本会计生孩子了,岗位缺人,他因为一直在帮忙,就顶上去。他依旧到处混,到处打杂帮忙,过了几个月,领导要推行电脑化管理,财务经理不会,他正好会点,他帮财务经理编了个程序,运行不错,这个就被财务经理,当成自己的业绩报上去了,拿了奖励,没他啥事。
他依旧是编外打杂的,但在打杂中,把所有的岗位打杂会了。过了1年,财务经理生病了,别人事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顶,他是编外,长期替岗,人家一回岗,他就无怨无悔的下岗,他成了最安全的替岗人员,被财务经理推荐成了副科级,暂替财务经理,就此他学到了这么做部门管理。因此,他也发现这个国企,资金有问题,财务经理生病好了上岗,他继续打杂,也有了走的念头。
正好诺基亚招人,他去了做财务经理,他进去一看,他的手下都是证书比他好,学历比他高,年龄比他大,他当时中级证书都没有,因为才25、6岁,总共工作了2年,当时,他吓的啥也不敢说,怕错,怕被人听出来,他学历、资历、经验比他低。但已经进去了,他就硬着头皮做经理,人家没选别人,选他,就有人家的道理。
六、 能力需求:做管理和做下属需要的能力完全不同,管理更多的需要沟通协调能力,可能在一些具体事情的处理上不熟但这不构成很大影响,这个可以找其他人来补充。而做下属则需要业务能力很强,能独挡一面。
七、内向者如何在职场中胜出:
那现在问题来了,对于性格内向的来说在沟通人际交往这块是天生的短板,那是不是说都要认命的去做下属呢?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
不管是性格内向和外向,我们都要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不能直接的把内向定义为不好的性格,外向定义为好的性格,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说性格特质不一样而已。诚然这个世界是外向型的世界,外向与内向的比例是3:1,虽然只有25%的人群但也是一个相对不少的人数,自己不是孤独的一个人。关于这方面可以看下相关的心理学书籍,会对自己的性格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认识。比如《内向者优势》、《安静》等。
像上面的这个朋友就是对自己的性格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一方面把自己的优点放大了同时也把自己的优点变成了一根根刺,如同刺猬般,像上面提到的我能轻松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帮领导分忧,这是一个优势但如果用得不好就会变成鹤立鸡群,把自己给孤立起来了,要知道职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有时也需要考虑下他人的感受。
这位朋友其实可以这样做,一方面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性格包括优势劣势,我承认我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沟通,但是我会用我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我的价值,比如说我能力强但我懂得很好的示弱,在显示自己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同事去解决相关问题,让自己也赢得同事的认可,或是平时与同事也保持良好关系,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人,这样建立的友谊反而会更长久。
同时对于性格内向也不要去想着我要去改变,性格本身是很难改变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也不代表我们要顽固不化,认为我就是这样,而是要在接受自己性格的基础上再多去尝试,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外在的变化,比如多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和朋友交流,多发挥自身的优势部分去展示自己的价值。人的价值不一定非要通过说的方式来建立,还有很多种其他的方法比如说写或做都可以。
我是财务职业教练心转,专注于个人能力提升,职业规划,思维导图,个人管理等,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我会持续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悟,坚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