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2013.11.16

1.做减法

我有整理的习惯。比如搬到了新的地方,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扫整理,完成后就会觉得无比舒爽。又比如好友圈,变态到要搞个排位赛,一线,二线,普通朋友,一线是屈指可数的,对胃口、某些标志事件、对自己和自己对他的关心程度等等都可以成为参照,梳理的时候某些会被调档或删档也是常有之事,就像是梳头发,头皮屑需要去除,虱子则需要掐死。前几天对秋秋做了清理,有了秋秋这8年,已经尽力克制自己加好友,可到了还是200+,可能是因为难为情或者别的,总是不好意思删,其实又压根没聊过。想想,其实如果你真的需要,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找到,于是就删的理直气壮,一口气干到了100以内。

一个人精力终归是有限的,不太愿意投入无限的泛泛之交,重要的是,关心的人越少,能够付出的也越多,能够做到的就越多,说不好,得到的也越多。

关于时间分配,以前也提到过,不作详述。只恨自己关注的太多(电影、小说、音乐、IT、体育各种乱七八糟),真爱的又太少,谁都可以舍弃谁都可以放下,结果就是太泛太片面,整个一个人就是知道的多,有人姿势分子,有人知识分子,而我只好管自己叫知道分子。也总是告诫自己那不过是讯息,是残片,是断面。知道的多又怎么样,没有变成自己的知识,更没有运用,更别谈什么深入。而且知道的多往往会更加觉得无知。倒不如扔掉一些包袱潜心搞其中一项,那样会好得多。

同上,一个人时间也是有限的,关注事情越少,做得越好。想起一个牛叉的回答,问为何能够做成那么多事情,回答是:关注一件事。

2.做加法我对自己的社交网络并非没有做减法。

微博是重度沉迷,记得06年就开始干这事,直到前几个月才能够逃离,这和自己的心理暗示有关,不需要看明白那些个段子和掌握够多的信息碎片。微信,一直玩的不多,偶尔看看朋友圈,打灰机出来时候沉迷了一阵游戏中心,当然我戒除办法更加简单除暴:回到按键机时代。秋秋,严重的时候应该是一年没有上过秋秋,当然后来上的也不多。贴吧,曾经的重度患者,现在已经很少上了。

当然前面一直挺良性的,最近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工作时间没有工作,自发看资料保持了一两天,于是,没事干了,闲的。可能还是不知道怎么利用好这时光,到了办公室,看了知乎,博客,豆瓣时光就开始刷微博聊秋秋。都搞了之后感到很无聊另外就是是毛躁,觉得不该这样度过。同事似乎也好不到哪去,看视频看漫画大有人在。

3.急于求成

另外一个加强就是晚上时间,五点半下班,十分钟就可以到家,然后直接吃饭。我倒是做了规划,类似于每周几电影或者运动,写博客或者看书,执行了几天,效果也还行。但我不满足啊,觉得这样太慢,说白了就是时间那么多,工作自然钱不会多,想多一些一时间直接能化作钱就好了。刚刚说那些变现的周期太长或者无望,于是就开始想的是挂靠,查了下资料,觉得不错,后来被一朋友提醒安全事故的风险以及担责,又多了些犹豫和后怕,加之本来考过也需要付出,就此搁浅。上周又觉得是不是,投稿会来的更直接,就算便宜,50-100每千字总是有的吧。心中无故事,投稿无门,觉得字也不过如此,成长空间有限什么的。总之,一团焦躁。其实也明白,应该做好的是本职工作,打开交际圈,然后长期积累什么才是正道。但就是有些静不下来,回头和朋友聊了聊,她似乎也有如此周期性迷茫焦躁和不安,稍微似然,可能只是情绪的周期性波动吧。

以上,以为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less i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