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这个形式,估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它伴随着我们整个学生时代。现在介绍西方教育的文章,很大一部分是和阅读相关,各种方法论层出不穷,但是,我认为,我们不是缺方法,而是缺行动。就想现在流行的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不就是小时候的“读后感”吗?它早就存在,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悟出真正的意义。我今天的读后感是一篇毕业演讲——George Saunders’s Advice to Graduates: Err On the Side of Kindness。演讲题目的Kindness,我把它理解为友善,而全文的主题是对于“友善”的错误认知。阅读后,我有两点收获和一个思考。
首先,补充知识点:什么是毕业演讲,摘自《得到》
美国大学、尤其是名校,有一个传统,就是在每年毕业季到来的时候,邀请优秀的校友或者其它社会名流,来给本校的精英毕业生们做一场演讲,就“如何面对真实社会”这个话题,给他们一些过来人的建议。
这可不是走走过场的演讲。对受邀者而言,这是一件既有面子、又有压力的事儿。有面子的原因是,你被校方认可了,是孩子们的人生楷模。而压力则来自于,孩子们被历年来的毕业演讲培养出了品味。如果没点儿真东西,还真镇不住他们。
所以,演讲者们往往卯足力气,掏心掏肺地分享阅历,分享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思考。
收获一:为什么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变得更加善良?
作者通过一则故事引出话题:人为什么是自私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先想到自己,然后才是他人。那么,为什么会先想到自己?因为:1、我们是宇宙的中心;2、我们独立于宇宙;3、我们是永生的。
看到作者给出的这三个解释,深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中国更适合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而农耕就意味着群居,所以,我们的祖先们生活在一起,更看重“爱”和“家”;而在西方,受地形的限制,主要以大海和游牧为生,这也注定了他们需要过着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因此,他们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个体就意味着自由,人情的淡薄。所以,他们从小接受到的价值观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三点,这也就是他们对于“友善”的错误认知。
有了错误的认知,作者开始予以纠正,讲述很多大道理,这里不赘述,接着作者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更加善良。因为我们爱他人,所以知道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因为我们遇到困难,受到他人的帮助,所以知道自己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都慢慢死去,所以知道自己也不会永生。
We come to love other people and are thereby counter-instructed in our own centrality. We get our butts kicked by real life, and people come to our defense, and help us, and we learn that we’re not separate, and don’t want to be. We see people near and dear to us dropping away, and are gradually convinced that maybe we too will drop away (someday, a long time from now). Most people, as they age, become less selfish and more loving.
看完这段,不知你有什么感触?反正我是觉得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崇洋媚外,当我们在被严重西化的同时,西方社会也在反思,也在像我们学习,觉得光有“自由”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爱”和“家”。
收获二:为什么当了父母之后,我们变得更懂得爱?
那是因为,当我们有了孩子,就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为孩子付出很多,希望TA们会过得更好。
If you have kids, that will be a huge moment in your process of self-diminishment. You really won’t care what happens to YOU, as long as they benefit. That’s one reason your parents are so proud and happy today. One of their fondest dreams has come true: you have accomplished something difficult and tangible that has enlarged you as a person and will make your life better, from here on in, forever.
一个思考:回顾此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Looking back, what do you regret?
有没有感觉这个问题有些沉重?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不需要想得这么多,但有些事情迟早还是要面对,推荐一部不错的电影《The Bucket List》(遗愿清单)。其实,我没有给列过遗愿清单,因为自己有一些强迫症,如果列在清单里的内容,没有做到,就会感动焦虑。不过,不列清单,不代表不思考。当初,我就是因为思考这个问题,才看到笑来老师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从此,开始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如果说时间的长度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可否在时间的密度上多下功夫?以七年为一辈子,每一辈子学习至少一个重要技能,尽可能多去体验,获得更加丰富的阅历。这样,可以把一辈子活成几辈子。而你觉得呢?
文中作者认为,他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做到更加友善。而古典老师前两天也引用一句很经典的话“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是啊!愿我们都拥有这样积极向上的心态,懂得爱,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