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4中国股市的顽疾

        作为一个中国股市的忠实粉丝,期间经历至少3次牛熊转换,真是应了那句话: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行情如初恋。正如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钟一样,股民的记忆也不过7秒,在逆境中总是不断的坚信牛市会来的。所以不断的去寻找各种可以穿越牛熊的方法:从最开始的研究均线、K线,各种指标的金叉和死叉的“现象”研究,到研究趋势、研究结构、各种定量分析的“数学”研究,以及自认为无法触及的“哲学”研究。现象、数学、哲学研究的不断升级,却发现在中国股市还是有些吃不开,为什么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股市却与世界格格不入?

        其实,除了中国股市发展时间比较短,各方面还不成熟以外,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的金融行业还带有官办金融的影子。这不能说咱们落后,因为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一直就是这么延续下来的,存在即有道理。益处自不必多说:可以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发展重点行业,因为中央集权,不完全开放,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可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咱们的邻居——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韩国的金融业就是官办金融,类似苏联式的中央集权发展,让韩国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但是怎耐有头大象在身边,当1994年中国开始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大幅贬值,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广袤的市场使得全世界的资源和机遇向中国倾斜,韩国一时间大财阀、大企业纷纷倒闭,从泰国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开来,危机瞬间爆发。

        我不是金融学家,不是制度的制定者,不去评论对与错,因为这些离我有点远。我只想研究一些跟我息息相关的金融领域的政策和法规。

        2015年6月15号,一个让所有股民铭记于心的日子,随后一个月因为流动性的严重缺失,以及杠杆的叠加效应,千股停牌、千股跌停,不停的上演。身边有多位曾经A9的股民,财富瞬间归零。一切源于证监会关于场外配资、伞形信托的打击。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早晚要查,这一天早晚要来,可问题的关键是,早在2015年的1月份证监会就发现了场外配资与伞形信托问题的严重性,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当时不查?要知道当时指数还在3000点上下,即便当时着手打压,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惨烈。那为什么当时没有进场打压呢?其实不是没有调查,也不是不想打压,而是中国金融行业的内部问题。

        在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分为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管啥呢?主要管理银行、信托等。证监会自不必说了,管理券商、基金等。保监会就是管理保险的。证监会在2015年1月的时候就发现了场外配资与伞形信托的存在,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架势,但你也发现了,配资和信托那是银监会管的,你证监会想管你管不着,你想查?那行,让上级出具协查函吧。这事难办啊。所以证监会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分别在1月和4月发布信息,要求查配资和信托,但具体数目因无法查证故无法确认。到了6月份,形势到了非要彻查不可了,于是三会终于联合办公,可问题的关键是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违规资金参与了股市,消息一公布,没想到如此多的违规资金在场内,又没有新资金敢进场接盘,结果就变成股灾,如果在1月份,哪怕4月份对违规资金总量有个大概的了解,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这个奇葩的股灾或许也会温柔的多。

        金融行业、金融产品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内在连接着许多行业,可中国金融监管确各自为政,真是个奇葩。证券法不更改,监管不改变,还是改不了牛短熊长的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1-14中国股市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