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 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创造型思维」

公众号搜索童话ABZ关注

12-8 | 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创造型思维」_第1张图片

你打开了童话的第35篇写作

笔记输出-《自我发展心理学》17

今天讲目标和张力

形成一条流动的河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 河流落差产生的张力

2. 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

3. 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

张力就是目标

河道就是行动的方法

源头活水就是与现实的接触。

如果没有目标,人就不会有行动的张力;

如果没有方法,目标就只会制造焦虑,而不会引发有效的行动;

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固的规则,而不会有什么发展。

改变很难持久怎么办?

案例:

小A已经颓废了一段时间,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颓废,有一天,她发誓要改变自己。

她说:“当天,我就制定了满满的计划,一项项高效率地完成了。第一天,我很开心。第二天下午,我觉得有点累,没有完成当天的任务,我很沮丧。第三天,我又开始拖延,当天一项任务都没有完成。第四天,我开始思考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我的生活就是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吗?这些无趣的任务又有什么意义。

哦,意义。看来我缺少一点价值感,一点奋斗的理由,一点梦想。于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思考诸如‘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我开始关心起人生的意义来。”

小A对人生意义的寻求也不会帮她走出怪圈,而会变成又一轮颓废、拖延、沮丧和振作的开始。

小A的目标是「我不想让自己那么颓废」。

小A思考梦想和意义的话题,只是为了不让自己那么颓废。

这个目标为什么没给小A带来持续的动力呢?

两种产生张力的结构:

创造的结构

解决问题的结构

创造的结构:

画家想画一幅画,作曲家想作一首曲子。

有一个确切的东西想要把它做出来,这就是创造的结构。

只有创造的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解决问题的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如果用解决问题的结构,就会产生案例中小A面对的困境。

案例中小A改变的动力不是来自于他的目标,他的动力来自目标本身带来的焦虑。

打鸡血到颓废的不断循环 : 

只要我的努力一有成效→焦虑就会缓解,焦虑带来的张力就会消失→张力一消失,我努力的动力就会减少→直到问题重新让我变得焦虑,这种焦虑才会重新积聚。

如何打破这种循环?

错误的办法:

对自己恶狠狠地说“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如果自己再不改变就完蛋了”,通过给自己制造更多的焦虑,来获得动力。

——

可是当我这么做,在强化动力的时候,也强化了问题本身。为了保留这种动力,我不敢让问题变好,只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悲观。

也许有些人通过这种办法,取得了外人看来挺成功的学业或事业,但内心里,他们并不敢认同自己和享受这些成功。他们需要“问题”和“挫折”作为动力,持续的鞭策他们往前走。

这样的结构不会持久。

凭空努力,不会有效。

可以把人生看做一个创造的过程,把我们心理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行动的动力,你真正热爱的目标才是这个动力的来源。

创造型思维把事情简单分为两个部分:

1. 我想要完成的作品

2. 我所面临的现实

上面讲的是第一点,下面讲第二点。

案例:

小B说他想去从事研究工作,可是他现在经济有困难,没法继续去读书深造,只能做一个他不那么想做的工作。

暂时没钱去追求梦想,这是一个现实。

创造型思维,会把这个事实看作是创造的条件限制。如果我遇到了这样的限制,我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它。

而解决问题思维会把这个限制看作是目标是否成立的前提。如果我遇到这种限制,那也许我就该放弃目标。

一个创造型思维的人可能会想:“我想要继续去读书深造,可是我现在确实没钱,怎么才能实现我读书深造的目标呢?如果钱真是我创造的前提条件,那我要先去挣钱。”

当他在挣钱的时候,他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

可是一个解决问题思维的人就会想:“现在我连钱都没有,还谈什么读书深造,这压根就不现实。于是他就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创造型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而解决问题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去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来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实际的,该树立怎么样的目标。

大部分人都是从现实出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想要的东西来思考现实。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自然无法突破现实的限制,也就没有持续的张力了。

怎么把创造型思维制造的张力变为持久的行动力呢?

下一篇见

—END—

思维章节  往期文章

12-1 |  心智模式之「成长型思维」「防御型思维」

12-3 |  突破僵固型思维,正确的犯错

12-4 | 我需要愿望

12-5 |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有这些

12-6 |  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绝对化思维」

12-7 |  如何突破防御型思维的操控?「与自我辩驳」

你可能感兴趣的:(12-8 | 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创造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