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随笔:带着父母去旅行(十二)

文/王少明

从城墙的一角登上,前方的城楼巍峨耸立,大致是在几十级台阶之后,就登到了城墙之上,放眼望去,远处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向下俯瞰,护城河水在绿树掩映下缓缓的流淌,车辆和行人正熙熙攘攘的从城门穿过。古城墙和林立的楼房,让人的思绪也会恍若穿越时空一般。

长安城的城墙的高度是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是11.9公里。

刚一踏上古城墙,下意识的就和此前登过的古城墙进行了比较,和山海关城墙的规模颇为类似,比嘉峪关、兴城古城的规模都要大一些。山海关的城墙要较之西安的古城墙更高、更宽,山海关的城墙的高14米,顶部宽是15米,城墙的厚度是7米,周长越4公里。

年代不同,位置不同,自然规模就有所不同了。城墙附近有很多古建筑,大多是仿古而建,尽管是后建的建筑,却是有那个朝代的样子,诸如宾馆、酒店不一而足。

在城墙的一周中,东有长乐门,西有安定门,南有永宁门,北有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钟鼓楼依然存在,让人依稀能想见长安的繁华样貌。

在城墙的一侧,有排排的自行车可租用,这样就能骑着自行车绕着城墙一圈,感受西安古城墙附近的市容市貌,但是带着老人和孩子,就无法走的太远了,况且因在碑林耽搁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时间已经是中午,就没有走的太远。

顺着城墙附近转了一转,看到有这样的一处雕塑,是古长安的房肆街区的分布图,类似于古长安的样貌,街市、坊市清晰可辨,一派繁华之景象。

于是不免想到了马伯庸写的《长安十二时辰》,书读完之后,听说拍成了电视剧,也就无暇再看电视剧了,一来太消磨时间,二来扼杀了人的想象力。

马伯庸在写书之前就曾到西安去亲自考察,才把这些地理方位和建筑写的更加的真实,读来却是能引人入胜。在《长安十二时辰》上、下两册书中,就有长安城当时的坊市街区的分布图,看起来是一目了然的,这些也是与马伯庸的在书中所描述是一致的。

对于唐朝的历史,我们从书籍中或是影像作品中也会有所了解,但是于我个人来说,则是对于明清的历史了解的相对多一些,无论是从小说中,还是从史料记载中,都涉略的多一些。对这些历史著作感兴趣,大概是始于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历史还可以读起来这样的恶有意思,后来就读了很多相关的历史书籍。

一部二十四史,早就购置齐备,是古体竖排版,读了一小部分,实在是很吃力,在买的时候,过高的估计了自己阅读古文的能力和耐心,习惯了简体横排版,对于繁体竖排版这样的书籍,读来就缺乏耐心了,况且很多的内容,都需要边识字,边通顺句子,还得结合全篇,将其翻译过来,更是难上加难,无疑给阅读带来很大的难度。二十四史是正史,里面大多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载,相对来说要枯燥一点。自己也意识到,如果是能将这些书籍啃下来,再去读其他的古文著作,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但是总归是断断续续,没能更好的坚持把书读完。这在下一年的读书中,要增加对于古文的阅读量,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各个朝代的笔记体小说等。

曾国藩在进京考试失利后,在回湖南的路上,一路上游山玩水,后来银子花光了,就曾向父亲的友人借来二百两银子,后来在路上发现有售卖二十四史的,就狠下心来用二百两银子买了一部二十四史,这些银子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回家后,父亲并没有责怪他,只是说,书买来了,读完就行。曾国藩就这样苦读了三年,将二十四史读完,对于后来曾国藩的做人和指挥作战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也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要结合在一起的。

站在城墙上,不免为之感叹,数千年之前,就是在古城里有过兄弟阋墙的惨剧,为争皇位而发声的玄武门之变;有过大唐盛世、贞观之治,时间就像魔术师一样,让这些都成为历史。想想在那个时代,唐朝的都城长安还是天朝上国,一派万国来朝的繁华之景。所有的这一切,在上千年之后,都归于沉寂,而我们站在这古城墙上,抚摸着那穿越时空的一砖一瓦,怎不叫人心潮起伏。

不禁在想,假使城墙内的古建筑依然存在,该是一番何种景象呢,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罢了,历经时间的洗礼和连绵不断的战火,就连秦始皇陵地下的部分都会被一把大火烧毁,何况地上的建筑物呢,这只是一种奢求了,我们也只能从书上的记载,来体会盛世唐朝了。

正如可以从《东京梦华录》来了解大宋一样,这部书如果是在北宋时期来看,是在普通不过的了,因为作者记述的事情大多是用写实的手法来写的,那就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生存的真实境况的记述,诸如书中记载的开封较为有名的酒楼,酒楼里面的布局及摆设,以及跑堂的如何上菜等,酒楼里的美食都有哪些等等,这在当时看来是非常普通的记载,在上千年之后,这些记载就成了我们了解那个时代风俗人情的参考史料了,否则我们如何如此详细的那个朝代呢。

很多的文献记载和史料让我们得以在文字中重温那个时代,但是这样的文字必然受到作者的经历、观察角度、视野、表达方式所影响,至于是否是管中窥豹,就另当别论了,但终归是有文字的记载,否则我们的想象连借以依赖的凭借也没有了。

文字能让人的想象得到最大的发挥,甚或是比事物的本身、事件的发展还要丰富。这在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都能的得以呈现。因此说,一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没有错的。读书的人在读书的时候,必然是凭照自己的理解能力的,也会融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而这些对于个人来说将是具体的生活经验,对于作者记述的同样一件事,有此经历之人和没有此经历之人,自然看法和理解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甚或有的读者在读完某部作品的时候,因其找到了共鸣,甚或是说这就是好像写的某个人的事情,有的人读完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当然也有很多的内容靠个人的想象来弥补的。

是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读书和简单的浏览信息以及观看视频资料的效果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在手机上或是电脑上读书也是读书,只不过是媒介不一样而已,但是终归是书籍才是人的精神食粮,至于新闻报刊这些即时性的新闻类,缺乏深度,对于了解社会的一些动态是有有益的,但是也仅限于此。而今人在这方面,恰恰不缺乏的是广度,而普遍缺乏的是深度,深度阅读都很难,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篇文章中不会超过几分种,甚或是对于文字的东西也不大感兴趣,更愿意观看一些视频甚或是肤浅的娱乐节目。

从书中的得来的东西,再到现实中加以印证,更多的是将所读之书用在自己的身上去体悟,就能化为己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尝试着践行,诸如读了关于跑步的书,就可以去尝试着跑步;读了素食的书,就开始素食等等;想做什么,就去读什么样的书,就做什么样的事就行了。

记得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一个人在家里供奉着财神,每日都虔诚的祭拜祷告,保佑我能中彩票吧,后来有一天果然灵验了,财神说到“老兄,你总得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还记得《肖申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吗,当被错误的判刑被终身监禁,为获得自由,十九年不停的在挖着一个逃生的通道,就是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之下得以实现;还有《阿甘正传》中阿甘,正因为他的不停奔跑,心无旁骛的做好了自己,才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读万卷和行万里路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也需要知行合一。否则的话,人就会成为读万卷书的书呆子和行万里路的脚夫。当然,一个人不读万卷书、也不行万里路,甘愿坐井观天,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也是没办法的,当然,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周而复始的活在这个小圈子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一睹完好无损的古城的愿望能否实现呢,几天之后在平遥古城就得以实现了。一座古城,完善于明清时期,保存的非常完整,街巷坊市、室内物品、生活用品、会计账簿都完整的保存下来,不禁让人叹为观止,走在平遥的古城上,穿着长袍大袖的服装,慢慢的踱步才更能体会古风古韵,恍似一次时空穿越。

在古城墙上,有自助的单车,可以骑着城墙一周的,在骑行的过程中,可以浏览一下城墙四周围的风景。带着孩子,就无法骑这种自行车了,走了大约有一公里的距离,儿子便不愿意再前行,正好附近是一出口,便从出口而下,到钟鼓楼附近的酒店中去。(2019.11)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随笔:带着父母去旅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