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冉学东 见习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北京时间3月3日晚11点,美联储意外宣布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一致同意降息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00%-1.25%;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下调50个基点至1.1%,这是2008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在非议息会议上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美联储此番对降息给出的理由是新冠肺炎疫情构成不断演化的风险。事实上,由于疫情蔓延加重了未来世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全球多家央行纷纷开启降息通道,缓冲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加拿大等国跟进,目前,这份降息名单已越来越长,下一步,中国央行将如何操作备受市场关注。
3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召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暨电视电话会。针对货币政策,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释放LPR改革潜力。同时,用好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要加大对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行业、企业的融资支持;用好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和3500亿元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普惠性资金支持。
对于以上政策,市场普遍解读为,中国央行可能暂时不会跟随全球降息潮,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MLF和逆回购利率,从而引导LPR下行,继而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逐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并利用专项再贷款和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因疫情陷入困难的企业提供精准支持。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教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行暂时不用贸然跟进全球降息步伐,因为此前早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还需要留出一定的货币政策空间自选余地。
美联储为救市按下“恐慌键”
从近20 年美联储历次降息操作来看,本次之前美联储共有过七次未经过议息会议的非常规降息,分别是1998 年10 月、2001 年1 月、4 月和9 月、2007 年8 月、2008 年1 月和10 月,1998 年意外降息为应对俄罗斯主权债务违约导致的美股大幅下跌,2001 年和2007-2008 年多次意外降息则分别为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金融危机。
此次降息是今年的首次降息,也是美联储金融危机以来的第四次降息。距离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仅仅两周,美联储紧急降息,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风险紧急且严重。
在本次美联储意外降息后,市场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有所担忧,美股也出现在美联储降息后大幅下跌的走势。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降息力度较平时更大,一次性调降50个基点,相当于平时的两倍。美联储在去年9月和10月连续两次降息25个基点的政策空间已相当有限,现在一次降息50个基点实属罕见,这使得美联储的货币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目前仅剩100个基点的空间。
虽然美联储是为了“救市”按下“恐慌键”,但市场对此还是心有余悸,一来美联储的降息仅仅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疫情过去后由于美国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可能还会加息;二来,美联储此次降息后,如果经济没有起色,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将会缩小。
全球降息大潮
除美联储外,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利率同步下调的情况。
抢先于美联储的是澳大利亚。当地时间3日,澳大利亚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0.5%,刷新了历史最低利率纪录。同时,四大银行也历史性地同时宣布与央行保持一致,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随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宣布将隔夜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0%,这是马来西亚央行在今年两个月时间里的第二次降息。
阿联酋、沙特紧随其后宣布降息50个基点。印度央行表示,将随时准备采取适当行动,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香港金管局和澳门金管局也在3月4日上午宣布分别下调基本利率50个基点至1.5%,下调幅度与美联储保持了同步。
澳新银行的高级国际经济学家马丁(Brian Martin)4日在一份报告中概述了其他三家主要央行可能采取的行动:预计欧洲央行3月12日下次会议降息10个基点。欧洲央行目前利率为-0.5%,处于历史低位;日本央行可能继续下调已经低至-0.1%的利率;英国央行也可能在3月26日的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
一位不具姓名的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自全球金融危机后实行降息以来,全球利率总体保持在低位,其中一些国家的利率甚至是负值。“这意味着一些央行可能没有降息空间。对于那些仍在降息的国家,降息可能不会有效提振经济活动。”
中国央行陷入两难
疫情当前,全球开启新一轮降息潮,这也让中国央行下一步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如果央行不降息,可能会对出口形成较大压力;如果央行降息,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发散,并引发房地产价格再次飙升。
这次全球降息潮不仅加大了中美之间的利差,也导致中国相对其他国家利率畸高。
中国由于利率较高,被认为货币政策空间较大,此前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视经济发展和通胀情况调整存款基准利率。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75%,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0.70%,刷新历史低点,中美利差持续扩大。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一旦中美利差扩大,会导致资金流入中国推升人民币汇率,进而对中国出口造成较大压力,而由于受疫情影响,中国出口在1-2月异常惨淡,人民币汇率升值等于提高了中国出口价格,会导致出口的环境进一步变坏。
而从物价方面来看,如果负利率持续,可能会引发通胀预期发散。
去年后半年以来,由于非洲猪瘟引发我国猪肉价格飙升,从而导致整体消费物价攀升,负利率状况已经持续几个月。到了今年1月,CPI同比上涨5.4%,前值为4.5%,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据预测未来受疫情影响,一旦数据保持在高位,就会恶化目前的负利率现状,这又进一步封闭了央行降息空间。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2017年四季度、2018年一季度和2019年四季度逆回购中标利率都出现过变化,但每个季度只变动了5个基点。今年2月逆回购中标利率一次性下降了10个基点,与前几次相比政策力度明显较大。
“短期内中国央行大概率会对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下降的效果进行观察,而不是进一步降息。在当前的价格环境下,如果频繁降低逆回购和MLF 中标利率,则会给通胀预期的管理带来压力。”光大证券研究院表示。
因此,此次中国央行是否降息,还要根据2月经济发展和复工复产情况,尤其是通胀情况做出判断。
例如央行可能提前观察2月CPI数据,如果出现数据同比或环比稳定,或者没有出现核心CPI的上涨,央行有可能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如果通胀还进一步上涨,央行可能暂缓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只能在公开市场降低MLF利率并引导LPR下行,以此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目前正值LPR转换的实施期,新形成的贷款利率会受到降息预期的影响,如若在此阶段,频繁降息形成过于强烈的降息预期,则会令LPR改革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大打折扣。
而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货币政策对楼市及房价的影响,央行再次重申,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这意味着,虽然疫情对当前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但政策层面会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汤继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这一轮“降息大幕”拉开之前,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早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如逆回购操作、专项再贷款、MLF降息等。而在财税政策方面,央行与外汇局、银保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众多政策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和提振实体经济市场信心,“无论是国家出台救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20条还是地方公布的投资计划助力‘新基建’,都需要众多部门的通力配合。央行既要有一定货币政策空间的自选余地,还要有与相关部门财税政策的联合余力,所以短期内,央行暂时不用贸然跟进降息步伐。”他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认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独立性,要以本国的经济基本面作为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虽然也要考虑外部因素,但以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