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油价会呈“前低后稳”态势,将于3季度回暖。中国应把握低油价窗口期,适当增加战略储备。金融机构应高度关注产业链整合带来的并购重组机遇
文|殷红 张静文
国际油价在3月9日闪崩后加速下行,截至3月12日,布伦特及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收于33.22美元/桶和31.5美元/桶,较月初下跌36%和32%。
油价闪崩叠加疫情影响使投资者恐慌情绪上升,3月13日,美国、韩国等11个国家股市熔断;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股市跌幅均超过12%;表征金融市场恐慌程度的VIX指数上升至70,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
油价未来走势如何?对中下游产业链有何影响?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长期油价在50-60美元/桶
短期看,年内油价将呈前低后稳态势。
首先,疫后经济恢复推动油价回暖。尤其考虑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经济率先恢复将较大程度提振原油需求;其次,沙特增产不具有可持续性。沙特40%的GDP和80%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产业,油价过低将伤害其经济;第三,页岩油成本对油价形成底部支撑。美国页岩油企业的成本约为40-45美元/桶,油价低于成本会造成部分企业停产,支撑油价上行。综上,国际油价有望在今年3季度企稳回升,年内呈现“前低后稳”格局,全年价格中枢位于45-55美元/桶。
长期看,多空因素交织使油价波动加剧。
对油价不利的因素有:一是全球经济持续疲弱将降低原油需求;二是美国已由石油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页岩油技术进步、成本降低、运力加强,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过剩;三是OPEC份额相对缩小且内部各国矛盾日益突出,对油价掌控力已大不如前;四是天然气、水电、可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作用日益上升。
对油价有利的因素包括:一是石油勘探领域投资不足已经开始导致新增探明储量下降至较低水平;二是全球经济重回温和复苏区间使需求端得到修复,支撑油价上升。
多空因素交织作用下,预计长期油价中枢将位于50-60美元/桶区间。
对上游开采产业的影响
上游开采产业受冲击,但风险可控。
一方面,中国原油开采成本较高,在价格战中处于不利地位。从各国石油项目盈亏平衡数据来看,沙特成本最低在10美元/桶以下,俄罗斯在43美元/桶,美国在48美元/桶,中国高达62美元/桶。原油价格过低将使企业勘探开发板块遭受损失。
另一方面,中国开采产业对低油价承受能力较强。三大石油公司均是勘探、炼油、化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勘探板块的损失可由其他板块的收益弥补;且在国家“增储上产”的战略指引下,上游投资有望持续增长,石油生产能力大概率保持稳健。
对中游炼化产业的影响
中游炼化产业将加速结构调整。
1.较低油价利好炼化产业,但应警惕短期风险
首先,低油价降低炼化成本。粗略计算,油价每下跌1美元,将带来37亿美元的进口成本节约;其次,成品油价格受政策支撑。目前国内执行的汽柴油“地板价”机制;最后,油价闪崩可能带来一定短期风险。目前炼厂库存处于高位,油价迅速下行将使库存油贬值;三大石油公司购买的大量原油期货也有潜在风险。
2.炼化产业结构将面临调整
一是国有大型炼厂经营保持稳健;二是地炼企业出清过程减缓,部分优质企业有望借此机会加速进入化工领域、积极布设终端、自建成品油输送网络等,少数甚至可能谋求上市;三是民营炼化企业增产目标或将提前实现,其产能的集中释放既有利于改善中国部分关键材料大量进口的状况,也将促进全球产业链洗牌。
对下游及替代性产业的影响
一是交通运输业将直接受益。目前燃油成本约占航空运输业总成本的30%,油价下跌有助于缓解航空业因疫情导致的经营压力;油运产业也将受益于低油价带来的储油需求上升。
二是部分化工产业有望受益。油价下跌已使化工品价格大幅下降,但部分原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高的子行业仍有望受益,例如化肥、化纤、塑料制品行业等。
三是长期利空其他能源类产业。油价是国际能源定价的锚,油价下跌将带动其他能源价格下降;低价石油还可能对其他能源形成替代作用,例如降低化工产业中煤炭需求,降低新能源汽车、天然气重卡的经济性等。
四是制造业、基建、物流等产业链也将受益于能源价格下降,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升级、新基建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同时,油价下降也有利于缓解下半年可能出现的通胀问题。
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三点建议
1.中国应把握低油价窗口期,适当增加战略储备。预计年内油价回暖可能性较高,应把握时机通过期货和现货市场扩大进口,可利用民营储备、大型油轮、炼厂库容等设施临时增加储备能力。
2.金融机构应高度关注产业链整合带来的并购重组机遇。一是石油企业并购重组,尤其是跨境并购重组机遇;二是产业链上游对下游的并购机遇;三是油服行业可能出现的并购机遇。
3.金融机构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并注意防范风险。一方面加大对民营炼厂的支持,为其提高产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重点炼化和化工企业一季度损益和现金流情况,做好风险研判与应对。
(殷红为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静文为该院分析师,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编辑:马克)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疫情报道
责编| 蒋丽 [email protected]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