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同事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自媒体的代表,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在技术上勇于创新、力争领先之外,我想,整个网络空间也应该是清朗的,网络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阳光灿烂的。这也正是我们成立同心圆网络正能量传播联盟的宗旨。
最近有一个关于“油腻中年男”的段子特别火。其中罗列了“油腻中年男”的20条“标志”,包括:戴各种串;穿唐装僧袍等类似服装;聚会时朗诵诗歌然后开始哭;留长毛发或胡须;保温杯泡红枣加枸杞;大肚子;皮带上挂一串钥匙;鼻毛成撮地外露;留长指甲;喝茶的时候大讲茶文化;说话急,嘴角泛白沫;家里老是珍藏普洱茶饼并吹嘘;爱听草原歌曲和汪峰,并做怀旧状;脖子上有大金链子;西装配白袜子;等等。
“油腻中年男”这个词据说出自作家冯唐的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最近我看了一下,发现这篇文章的微博阅读量已经达到687万+,转发量是12544次,的确是火得祖坟要冒青烟。
我认真地读了冯唐的文章。他那种通篇都是调侃的笔调,可能有一些朋友不太习惯,不过他提出的十个“不要”,我大部分是赞同的,比如说“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呆着不动”“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要脏兮兮”等等,主要的意思就是人到中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的结论是:“愿我们远离油腻和猥琐,敬爱女生,过好余生,让世界更美好。”——“三观”正确,充满正能量。
但是由这篇文章而引发的对中年群体的集体调侃,有很多就是纯粹的“为调侃而调侃”了。暂且不说那些所谓的“标志”性特征,并不一定是中年人特有的,年轻人可能也有;有一些“标志”就算有,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不能称为“油腻”,更加不是“猥琐”。比如朗诵诗歌的时候会哭,恰好证明这个人容易动感情,心地善良,而不是铁石心肠,冷血动物;爱听草原歌曲和汪峰的歌,喜欢回想往事,珍藏普洱茶饼,保温杯泡红枣加枸杞,这些纯属个人爱好,并非什么过错;至于穿唐装,喝茶的时候喜欢谈茶文化,我认为则是在向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致敬,不但不应该批评,而且还值得表扬。今天,我就穿着唐装站在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到油腻,反正我自己不觉得油腻。
现在的网络舆论,常常让人有一种“撕裂”的感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已经养成了相互嘲讽、相互攻击的坏习惯,以此为乐,乐此不疲。比如群体之间的相互攻击:把某些并不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当作是某个年龄段的人群的普遍特征,贴上标签,随心所欲地冷嘲热讽,由此产生了“油腻中年男”和“油腻中年女”之间的对骂、“恶臭男孩”与“恶臭女孩”之间的对骂,等等。把个别人的违法行为,当作是某个职业群体的集体犯罪,从而毫无顾忌地辱骂、攻讦,以此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压抑已久的不良情绪。一个老师体罚学生,所有的老师都成了“魔鬼”;一个医生收了病人的红包,所有的医生都是“黑心医生”;一个法官判错了案子,所有的法官都是“良心喂了狗的法官”,等等,由此也引发了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相互诋毁和仇视,无休无止。
早几年,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早晨起床,掀开黑心棉作的被子,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在票贩子手里买张车票,准时赶到地下烟厂上班,九点三十分偷偷用山寨手机看股票从6124.04点跌到1240.46点,中午在餐馆点一盘用地沟油炒的避孕药喂的黄膳,再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陈化粮煮的河蟹饭;晚上蒸一盘病的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夹两片大粪水浸泡的臭豆腐,还有用福尔马林泡过的凉拌海蜇皮,抓两个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的大馒头,还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白酒……”诸如此类的段子,在逻辑上同样犯了以偏概全、以个别代替全体的错误,把所有小概率的事件堆积在一起,给人一种“普遍现象”与“常态化生活”的印象,感觉这个社会真是“细思极恐”,只有黑暗,没有光明。
再比如地域之间的相互攻击:从大的范围来看,对某个省份的人的揶揄甚至歧视随时可见;从小的范围来看,相邻地区网民之间的对峙、争吵、谩骂,也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好像祖宗十八代以来就结下了恩怨,不相互踩踩尾巴、揭揭伤疤,不足以平息怒火、消除仇恨。
我们都知道,在皇权时代,有一种酷刑,叫做“株连九族”,九族之内,满门抄斩。在网络上,群体之间、职业之间、地域之间的相互攻击,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株连”,而且受害者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九族”“十族”。唇枪舌剑,刀剑无眼,很多无辜的人,莫名其妙地躺着就中了枪。中枪之后呢,如果愤愤不平,又会在网上漫无目的地端起语言的“机关枪”狂扫一番,伤及更多的无辜。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破坏整个网络空间的生态。这种喋喋不休、循环往复、没有任何意义的内讧,加深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隔阂与鸿沟,消磨了意志,激化了矛盾,削弱了凝聚力与向心力,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栖身其间的这个社会,的确不是那么完美、不是那么理想,的确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与弊病。这些缺陷和弊病,不会因为高唱赞歌、粉饰太平而消失,当然也不会因为破口大骂、盲目发泄而匿迹。分歧需要消弭,矛盾需要化解,伤口需要缝合,问题需要解决。作为一名网民,与其躲在屏幕背后发冷笑、打冷枪、放暗箭,不如脚踏实地,多交几个朋友,多读几本书,多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而作为自媒体,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坚守底线、理性发声,这才算是负责任、有担当、有情怀。我相信,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充满正义感的,都是好人,但是好人做的事情,未必都是好事。如果对一件事情的真相还没有完全了解,就轻率发声,那就有可能滥用了我们的善良和正义感,甚至被图谋不轨的人利用这种善良和正义感,拿我们当枪使。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越是心地善良,越是充满正义感,我们的错误就越是严重,对无辜者的伤害就越深、越痛。
“恶意评论也是伤害”“随意转发也是伤害”“轻率点赞也是伤害”,这是同心圆网络正能量传播联盟做的几条标语,我觉得很好。什么是恶意评论?“你全家都是小三”“你全家都是叫兽”,这就是恶意评论。什么是随意转发?对社会谣言、虚假消息不加辨别地转发,就是随意转发。什么是轻率点赞?别人遭遇了不幸,我们在朋友圈点赞,这就是轻率点赞。对接收到的信息,多加思考与甄别,对别人的痛苦,常怀悲悯之心,坚守底线、理性发声,这样的自媒体,就是负责任的自媒体,有担当的自媒体,有情怀的自媒体。
冯唐有一句名言:“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从网民的角度来理解,大家少一点相互攻击,多一点相亲相爱,我们在网络上制造的伤害就会越来越少,就等于是在为民除害。
让我们从此时此刻开始,携起手来,彼此相爱,为民除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