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津行(6)

          今天是天津行的第六天,也是在天津的最后一天。确切地说,还有半天,因为午后一点二十三分就要返苏了。

        这半天的时间做什么?睡个懒觉,参观天后宫,逛古文化街。

          下榻的旅馆到古文化街才百米之距。这条著名的文化街与旅游城市的小商品市场有相似之处,比如热闹、商品多、游客多,一片繁荣,不同之处在于别地的夜市红红火火,这里却没有夜市,一到傍晚,大部分路口铁栅栏关闭,商店铁将军把门,没有路灯,里面漆黑一团,只有几个塑像忠诚地守在某个角落里,惊跑了为数不多带着好奇心而来的游客。

          天后宫就在古文化街的南大门。天后宫也叫娘娘庙,是为纪念一位福建莆田女子而建的,据说她习水性,常在海边救人,深受百姓爱戴。天后宫建于元代,是天津最古老的建筑。我和老师都喜欢里面的一幅磁砖画,描绘的是老天津漕运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海河两岸欣欣向荣的商业气息。

        在天津,泥人张是一个品牌。到了天津,必须去见识下,如果仅仅在市场上流连,随便地买上一些,是不是太简单了?张老师说,我们应该去专业的老牌的、最好是泥人张传承人的店铺里看看。也是巧合,就在我们拐进一条侧弄,随便逛逛的时候,猛然看到了一个开着小门的院子,低调,不显山不露水,打听一下,居然是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开的美术馆。底楼的两间供来人参观,一间是泥人张六代人的简介,另一间是泥人张作品精选,楼上可能是工作室,禁止进入。

        说到泥人张,鼻祖张明山不得不说。据说张明山最喜欢去两个地方,戏院和茶馆。茶馆店里,喝茶人形形式式,张明山细细观察他们的装束,脸形,喝茶时的神态;在戏院,就看表演者随故事情节发展时脸部的变化……观察极其细微。某天,张明山在戏院里观看余三胜的演出,一边看,一边在袖子里捏泥人,演出结束,手里的泥人活脱脱就是余三胜。泥人张就这么传开了。

          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泥人张的手艺一代传一代,到了现在,已是第六代,他们开私人博物馆展览,开商店销售。只要是泥人张后人的作品,售价都很高,千元万元,比比皆是。普通人不作收藏,作为旅游纪念品一般都买百元或者五六十元的大路货。

        看过了泥人张,这次天津之旅才算完满。

        感谢张老师的一路相伴,有她的精心安排和悉心照顾,得以顺利顺心,愉快地度过了六天的美好时光。也感谢始终关心着我的家人和朋友,有你们的支持和关怀,我很幸福!


古文化街一角。  图片发自App


古文化街一角。 图片发自App


戏楼。  图片发自App


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糕。 图片发自App


扇子店。  图片发自App


天后宫。  图片发自App


天后宫门楼。  图片发自App



天后宫一景。 图片发自App


缸里莲花。  图片发自App


喜欢那幅画。  图片发自App


9、天津行(6)_第1张图片
走进美术馆。 图片发自App


作品之一。  图片发自App


9、天津行(6)_第2张图片
作品之二。  图片发自App


9、天津行(6)_第3张图片
作品之三。  图片发自App


9、天津行(6)_第4张图片
泥人张世家。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9、天津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