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儿童阅读课堂》第五小组读书心得

刘小蔚

  对我来说,读一本书的乐趣之一是发现眼前的这本书刚好实践并验证了之前读过的另一本书。在读《打造儿童阅读课堂》时,我脑中一直回想着艾登.钱伯斯于《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所提到“阅读循环圈”,即选书、阅读、回应,以及与这几个环节息息相关的最关键的要素—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选书

      刚好今日,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将自己家中主题书架上的所有纽伯瑞儿童文学的获奖书籍,整理成长长的书单,顿时心生敬仰,读书人的底气和豪气,是一本又一本的书砌筑起来的,确切地说,应该是一本又一本的好书砌筑起来的。

      选书应当以尊重儿童现阶段的阅读兴趣和意愿为前提,而作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我们有义务将更多其他种类的好书带到孩子们面前。在《打造儿童阅读课堂》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名师如何选书,并能获得小学六年优质的童书书单,其中不仅包含了优秀的儿童文学名家作品,也包含了较丰富的儿童阅读种类。唯有真正的好书才能打开儿童的视野,提高儿童的阅读境界,让他们的阅读品味与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我想,如果我的孩子上小学时,把这些书买回,与孩子按阶段一本一本地读完,一次一次地分享属于我们的阅读时光,那也是一件美好而有成就感的事。

✨阅读

      大家都知道,不读书的家庭、不读书的老师造就了不读书的孩子。很惭愧,案例中推荐的童书我仅看过几本,因此我也在反思,让孩子们读的书,我自己是否认真看过。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又怎么能解读好文本,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读呢?我不禁想起赵志祥老师曾说的“要你读,我先读;要你背,我先背;要你写,我先写”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有示范的责任,不能忘了初心啊!回想开学至今的状态,自己读书的时间被工作和家庭琐事挤占得太多,再看看班里的孩子们,只要是上学日,小小肩膀上沉重的书包就能够想象到他们学业的繁重,看课外书的时间也只能被挤到睡前的那一小会儿。因此,为自己、为孩子们找到读课外书的时间,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回应

      阅读的“回应”大致分成两类,轻松地闲聊与专业的教学,前者能水过无痕地分享阅读的热情,后者能深刻地剖析作品,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无疑,《打造儿童阅读课堂》就是一本帮助我们进行专业阅读教学的工具书。它从作品赏析、话题引导、活动设计及设计说明、阅读加油站、阅读创意活动等几个板块,为阅读教师提供了全面的文本解读与阅读活动指南,是一本拿到就能用的好书。我想,我们若是能根据这本书带着孩子进行几次好玩的阅读之旅,一定能极好地推动班级阅读热情,提高孩子们阅读的能力。

      我也期待能与工作室小伙伴们一起进行这样的实践,边学边做,探求自己的阅读推广方式。

  张莉丽

      这本书有趣,只看一本书仿佛就看了好多的书一般,这本书有画,介绍了那么多的故事,配上了美美的图画,这本书有益,每次翻看都让我脑海中有新的火花闪现出来,马上想用笔记录在书中。在看《花和蝴蝶》这篇阅读指导时,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最好的想象不是矫揉造作,也不是生搬硬套,最好的想象应该是出乎意料却又觉得理所当然。当我看完这句话的时候想起了,彭远芬老师说过的“五星造句法”,即写话可以由这三大块组成,事实+想象+感受,而近期在指导孩子流动写话时,我也多次引用了她里面的一些建议,发现孩子们的写话都变得更富有新意却又那么理所当然了,跟林焕彰先生的这句话有些不谋而合了,这本书确实值得一看,时常翻看更会有新的收获。

    这本书把关于童话书的各种意义都表达出来了,例如书籍内容简介,有解析,有话题引导,有活动设计,还对活动设计做了说明,最后的点睛之笔是还有阅读的创意活动,当我看到指导孩子做书签时,马上想到了我们即将要进行的读书节图书漂流活动,我可以做一个这样的示范给我的孩子们呀,让他们把配图和喜欢的小诗写在书签上,这样更有意义,不是吗?再者是关于阅读引导题,我在做百千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思维有些被局限了,每次都是猜封面,对于书籍内容的思考总是少了一些,家长们也跟我反应近期孩子阅读总是在抠好词,这样会让阅读失去很多意义,看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好多导语使用我完全可以借鉴过来,用在百千的阅读引领上,让孩子把看书的兴趣重新回到故事内容中去。上一次的百千共读时就有很多的想法了,但是总觉得时间紧迫疏于思考,没有做这样的尝试,这次总结之后,在下次共读之时我想我可以尽力去做一些这方面的导读,像单老师说的那样,去做一个课程设计,更好的引导孩子去读好整本书。我的分享比较简单,如有说得凌乱不解之处还望各位见谅,谢谢各位的聆听,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温春连

    童书如花,阅读如蜜蜂采花酿蜜。没有阅读的人生犹如一片沙漠,了无生机。可见阅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可是,在阅读道路上,我和孩子们并没有走得很远,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指导孩子去阅读,爱上阅读。                                            《打造儿童阅读课堂》这本书正好给我指引了方向。这本书不仅适合老师读,也适合家长阅读。它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阅读设计和范例,这些范例包括导读课、推进课、读后交流课和拓展课等,非常全面。构建了融合不同阅读策略的阅读教学课型和可操作的阅读指导范式,对阅读进行科学化、序列化的指导。             

      不同类型的阅读课堂教学在不同年级的指导方式也不一样。如低年级的绘本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听读、表演和讲读等方式,教师大声读或者用比较戏剧化的讲演方式呈现文本,让儿童感受阅读的乐趣。                                            《花和蝴蝶》里的《不睡觉的小雨点》我特别喜欢,跟大家分享一下:“小雨滴,嘀哩哩,嘀哩哩,嘀......                下来就下来嘛,怎会有那么多话?                                      整夜都在屋顶上,嘀哩哩,嘀哩哩,不停的说话,不停地弹上又跳下!                        嘀哩哩,嘀哩哩,好讨厌的,不睡觉的小雨点儿呀!”小雨点这群淘气包把屋顶变成了游乐场,快乐地嬉戏玩耍,让人读起来轻松愉快。于是,我马上把这首诗拍下来,发到微信群里让孩子们仿写。不一会儿就交上来了很多作品,虽然作品不是那么押韵,显得很稚嫩,可是却很真实,正代表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接下来我想发一些作品给大家看看。      后来我还让孩子们在课前三分钟分享自己喜爱的绘本故事,给孩子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然后发现孩子们特别期待课前三分钟的故事分享,很多孩子讲得绘声绘色,带给我很多惊喜和感动。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带领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点灯人。

陈素容     

        大家晚上好,我是素容。《打造儿童阅读课堂》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书、工具书。翻开这本书,我们初次尝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线教师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的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导读、推进和拓展,有了初步的认知和具体可模仿操作的教学过程。可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启蒙范本,正如周益民老师所说的“翻开它,我们不仅能获得分级明晰的优秀书籍信息,更能了然将好书带给儿童的完整过程,学到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策略。”也正如周其星老师说的“这本书有策略、有文学、有思维;可效仿、可复制、可推广。”

    这本书首先为我们广大师生提供了大量台湾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注重吸纳大陆部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林海音、林良、林焕彰、林世仁、子鱼、方素珍等人的作品可以跨越海峡,来到了我们大陆地区与孩子们、老师们见面,我觉得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的阅读视野会得到拓宽,同时也能更多优质儿童文学作品的滋润和提升。

        再者我们也能在这本书中学习到不同的阅读策略方法,在班级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中可以参考、借鉴这些实用的方法,这也是我们一线老师特别需要的。我这学期执教的是三年级,所以这本书里提供的三年级共读书本的阅读教学流程设计、阅读活动,对于我来说,参考性和指导性都特别强。

        比如李潼的《顺风耳的新香炉》,从作品赏析、话题引导、活动设计、阅读加油站到阅读创意活动,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强的操作性示范。作品赏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文体特点、作品的思想内涵、写作手法特点、语言特色等,同时话题引导也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思考挖掘作品的价值点和思考点。活动设计以大板块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有层次的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同时不拘泥于具体的细节设计,尊重不同老师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为老师设计自己的阅读共读活动留下一定的自由空间。而阅读加油站,更是一个大窗口,可以为师生打开更宽更大的阅读窗口,激发学生更广泛的阅读兴趣。

        而阅读创意活动更是一个能充分体现阅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有效桥梁,一本书读完后,留下的应该不仅仅只是那个精彩的故事内容,或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应该还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比如可以迁移到生活中,把读书所得用于生活中。或者说从书中习得的阅读策略可以在读其它书本时可以真正得以运用,甚至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这应该是我们阅读的深度走向。

        比如《顺风耳的新香炉》的阅读创意活动,就有如下的几步设计:一是封面狂想曲,引导学生对封面进行观察和评论,培养的不仅是观察、思辨能力,更是评价的能力。二是目录大预言,学生可以根据目录,猜测这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学生的联想猜测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三是作家对对碰,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获取、综合和归纳信息的能力。四是阅读学习单,学习单的内容设计也是体现了综合性和运用性,可以让学生给本书颁奖,可以给这本书设计几句广告词进行推销,还可以为这本书设计一张新的封面,不仅让学生动脑,还能动手,可以说是真正的把阅读和实践结合起来。五是我是大导演,让学生以这本书为蓝本设计电影版企划案,学生选取书中的某一章节作为全片最精彩的一幕,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许多领域的新知识,如剧本的写作、道具、场地、演员选择等有关电影制作的有趣知识,相信肯定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无限的探索实践的激情,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有这些,还有更多的从这本书延伸出来的思维碰撞和火花,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儿童阅读这件“小”事里藏着一个“大”世界,让我们一起上路,面朝未来,春暖花开!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杨林

  起初,刚拿到这本书时,以为和自己曾经阅读过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和《说来听听》应该如出一辙,但翻开目录却让我眼前一亮,这些一篇篇有关阅读指导的逐字稿,如阳光般照亮了我愁眉不展的《树之歌》儿童诗教学,顿时 豁然开朗。那么,今天我就来谈谈让我受益匪浅的儿童诗阅读指导吧!

儿童诗就是这样一类诗歌,它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它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情感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最易激起儿童感情上的共鸣。

儿童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短小而又文思流畅、内容丰富、意境优美、情感充沛、生动有趣、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火花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字就首推儿童诗了。尤其是儿童诗那活泼的童趣、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常令人感动、难以忘怀。它是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实现自我,学习语言的文本典范。在反复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儿童诗教学,绝不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是要以最贴近儿童生活的方式引领儿童的心灵与诗歌对话,与大千世界的对话。这种对话应该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时滋养着儿童的精神世界。

一、发现童趣——这边风景独好

儿童诗充满童趣,饱含情趣,只要教师有“把儿童诗还给儿童”的意识,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与儿童诗牵手、亲近,进而发现“风景这边独好”。

儿童喜欢儿童诗,首先是因为儿童诗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学生打开一首儿童诗,一句一句地用心读下来,诗歌所描写的情景就会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生动起来,那份童趣便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漫开了。因此,教学儿童诗的课堂上,陪着学生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当读到兴味盎然时,再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自读的初步感受。这时的交流不必深入,只需指向学生最易产生共鸣的那份童趣。例如,一年级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当学生把诗歌读通顺读流畅后,继续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读,直到学生读到小脸上泛起会心的甜蜜,才引导学生交流:喜欢读吗?你从诗歌里看到了什么呀?就让那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尽情地说一通吧——哪怕情景的还原是零碎的,对诗歌情景的感受是肤浅的——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呢!此时,学生已经与儿童诗中的童趣产生共鸣了,他们的心已经融进了儿童诗富于童趣的情景中了。

二、流连情意——一童诗想象美

诗之所以为诗,是因为独特的想象之美有了想象,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奇妙,才会变得不可思议,才会给我们新的体验。而童诗的想象更加具有新奇、独特的美学高度,而这也赋子了童诗飞用的双翼,也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同翱翔, 纵横四野,在阅读中得到它,就有多深刻的想象的高峰体验,从而获得一种愉悦感。

儿童诗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教学儿童诗的课堂上,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与儿童诗对话,通过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儿童诗的形象,感悟儿童诗的意境。我在教学《四季》,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节(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我先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插图,再想象雪人都有哪些顽皮的表现。有的学生模仿雪人大肚子往前一挺的动作,俏皮极了!有的学生还有模有样地学着雪人用手拍大肚子的神气样儿。在想象中,雪人的形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丰满了,接下来的朗读就充满童趣了。

三、展现自我——吐出新诗字字香

儿童诗表现的是儿童的生活,抒发的是儿童的情感,因此,学习儿童诗就成了儿童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充分地表现出来。在课堂上,除了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活动充分展现自己对诗歌形象个性化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外,还要引领学生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吐出新诗字字香”的创造活动中展现自我,享受成功。

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创造出一篇篇新的童诗,让诗句从儿童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

古语云:观书到老眼如月,得句惊人胸有珠。我想,我们正是这么一群慈和、智慧、优雅的阅读人吧!也正尝试着用阅读点亮每个孩子的心灵,用阅读温润每个孩子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造儿童阅读课堂》第五小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