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抱着自己那本「烂教材」不放? | 学习误区系列(3)

你是否还抱着自己那本「烂教材」不放? | 学习误区系列(3)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教材,并且通过教材进行学习。在小学到高中时期,学校都会用一些统一的教材,并且在老师与辅导书和大量练习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很好的去掌握教材中的知识。

可是在大学以后,我们所学习的专业课由于知识量涵盖的广度与深度的提高,难度也随之升高。并且并不是所有的大学老师都能那么给力,也许他们热衷于科研而忽视了在教育水平的提高。当然大学课本的辅导书又少之又少。所以自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并且在我们自己的专业课之外,我们往往还需要掌握很多其他不属于专业的知识。这些东西可能有些是兴趣爱好(摄影、乐器),有些是工作需要(编程、PPT制作、office),也有些是第二第三外语(英语,法语,日语)。这些在没有老师及课本的情况下都需要我们购买相关的教材来进行自学。

在这种背景下,一本好的教材对学习者的学习尤为重要。对此我也有一些体会以及见解。

1.首先很重要的一点,不要认为所有的教材都是权威!!!

我们从小都是从课本里面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很容易形成一种偏见,那就是课本里面讲的对的。

课本都是各个学科的专家进行编写的,专家在自己的学科经过了大量的学习与研究,当然编写的东西也很有公信力。但是,只要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总是会有纰漏或者不足之处的。

举个我们最常说的例子,日本人的历史教材之中对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进行了歪曲描述。由此可见,很多教材都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另外很多学科的知识都是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的,正如我们哲学中所学到的那样「不破不立」。很多知识都是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推翻了,我们所熟知的哥白尼「日心学说」伽利略「地心学说」是世界天文学上的重大发现,可是却并不是正确的,后来我们才知道地球与太阳都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现如今的大学教材里也有一些乱像,例如有的教授通过发表出版一些教材来增加自己在学科中的含金量或帮助自己晋升,随意的编写了一些教材,其中很多的内容都并没有经过严谨的审核便发到了学生的手上,内容方面可能有很多错误的地方。试问用这样的教材能带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无疑后患无穷。

因此我们无论读什么学科的教材,都必须保持着一颗会独立思考的内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提问,怀疑内容的真伪。并且要学习在实践中求证。这才是一个大学生真正应该具备的素养。

2.不要让自己陷入一本教材之中,要多去寻找更好的教材。

有时候我们会犯这样的错误,总是在一本教材里面钻破了头。却不知道也有很多其他编写的更好的教材。

拿我大一时学习解剖学来举个例子吧。

我是一名中医学生,作为以后也要进入医院临床的医生,解剖学也是我的必修课。

解剖学的内容是让人弄清楚器官组织的位置。我的解剖学教材是中医教材组汇编的,而解剖学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所以我的中医版解剖学教材对器官组织的解释特别的简单。配上的图也是一些黑麻麻的素描图。所以当时学习的时候感觉到非常的费劲,感觉一直都不得要领。

学了一段时间后,怎么记也记不住,有时候气的想摔课本,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脑子有问题。直到有一天看到舍友的桌上摆着一本《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还有一本《系统解剖学》。我手贱去翻开这两本来看了看…

那感觉就像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彩色图谱》一幅幅彩图包括各种位置各种切面的骨骼脏器呈现了出来。心中的一些没有搞清楚的部位一下子就弄清楚在哪里了。《系统解剖》这本书也很好的将不易理解的地方详细的进行了解释。

从这件事中我领悟到,这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当然对一门课的解释也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作者所编写的教材服务的对象、作者的水平、与切入点的不同导致了教材的水平也有高低之分。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钻牛角尖的去学习,时常有「教材都是好的,如果学不会都是自己太蠢了。」这样的想法产生。其实如果我们真的愿意去好好学习,理应跳出这样的思维陷阱。

在学习一门课的时候,当我们看一本教材觉得很抵触很困难的时候,很有可能问题出在了这本教材编辑的混乱没有调理,或者措词生僻没有给学习者提供适当的注解。或者行文枯燥,有很多知识的解释不当。

我曾经看过别人拿西方的数学教材和中国的数学教材进行了对比,就发现西方的数学教材解释一个公式的时候会讲讲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通过了多少个数学家的思考演化而来的。看这样的书就会有一种特别的人文精神就仿佛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在注视着你一样。而中国的教材往往只是把干巴巴孤零零的公式放在那里。

我们不妨多去弄几本同一学科的不同教材进行参考的对比,也许随意翻几页你就可以知道这本教材是不是更适合你。也有一些教材需要几本书配合起来进行补充,这样会把不同书里的同样的知识点的解释给完善了起来。

3.在自学中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教材很重要

我们现如今生活在了一个信息量爆炸的社会之中。信息量可以说比以前增加了不止一点半点。并且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速度非常之快。

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好处。对于我们的教材来说,那就是教材的数量丰富了不少。如果是古时候,出版量的贫乏导致了很多书籍不能广泛的传播,大家所用的一个学科的教材可能就那一两本。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升,一门学科的教材五花八门。例如英语学习的教材,不计其数。

大学生很有可能会学习很多与自己专业完全无关的东西。例如以后的工作需要你熟练PPT的制作,这时要学习怎么去制作PPT。完全没有老师的带领下不可避免的需要自学。

在你完全不了解一门学科的情况下你很难像我刚刚说的那样翻一翻不同教材就能找到更适合你的那本。这时就要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教材的选择。一去网上有那么多本书,或者视频,哪一个才能更快的让你掌握这个学科或者技能呢?

 我一般有这样几种办法:

1.去知乎上搜索 XX学科+入门,找到推荐的教材。

目前来说知乎还是一个各领域大神都很齐全的社区。并且他们很愿意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知识,在知乎上进行上述搜索一般都可以寻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找到一些赞数较高的答案,看看大神们的建议这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在之前的学习中大神们肯定学习过很多不同的教材,走过很多弯路。并且他们具有专业领域的知识,所以对一本书的评定还是非常具有价值的。

甚至可以私信联系一下他们,热心的大神们也许会给你一些见解与解答。如果大咖特别有面子不回答你,你也可以私信一些在知乎中已经入门的朋友,他们可能没有大V们那么忙,会给你一些建议。

2.找师傅,领进门

也许不用在网络中寻找,很多周围的同学,学长学姐或者朋友都会你想要学习的知识,并且有些还是这方面的专家。大可虚心请教一下如何自学,看哪些书比较好。

像我之前想学习股票,就找到一个学习数学经济的同学。他给我推荐了一些入门的书籍以及读这些书的先后顺序。后来就特别快的学习了这方面知识。

也许有一些东西报个学习班会比较好,他们往往也会告诉你,并且让你不会被坑。

3.保持独立思考,要对推荐的教材进行鉴定

也许之后你会得到一些推荐的教材,这时也不能盲目下决定。因为每个人入门的层次也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东西很难说也适合自己。

如果推荐的是一些免费的教材,就要都弄来看看翻翻,试着学一学,看看哪个更好一些。如果是需要付费的,也应该借着看,或者提前看看见解目录甚至是书皮封面,这样都能有个基础的鉴定,让你少走弯路。


写在结尾

今年我20周岁,大学也将要毕业了,学习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已经开展了将近20年了。

 但是将近20年的学习生涯,真正觉得开始好好学习还是上了大学之后,在知乎上见到了很多大学霸的回答,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醍醐灌顶的感觉。

 再之后我读了很多书,明白了越来越多的奥秘,逐渐发现以前的自己对于学习有很多思维误区。今天我把这些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写有关于学习这个专题。(每周定期更新)

 也希望大家能从我的分享中有所收获。


-end-

2016.11.4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否还抱着自己那本「烂教材」不放? | 学习误区系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