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一
来自第9章《心智模式》P194
我感谢你的诚实,但我的经验和判断让我得出多少有些不同的结论。我来解释为什么你的建议不成立……
随着双方理性、冷静而又更加有力地宣扬自己的观点,各自的立场就会变得越来越僵硬。没有探寻的宣扬会引发更多的宣扬。实际上,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可以用一个系统基本模式来描述,叫做“恶性竞争”( escalation),与军备竞赛的结构相同。
A辩论得越是起劲儿,B感受到的威胁就越大。于是,B也更激烈地辩论起来。然后,A反过来更激烈地辩论下去。如此反复。经理们常常发现这种恶性竞争简直让人筋疲力尽,于是他们干脆避免公开陈述不同观点,因为"那真是太痛苦了”。
不断加强的宣扬,效果就像滚雪球一样,但还是可以通过问几个问题把雪球停下来。简单的问题,比如“是什么导致你采取这个立场?”以及“你能解释你的观点吗?”(你能提供“数据”或者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吗?)这些都能给对话增加探寻和融合的元素。
当经理人把宣扬和探寻的技能结合起来时,通常会最有效地带来学习收获。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相互的探寻”。这个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把观点亮出来,供大家来检查。这会创造一种真正的有脆弱感的氛围。没有人能把自己观点背后的推理隐藏起来—没有人既能鼓吹自己的观点又不受开放的、仔细的审查。例如,当探寻和宣扬达到平衡时,我不仅能探寻别人的观点背后的原因,同时还能把我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揭示我的假设和推理,并邀请别人来探寻。我可能会说:“这就是我的观点,这是我持这种观点的理由。你觉得如何?”
用纯粹宣扬的方式,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赢得辩论。而宣扬和探寻结合的方式,目标就不再是“贏得辩论”,而是找出最佳的论点。
「I,重述知识」
简述探寻与宣扬的重要区别,以及如何做。
探寻与宣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宣扬是只表达自己的观点,单向的传达;探寻是一种追问,追问观点背后的论点,论据,论证,以及没有说出的价值观与信念。例如美国总统选举时,候选人就会通过不同渠道去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教练,最主要的方法是帮你去追问自己对某个问题背后的各种假设.
只有宣扬,受众是否接受你的观点就是未知的,是没有互动的,没有反馈的;只有探寻,容易没有自己观点,也不是良好的交流.所以日常中,我们要使用的方法是探寻与宣扬相结合,依场景与目标而定使用什么方法;
所以,上述方法可分类为:探寻,宣扬,探寻与宣扬结合三种方式.
上述三种方式的使用,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来:
1.区分场景
演讲,辩论,会议等需要宣扬自己观点的场景使用宣扬的策略;
沟通,会议,亲子等场景遇到自己不了解或不同意的观点时,可以先使用探寻的策略去了解对方观点背后的论点,论据,论证,以及没有说出的价值观与信念。
沟通,会议,亲子等场景遇到观点不统一时,可以选择先定规则,以开放的心态先宣扬各自不同的观点,然后共同探寻不同观点背后的假设是否足够充分支撑观点,最后去统一分歧,达成统一.
2.明确目的
宣扬的目的在于把自己的观点,加上论点论据传递给受众;
探寻的目的在于好奇对方为什么会持有这个观点的,有什么依据;
探寻与宣扬结合的目的是统一不同观点,达成共识.
3.使用策略
需要宣扬的时候,自己大方,组织自己所持观点以及支撑观点成立的论点,论据,可以是调查报告,权威观点,事实证据等,要做要逻辑严明.为了更好地宣扬,可以加上一定的故事性,以故事中带入情感去影响受众;
需要探寻的时候,把自己的观点放下,以空杯的心态,好奇的心态,去追问对方所持观点背后的支撑,以及未言明的价值观与信念;
探寻与宣扬结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下面真姐写的宣扬与探寻的I便签:
只有宣扬,人们关注的是“我赢你输”,重点在于充分表达我的想法并强迫你接受,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这多是一锤子买卖,再无第二次的可能性。
宣扬和探寻,人们关注的是“双赢”,重点在于我充分表达了我的想法,我也尊重你的想法,我们探讨一个最佳的结论。在这过程中,双方都会因为听取了对方的想法获得新的成长。
宣扬和探寻的行动步骤
1、适用范围:公司会议、围绕重要事情的讨论,价值观冲突时。
2、行动前准备:需要营造一个开放的氛围,双方都能坦诚自己的观点,且不用担心受到伤害,有可能的情况下,先让双方体验一下被深度聆听的感觉,了解双赢思维。
3、行动步骤
1)建立规则:沟通开始时,给参与者提出“我们每个人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对方说时,我们记录下来但不进行反驳,然后我们一起就着彼此的观点探讨一个最佳的结论。”用这样的话语来建立安全感和建立沟通规则。
2)宣扬:我先带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邀请并鼓励其他人说说。
3)探寻:然后,“这些就是我们的观点,大家都重述了持自己观点的理由。你们觉得如何?”引导大家一起探寻对每一个观点的理解,以及由此迸发的新想法,更优的想法。
4)结论:就大家最后探讨达成共识的最佳观点总结。并感谢彼此的坦诚和参与。
附:探寻与宣扬平衡的操作指南 P197
宣扬自己的观点时:
要让你自己的推理明确暴露出来。(例如,说出你是如何形成你的观点的,你所依据的实际“数据”是什么。)
鼓励对方提出不同的观点。(即问:“你有相反的事实或数据,或者不同的结论吗?”)
主动探寻对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即“你的观点有哪些?”“你是如何得出这种观点的?”“你考虑的数据是否和我考虑的有所不同?
探寻对方观点时:
如果你对对方的观点作出一些假设,就要清楚地加以说明,并承认那些是假设。
把你的假设所依据的事实或“数据”亮出来。
如果你并不真正地对对方的回答感兴趣(即如果你只是想表现出礼貌,或者想揭露对方),就不要问问题。
当你陷入僵局(对方不再对探寻其观点持开放心态)时:
询问是什么事实数据或逻辑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询问是否有共同设计实验(或其他探寻方法)的可能,以便得到新信息。
当你或对方对表达观点或实验不同的替代想法感到犹豫时:
鼓励对方(或你自己)想出是什么导致这种困难和犹豫。(即“在这个情况中,或者你我身上,有什么东西使开放的交流变难了?”
如果双方都想克服障碍,就要一起设计出方法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