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

关键词:毒品合法化 经济学 美国禁酒 价格管制 

重要声明,本文不是给毒品正名,我坚决反对毒品。

本文下笔之前,我犹豫了很长时间,到底要不要写。因涉及内容太敏感,且太离经叛道,可能会引来读者的反感甚至争论。但经济学不考虑道德问题,只考虑如果设想成立,短时间内,事件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长时间内又会产生什么影响,还有,这些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因此,我还是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出来供大家讨论。

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_第1张图片

讨论之前,先看一些我国毒品打击相关的一些数据:

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_第2张图片
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_第3张图片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毒品持续泛滥的严峻形势。通常来讲,真正吸食毒品的人数和在册人数的比值大概是5:1,因此当下我国吸食毒品的人数相当可怕。警方和社会各界为了打击毒品,也付出了巨大代价。2012年有一本禁毒纪录片《中华之剑》,以近乎残酷的方式,将禁毒一线的真相展示在世人面前。观众除了深深的震撼,更为打击毒品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而肃然。

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_第4张图片

然而,我今天却要探讨,毒品是否可以交易合法化。

我们先暂时放下道德的评判,仅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讲过,政府一旦对商品进行价格管制,市场肯定会做出相对应调整。如果政府对商品限价,市场上肯定会出现商品短缺,人们要获得商品,除了付钱之外,还要付出其他形式的成本,比如排队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或者私下寻租的内部交易成本,而作为政府,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成本,来保证限价的有效性。

举个现实的例子来讲,现在政府对新房进行限价,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上可售房源的紧缺,而前段时间出现的售楼中心内部房票事件,部分房票的价格要叫到80万,就是典型的内部寻租的现象。政府先在禁止了这类操作,并采用公证处出面摇号的办法,就是政府管理的措施。同时,政府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

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_第5张图片

那如果把价格管制再往前推一步,如果政府对商品的管制到了极致,就是对商品交易的禁止,会怎样?

那么只要需求存在,就可以认为资源的提供者,寻租的能力可以无限大,而政府需要付出的管理成本,也需要无限大。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事情,任何禁令都会有漏洞,而且因为巨大的寻租利益存在,就会有利益集团会利用禁令,人为从组织外部和内部扩大漏洞,从而使得禁令成为他们牟取暴利的工具。类似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国上世纪20年代的禁酒令。

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_第6张图片

1920年1月16日开始,美国全国范围内禁酒令生效,所有制造、贩卖和运输酒类制品被禁止。但从一开始,禁酒之事便遇到巨大阻力。禁酒令根本无法消除人们喝酒的欲望和需求,在正规市场被禁的同时,地下黑市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非法制造和买卖酒类制品带来的暴利深度挖掘了酒贩子潜力:有人把福特汽车的中间掏空,有人用婴儿车来偷运葡萄酒和白兰地,有人在家里藏酒的地方安装假门,还有商家巧立名目,提供自家酿酒的原材料和配方,并标识出“请务必不要按照以下的步骤来操作,否则你将得到政府严格禁止的酒精类产品”等等。

尤其严重的是,在禁酒令实施之前,美国的黑社会波澜不兴,而在实施禁酒令之后,依靠私酒贸易带来的暴利,美国的黑社会开始发展壮大,犯罪率不断上升。以至于后来很多社会学家将很多1920年代的社会问题被归成禁酒时期问题,高利润、动辄使用暴力的酒品黑市的繁荣,敲诈勒索因为执法官员的腐败而盛行,烈酒的走私利润较高使得烈酒反而更为流行,执行禁酒令的花费很高,又失去了来自酒品的税收(约5亿美元一年),使得国库大受影响。

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_第7张图片

这一切,都在1933年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并撤消禁酒令之后,才有了明显的好转。禁酒令撤销后,原本那些真正的既得利益者们,因为受到来自合法卖酒商店的低价竞争,瞬间失去了他们所有来自酒品黑市的利润,他们的业务体系瞬间崩解。只好选择金盆洗手或是转行,但是很不幸的是,很多有组织犯罪就改为贩卖非法毒品。

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_第8张图片

回到毒品交易,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除了荷兰和葡萄牙等少数国家对毒品进行了合法化之外,其他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对毒品都是严格禁止的。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的,各国警察都在联合执法,可是大毒枭层出不穷,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态势。而且根据世卫组织的相关调查,全球范围内吸食毒品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新增的毒品吸食者,都是被引诱吸食而上瘾。毒品贩子为了扩大需求,会进行各种手段引诱他人吸食毒品,从而发展其成为自己的客户。这使得普通人接触毒品的机会大增。那么,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毒品交易合法化,以上情况是否还会存在,吸食毒品的人员会增加,还是持平,还是减少,带来的社会影响又会是什么?同时,从政府角度来讲,成本是增加还是减少?

现在毒品毒害健康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众对毒品一般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因而,即便毒品交易合法化,对于一个尚未吸毒的人来说,如果没有他人因利益驱使,来引诱其吸食,他接触毒品的机会会大大减少,而选择主动吸食毒品的概率会进一步减少。这就从源头上减少了新增机会。

此外,就毒品本身,因为有了正规的管理,毒品的质量也可以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因为没有了“必须让受众一吸就上瘾”的获客需求,毒品的单位计量和上瘾程度都会大大降低,对吸食人员的毒害也会大大降低。

另外,从政府方面来讲,原本配备的大量缉毒警力和相关的开支可以节省下来。比较而言,做好吸毒人员的登记照册,定期的健康追踪管理,以及吸毒人员的吸食后管理,其成本和危险系数都要低得多。

以葡萄牙为例,2000年的时候,葡萄牙毒品问题特别严重,每100个人里就有一个吸毒的,而且屡禁不止。后来政府采取了新措施:一是让大麻这类毒品合法化,二是把原来花在禁毒上面的钱,全部投入到帮助吸毒者重新建立社会关系上。比如哪个公司如果愿意雇佣吸毒者,政府就承担吸毒者一半的工资。现在,葡萄牙的戒毒效果特别明显,注射毒品的下降了一半以上,艾滋病传染率也大幅下降。

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_第9张图片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毒品交易合法化,也许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样,会让毒品泛滥成灾,反而可能会是防止毒品泛滥的一剂良药。经济学这样看,您怎么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关毒品交易合法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