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这个小说是这两年从英国、德国、到美国到台湾地区的黑马畅销作品,入围了2012年的布克文学奖,作者是英国的知名编剧,她第一次尝试写小说,她的语言真好,让人只想大段引用,她真细腻,女作家的穿针走线、静水流深的细腻,扩大了我的感官触觉,她讲了一个好故事,她介绍我认识了一个朋友——哈罗德,这个受伤的小孩,这个沉默的男人,这个妻子眼里的窝囊废,这个人生的loser,当我跟他一起一层一层靠近他自己,他毫无疑问地成了陪伴我的老朋友。《泰晤士报》有人评论说,“自从遇见哈罗德的那一刻起,我再也不想离开他。”而当那天傍晚我终于读完这个故事,把纸稿一推,伏在桌上大哭了一阵。我想,只有人类会不断地犯错,也只有人类才能如此承受,我是多么理解沉重而孤独的滋味啊,而哈罗德最终历经磨难获得重生。那一刻正如闷热无风的夏天里终于降下了一场凉爽的雨。
作者简介 :
乔伊斯·蕾秋,英国资深剧作家。写了二十年的广播剧本,也曾活跃于舞台剧界,拿过无数剧本奖。
精彩书评:
壹:
有时候总想把所有的东西准备妥当了才想着开始 不知道是自己真心希望思虑周全还只是因为胆怯 想要将那件事情一直往后延..越来越喜欢买各种衣服包包鞋子 涂着越来越厚的护肤品化妆品 想要战胜时间 战胜曾经缺失的的充实感 可是包裹再多保护再妥帖依然寻不回一丝的安全感. .多久没有肚独自去做自己所爱之事 又有多久没有独自出行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明天的动向交由别人来决定. 有时候可能需要一些压迫一些紧迫感 一些放下 独自坐着某一件简单的近乎机械的事情 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回味曾经的点滴 理清生活的脉络 学习去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也学习去原谅别人 曾经开始的缘由或许当真的启程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坚持做下去 并且更好的活下去
贰:
走路,也许是我们出生之后最早学会的技能之一,比说话还要早,路的起点是妈妈的双手,而路的终点是爸爸的怀抱。“对,就这样慢慢走过来,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对了,就这样。”对那时的你我来说,行走,是一件多么简单而又多么愉快的事情,我们的起点和终点是那么的明确,我们的亲人一直在我们身边为我们鼓劲儿,为我们小小的成功而欢呼雀跃。就算跌倒了也不要紧,我们知道不会有人为此责备我们,我们始终被爱包围着。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的一切都不一样了呢?我们长大了,像离巢的小鸟一样独自面对漫漫人生路。我们不知道路通向哪儿,会在哪里结束,甚至我们根本不清楚方向在哪儿。在这条路上,我们焦虑、疲惫、孤独,我们终于明白,无论是否有亲人陪伴,这条路我们必须一个人走下去,终究无人与我们同行。走着走着,我们早已忘记了初学行走时的快乐,就像爱和拥抱一样,我们以为这是我们的本能,可是这些简单的事情却让我们疲惫不堪,它们早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哈罗德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常常会想到过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吻妻子的时候不再张开嘴唇了?他的妻子莫琳扔掉了各式各样的菜谱,也不再侍弄后花园里的花草;她搬到了客房睡觉,给屋里挂上了厚厚的窗帘。哈罗德努力回想,那是什么时候呢?这些他坐在屋里从来不会去思考的问题,也从来不敢去回想的过往,就在他行走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了,就像道旁自由生长的荷叶蕨、朝颜剪秋萝和栎木银莲一样。
“在路上”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哲学意味颇浓的命题,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到罗伯特•M•波西格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再到好莱坞独有的类型电影“公路片”,如《末路狂花》、《德州巴黎》等,都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出发”与“到达”的故事。在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中,本书和由大卫•林奇执导的《斯特莱德故事》是两个独具特色的存在。与大多数作品中“寻找未知的存在”的主题不同的是,这两部作品的主题都是“为了回归的到达”,是将错位人生扳回正途的尝试。
《一个人的朝圣》里的哈罗德, 65岁的英国老人,收到了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信上说她得了癌症,就要不久于人世,于是写信告别。哈罗德想起来,二十年前她帮了他一个大忙,因此丢掉了工作,但是这二十年来,他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说过。于是他拿着给她的回信,走过一个又一个邮筒,整整走了87天,627英里的路程,走到奎妮的病床边。《斯特莱德故事》里的斯特莱德先生,七十多岁的脾气古怪的美国老人,哥哥莱尔病重的消息传来,他意识到兄弟两人因为十年前的小小争执一直没有见面,于是他驾驶着自家破破烂烂的割草机上路了,花了7个星期到达了离家300英里之外的威斯康辛州。
在这两个类似的故事中,两位老人都执意用他们所独有的方式来完成这趟朝圣之旅,他们都倔强地认为,如果他们能够坚持走完这条路,那么躺在病床上的那个人就能坚持下去。他们在路上都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他们倾听别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哈罗德感动的是,他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对他表现出不是自己的那一面,或者很久之前已经失去了的那一面,甚至是成为一个自己“可能会成为的人”——如果那些年前所做的选择不一样的话。这种感觉让他如获新生,他开始更多地想到,和莫琳坠入爱河时的美妙,和没能给儿子戴维拥抱的遗憾。
陌生人就像一面面镜子,不仅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新的可能,也可以看到旧的自己。斯特莱德对着时常因为小事而争吵的草坪车修理工两兄弟说:“这世上不会有人,比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更了解你的,也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他。我只是想和他一起像当年那样,看着满天的星星,彼此交谈直到我们入睡。”听过了许多陌生人的故事之后,哈罗德肯定的认为,一路上见过的每个陌生人虽然是独特的,却又是一样的。每个人都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而又过于执著于已经失去的。而这些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却提醒了我们,因为怎样的迟疑和纠结,我们错失了原本应该快乐幸福的人生旅程。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重走一遍人生路,去弥补我们的内疚与过失,找回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问题是,在我们还能爱的年纪,为什么不去呢?别说来不及,你知道的,只要你愿意,一切都来得及。
叁:
一封突如其来的信,打破了平凡如往常的早晨。
哈罗德收到了二十年前相识的朋友奎妮的信。信上说她患了癌症。哈罗德震惊之余写了回信,并走出家门去投递。一个又一个邮筒,一条又一条街道,不知不觉开始了他整个朝圣的旅程。
这场六十五岁时的“撒欢”,如果不是一时兴起,这个想法恐怕会让他自己吓了一跳。
他是个木讷、胆小、甚至是窝囊的男人,从来没有过贪念、野心,只求默默度过。却因为一封信带来的冲动。这封信到底有多么大的威力?
屋内的冷冷清清和屋外的蓝天白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奎妮的“召唤”,不爱出门的他主动去寄信,而且脚步无法停止。或许哈罗德早已习惯一成不变的乏味生活,偶然的这次出走,是他无意地在逃离那个沉闷的家,更是在逃避“无能”的自己。
本书中所谓的朝圣,无关宗教、无关信仰。不过是个退休老人,收到一封信,为一个愿望上路,如此而已。
没有地图,没有手机,没有合适的鞋子,一切都在毫无筹备与计划中开始。在他还在犹豫的时候,加油站女孩的一句“信念”,他便不再回头,徒步看望。他试图用心去期待比现实更美好的可能性。说到底,他也不知为何要这样做,在别人眼里毫无逻辑可言是注定无法实现的疯狂梦想,但他只是想这样做而已。
谁也不知道哈罗德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莫琳、路上的人,都曾冷眼相对。经媒体报道,哈罗德“火”起来之后,有了一批追随者。开始的忠诚变成了离去,剩下了孤零零的哈罗德。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朝圣之旅并不是冲着现代朝圣的本质、英格兰的精髓、“英雄”一代的勇气这些词汇,只为看奎妮。不过,在众人离去之后,也就是朝圣的后半段,哈罗德开始迷失,他无数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没有了启程时的坚持,甚至想要返回。与此相反的是,妻子莫琳旁观冷对到打气支持,这也是她慢慢理解哈罗德的转变。
这是一个花甲老人跨越整个英格兰徒步去看望患癌症的老朋友的故事,这期间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分享了各式各样的故事和信念,同时激发着哈罗德对过去的回忆,现实与过去交错,慢慢浮现出来他记忆深处和妻子、儿子、母亲、奎妮的曾经。哈罗德和妻子莫琳有着浪漫的相识,但渐渐被生活磨去了激情,因为一件事情的引爆,哈罗德承受着妻子二十年来的冷暴力。儿子戴维,是从书一开始就频繁提到却从未出场的人物,莫琳唯一依赖并倾诉的对象,他在哪?他在做什么?阅读时一直饱含疑问和好奇。只有在哈罗德侧面叙述时,才有对他的依稀印象:叛逆、讨厌父亲、剑桥高材生……书到最后才道破,这才是夫妻二人一直的心结。
他是一个糟糕的丈夫,也没有做好父亲和朋友的角色。他连儿子的角色都做不好。不仅是他辜负了奎妮,不仅是他的父母不想要他,也不仅是他把和妻儿的关系弄得一团糟,还是他这样就走过了一生,没有留下任何印记,他什么都不是。在他心里他就是这个样子的。
哈罗德幼年时母亲出走,16岁又被父亲赶出家门。或许并没有爱的体会,对于儿子,他不是不爱,是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们都曾经试过走近对方,虽然并不明显,并不频繁。
读罢此书,谈不上震撼,它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很有冲击力一下子就抵达内心的那种,而是慢慢的、缓缓的带入,娓娓道来,将所有的矛头一一浮现。越读到最后越能感受到温情,夫妻二人也正是通过这一过程,反思自己,达成和解,回到最初。
他们又一次牵起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公众号搜索:peng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