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晨读感悟-“万一它倒下来的时候,你正好不在呢?”

0831-晨读感悟-“万一它倒下来的时候,你正好不在呢?”

曾经听到一个真实小故事,有一个幼儿园老师计划在社会实践日,带全体大班的孩子去书城,体验一下自己选书看书买书的过程。她在班里公布完这个消息,有一个小男孩跑过来,紧紧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我不要去,我害怕。”

老师问他怕什么呢,小男孩说怕那里的书架会倒下来,老师跟他说,书城的书架很稳定,老师也会站在旁边保护他,小男孩还是说“万一呢,万一它倒下来的时候,你正好不在呢?”最后,老师再三保证,说服他跟着一起去现场看看。第二天,到了书城,老师带着小男孩去亲自研究了一番书架,发现每个书架的底部还都在地上钉了两个地脚钉固定,小男孩这下终于放下了纠结书架的心。但,很快,他看了一眼周围,发现好多陌生大人,迅速抓住老师的衣服角,紧张不已的说:“老师,万一这里有坏人,怎么办?”...听说,那个小男孩那一天,除了抓着老师的衣服角,紧跟着老师背后,其他什么也没做。

这个小故事里,5岁多的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安全意识”?为什么遇到新事物,第一反应都是先想那万分之一的危险性?

恐怕跟他从小生长的环境,父母和亲人从小给他传递和灌输的观念有直接关系。事后了解到,这个小男孩的爸爸妈妈确实是经常会给孩子讲一些“天灾人祸”,并且不管孩子是否能听懂,都会将“天灾人祸”带来的后果描述的特别详细,他们的初衷是想着用这些给孩子敲警钟,从小培养孩子“注意人身安全”的意识。

没想到的是,意识,慢慢变成了思维习惯,已经影响了孩子对世界、对生活、对人际的判断。看不到周围一切的美好,失去对他人的信任,这样发展下去,孩子的眼睛里只剩下危险、意外,他的世界将变得从此只有一种色调--灰色。这就是,可怕的“习惯的力量”。

如果我是这男孩的妈妈,突然醒悟想要改变孩子现有的状态,想要帮孩子一起来重建看待事物的习惯,我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找出习惯回路。“关注危险”的习惯回路是:遇到新、不熟悉的事物和环境,就会暗示自己“有危险”(暗示);接下来会去联想可能存在的危险(惯常行为);最后,觉得要避免,自己就会安全(奖赏)。

针对这样的回路,可以做这些调整:多带孩子去新环境、接触新事物和人群,同时要告诉孩子。带孩子接触新事物时,要引导孩子去看每一个事物或环境中的美好之处,比如,书城里的书像海洋一样丰富,或者路边从砖头缝长出来的这棵小草生命力好顽强。然后,每当孩子自己主动发现一个生活中的美,就跟上鼓励,可以请他画下来,或者说出来,帮他打印出来,慢慢的积攒成册。

第二,用“积极参与”替换“紧盯危险”习惯。我会给孩子读一些精美的经典绘本,带着他一起了解更多世界上美好的事和人。我还会给他创造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参加自然探索营,让他去跟不同的小朋友玩,在大自然的环境、和跟同伴的玩耍中真实体验“安全”和“危险”之间的度。

每一个5、6岁的孩子都应该是一颗充满勃勃生命力的种子,用“积极看世界”的意识习惯来托起他们刚刚萌芽的小脑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0831-晨读感悟-“万一它倒下来的时候,你正好不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