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还是那个李安,你不必失望。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的两天后,我终于怀着无比激动与期待看完了安叔的最新一部电影。

虽然无缘120帧+4K的观影体验,但是这次还是选择了60帧的杜比全景声影厅,希望可以尽可能地接近120帧的观影感受。

可能电影的技术并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但是作为一个观众,我可以很认真地告诉你,就算只是看了60帧+2K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也相信总有一天120帧的拍摄方式会成为主流。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没有出现任何因为“过于真实”而感到不适(很大一个原因可能是60帧并没有120帧的真实感),反而是遗憾没有机会看到120帧的机会。

尤其当你看到许多人物的脸部特写时,感觉就像是他就在眼前和你对话。

我根本不敢想象120帧呈现的会是一种怎样的真实感!

看电影最重要的一点不就是让观众置身于电影之中吗?“沉浸感”不是我们一直以来都置力于达到的吗?

当你真正做到“身临其境”时,才能把自己更好地代入主角之中,才更加能体会到他内心的慌乱与无措。

但是技术之外,我们别忘了,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它的本身,它的故事。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19岁的二等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场上,为了保护受伤的班长,只身冲出战壕与敌人进行近身搏斗,这一幕被摄像机拍了下来。

因此,他与其余几名幸存的队员成为了国家英雄,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表演。

电影以比利·林恩的视觉进行描述,时间跨度就是一场橄榄球比赛前后,期间穿插着他对战场以及家庭的回忆。

电影没有太大的戏剧冲突,也没有深刻表现出对伊拉克战争的反思,也许这是许多国外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无趣的一个原因。

但是,很多人似乎都忘了,李安要拍的并不是一部反战电影。

一如既往的,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还是致力于挖掘人性与表达人物细腻的情感。

在这场授予比利·林恩荣耀的球场盛典上,八名士兵作为伊战成果展示品呈现在四千万观众面前。

在这个巨大的盛典里,每个人都过来祝福比利·林恩,祝福这个国家英雄。

在这里,他不再是自己,而是被大众意淫出来的一个国家符号。

没有人在乎他会说什么。

黑人制作人与球队老板只想着拿他的故事赚钱,一见钟情的拉拉队女孩也只是崇拜者他“国家英雄”的这一身份。

因此在他表达想要留下来的想法时,啦啦队女孩是那么的惊讶,因为她喜欢的是国家英雄这一符号。

在这场中场秀里,所有人都成为了被消费的对象。

而表演结束之后,这些被利用完毕的“国家英雄们”却遭到了工作人员的驱赶。

原来这场盛典比战场还要可怕,就像比利说的那样:

参与圣战的敌人比你们更加尊重我们。

我们总说感同身受,但世界上哪里有感同身受这回事。

那些被塑造成“战争英雄”的少年们,不过恰好在战场中幸存下来而已,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对于他们来说,这甚至不是一件值得祝福与庆幸的事情,我们只是在表扬他们人生中经历的最糟糕的一天。

影片中比利·林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回到残酷的伊拉克战场,还是留在家乡?

他在矛盾中艰难抉择,无论最后结局如何,对于比利来说,都是一次成长。

有些人不喜欢电影的结局,比利不顾姐姐反对,重新回到战场,是否就意味着战争的正义性?

其实这无关战争,在中场秀走了一回后,原以为最危险的战场才是最安全的。

作为一名战士,不过就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而决定这场战争的,是那些留下来的人。

可能这就是许多人为什么不喜欢《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安是如此赤裸地将真实的虚伪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李安并没有刻意地对这些丑陋的人性进行描述,而往往是这种不经意与水到渠成更加直击人心。

但是电影本质上还是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19岁的男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进行选择,一旦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也许命运会由此彻底改变,但是我们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离开了那个生活了19年的家之后,在另一个地方找到了自己的家,他得到了新的归属与认同。

也许电影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经验,但也绝对没有那么不堪。

而李安还是那个李安,那个会讲故事,会用文火煲出一世饮食男女的李安。

身为观众的我们,有什么好失望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安还是那个李安,你不必失望。)